吸能盒以及具有其的车架和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01829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0 2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能盒以及具有其的车架和汽车,所述吸能盒包括:互相扣合成大致八边形的上扣板和下扣板,其中所述上扣板的任意至少一边分别形成为向外突出的弧形形状,所述下扣板的任意至少一边分别形成为向外突出的弧形形状。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吸能盒,将吸能盒的上扣板和下扣板中的每一个的至少一边形成向外突出的弧形形状,解决了传统的吸能盒单一的八边形或多边形结构造成的吸能盒截面积小,吸能效果差的问题,提高了吸能盒的吸能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吸能盒以及具有其的车架和汽车
技术介绍
对汽车安全而言,除了各国制定的强制执行的标准和法规外,还有各国制定的星级评价(NCAP)要求,保险(RCAR)要求;虽然有些要求不强制执行,采用抽检的形式,但由于其市场影响力大,直接影响其车辆的市场销售量,而被汽车厂家所广泛关注。为提高顾客满意度及车辆市场竞争力,车架前部普遍增加了前防撞梁及吸能盒,并要求车辆低速碰撞后,防撞梁及吸能盒便于拆换,以提升车辆保险(RCAR)等级;同时,吸能盒的设计也需要考虑其对车架纵梁的影响及安全气囊引爆时间的影响。现有技术中,此类吸能结构多为筒体,具有中空结构,截面为单一的八角形或多边形,其还包括一个应力集中部分,它处于吸能结构的前部,并作为由轴向压缩负荷引起的塑性变形的起点。现有技术中的吸能盒的截面为单一的八边形或多边形,且只在前部设计有应力集中区域。以上两点造成:1、单一的八边形或多边形结构造成吸能盒截面积减小,影响吸能效果;2、应力集中区域只在前部存在,而后部缺少变形吸能导向设置,碰撞变形可控性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能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互相扣合成大致八边形的上扣板和下扣板,其中所述上扣板的任意至少一边分别形成为向外突出的弧形形状,所述下扣板的任意至少一边分别形成为向外突出的弧形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勇徐波王志明李勇君宋红双曹大为刘士超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