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列车自动伸缩搭接装置,包括支撑板、连杆、空气管、连接板、滚轴、电磁换向阀和开关;所述支撑板和设置在列车门口的活动踏板形成一个多面封闭的箱体,并且在该箱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气缸;所述连杆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滚轴上,且在滚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轴承,并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箱体连接;所述电磁换向阀固定设置在列车车厢体中,与所述空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空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气缸,使压缩空气经电磁换向阀与电磁换向阀连接的空气管进入所述气缸来推动连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既不影响列车停靠低站台时用阶梯上下旅客,又能在列车停靠高站台时自动伸出连接板,减轻了列车员的工作强度,也方便旅客上下列车。(*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列车装备自动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列车自动伸缩搭接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列车停靠高站台时,为了避免旅客踏入列车和站台之间的空隙,一般都是由乘务员手提一块铁板搭在车体和站台之间,然后站在门外用脚抵住铁板,等旅客上下完毕后再收起房到车厢中,这样既增加了乘务员的劳动强度,又延长操作时间,相应地也就减少了旅客上下车的时间,有时增加了停车时间,本技术正好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列车自动伸缩搭接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列车自动伸缩搭接装置,包括:支撑板、连杆、空气管、连接板、滚轴、电磁换向阀和开关;所述支撑板和设置在列车门口的活动踏板形成一个多面封闭的箱体,并且在该箱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气缸;所述连杆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滚轴上,且在滚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轴承,并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箱体连接;所述电磁换向阀固定设置在列车车厢体中,与所述空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空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气缸,使压缩空气经电磁换向阀与电磁换向阀连接的空气管进入所述气缸来推动连杆。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既不影响列车停靠低站台时用阶梯上下旅客,又能在列车停靠高站台时自动伸出连接板,可大大减轻列车员的工作强度,也方便旅客上下列车。附图说明图1是列车自动伸缩搭接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自动伸缩搭接装置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展示了列车自动伸缩搭接装置结构,包括支撑板11、连杆1、空气管7、连接板5、滚轴6、电磁换向阀9和开关10 ;所述支撑板和设置在列车门口的活动踏板形成一个多面封闭的箱体,并且在该箱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气缸8 ;所述连杆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滚轴上,且在滚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轴承4,并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箱体连接;所述电磁换向阀固定设置在列车车厢体13中,与所述空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空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气缸,使压缩空气经电磁换向阀与电磁换向阀连接的空气管进入所述气缸来推动连杆。上述支撑板与列车门口设置的活动踏板3连接,其中有四面为封闭状态,朝向车门外的一面敞开式状态,便于连接板的伸缩活动,左面支板可拆卸连接,便于维修和更换零件,由于车门的宽度有限,箱体设置的不能太厚。上述连接板下的滚轴至少包括有两根。上述气缸设置在箱体支撑板的中心位置,并且在气缸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固定气缸的气缸座2。上述空气管为软管。上述开关设置在列车车门口右侧,即方便于乘务员接触到的位置。上述实施例使用的过程如下:当列车停靠站台时,乘务员打开车门,按下开关,压缩空气经电磁换向阀进入气缸,推动连杆伸出,连杆推动连接板在滚轴上滑出,使自动伸缩搭接装置与站台12接触,以遮盖住站台与列车车门之间的缝隙14。当旅客全部上车后,乘务员按下另一开关,使压缩空气经换向后推动连杆后退,带动连接板收缩进箱体,列车员关闭车门。当列车停靠站台时,乘务员跟平时一样打开车门,翻开整个箱体,旅客由阶梯上下列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列车自动伸缩搭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支撑板、连杆、空气管、连接板、滚轴、电磁换向阀和开关; 所述支撑板和设置在列车门口的活动踏板形成一个多面封闭的箱体,并且在该箱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气缸; 所述连杆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滚轴上,且在滚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轴承,并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箱体连接; 所述电磁换向阀固定设置在列车车厢体中,与所述空气管的一端连接; 所述空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气缸,使压缩空气经电磁换向阀与电磁换向阀连接的空气管进入所述气缸来推动连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自动伸缩搭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与列车门口设置的活动踏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自动伸缩搭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板下的滚轴至少包括有两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自动伸缩搭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设置在箱体支撑板的中心位置,并且在气缸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固定气缸的气缸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自动伸缩搭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管为软管。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自动伸缩搭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设置在列车车门口右侧。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列车自动伸缩搭接装置,包括支撑板、连杆、空气管、连接板、滚轴、电磁换向阀和开关;所述支撑板和设置在列车门口的活动踏板形成一个多面封闭的箱体,并且在该箱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气缸;所述连杆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滚轴上,且在滚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轴承,并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箱体连接;所述电磁换向阀固定设置在列车车厢体中,与所述空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空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气缸,使压缩空气经电磁换向阀与电磁换向阀连接的空气管进入所述气缸来推动连杆。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既不影响列车停靠低站台时用阶梯上下旅客,又能在列车停靠高站台时自动伸出连接板,减轻了列车员的工作强度,也方便旅客上下列车。文档编号B61D23/00GK203032684SQ20132003392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3日专利技术者王田清 申请人:王田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列车自动伸缩搭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支撑板、连杆、空气管、连接板、滚轴、电磁换向阀和开关;所述支撑板和设置在列车门口的活动踏板形成一个多面封闭的箱体,并且在该箱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气缸;所述连杆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滚轴上,且在滚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轴承,并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箱体连接;所述电磁换向阀固定设置在列车车厢体中,与所述空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空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气缸,使压缩空气经电磁换向阀与电磁换向阀连接的空气管进入所述气缸来推动连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田清,
申请(专利权)人:王田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