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解质及具有它的锂电池与电化学载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84222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5 0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固态电解质,包括:85至95重量份的聚硅氧烷接枝聚氧烷甲基丙烯酸酯高分子;5至10重量份的锂盐;以及0.01至3重量份的氧化石墨烯。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包括此固态电解质的锂电池与电化学载具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固态电解质,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添加氧化石墨烯的固态电解质。
技术介绍
对于行动电话及便携式计算机及电子产品而言,电池是相当重要的组件。为减小电子产品的尺寸及重量,提高电池的电容量并减小其体积被视为可改进的手段之一。由石墨材料形成负极的锂电池的平均电压大于或等于3.7V。再者,锂电池可避免充放电循环所造成的退化。综上所述,具高能量密度及输出密度的锂电池适用于可携式电子产品中。为了应用于不同种类的组件,锂电池的形状设计需具高弹性及自由度,例如厚度小与面积大的薄型电池,或厚度小与面积小的卡式电池。然而,现有的电池组件中,需将正负极及电解液包覆于金属中,因而难以形成多样的形状。液态电解液不但会使制程变得相当复杂,还有漏液的可能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电池最好采用固态电解质。固态电解质的离子传导性越高,采用它的电池效能越好。此外,固态电解质亦适用于电化学载具结构,其离子传导性也是越高越好。综上所述,目前亟需具有高离子传导性的固态电解质组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固态电解质,包括:85至95重量份的聚硅氧烷接枝聚氧烷甲基丙烯酸酯高分子;5至10重量份的锂盐;以及0.01至3重量份的氧化石墨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锂电池,包括上述的固态电解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化学载具结构(electrochemical carrierstructure),包括上述的固态电解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不同固态电解质的ΕΟ/Li与离子传导性的关系图;以及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不同重量百分比的石墨烯氧化物添加至固态电解质的离子传导性的关系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固态电解质,包括:85至95重量份的聚硅氧烷接枝聚氧烷甲基丙烯酸酯高分子;5至10重量份的锂盐;以及0.01至3重量份的氧化石墨烯。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聚硅氧烷接枝聚氧烷甲基丙烯酸酯高分子的结构如式I所/Jn ο权利要求1.一种固态电解质,包括: 85至95重量份的聚硅氧烷接枝聚氧烷甲基丙烯酸酯高分子; 5至10重量份的锂盐;以及 0.01至3重量份的氧化石墨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电解质,其中该聚硅氧烷接枝聚氧烷甲基丙烯酸酯高分子的结构如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电解质,其中该锂盐包括LiPF6、LiBF4,LiAsF6, LiSbF6,LiClO4' LiAlCl4' LiGaCl4' LiNO3' LiC (SO2CF3) 3、LiN (SO2CF3) 2、Li SCN、LiO3SCF2CF3' LiC6F5SO3'LiO2CCF3^ LiSO3F, LiB (C6H5) 4、LiCF3S03、或上述的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电解质,其中该氧化石墨烯具有氧化官能基团,包括羟基、羧基、羰基、或环氧基、或上述的组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电解质,其中该氧化石墨烯的厚度小于或等于20nm。6.一种锂电池,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电解质。7.一种电化学载具结构,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电解质。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固态电解质,包括85至95重量份的聚硅氧烷接枝聚氧烷甲基丙烯酸酯高分子;5至10重量份的锂盐;以及0.01至3重量份的氧化石墨烯。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包括此固态电解质的锂电池与电化学载具结构。文档编号H01M10/0565GK103187588SQ20111046130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7日专利技术者郑锦淑, 杨长荣, 王复民, 邱国展, 曾峯柏, 邱俊毅 申请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态电解质,包括:85至95重量份的聚硅氧烷接枝聚氧烷甲基丙烯酸酯高分子;5至10重量份的锂盐;以及0.01至3重量份的氧化石墨烯。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锦淑杨长荣王复民邱国展曾峯柏邱俊毅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