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型密封装置及具有该门型密封装置的环冷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43976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3 1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门型密封装置,包括内环板、外环板,及上盖板,所述内环板的内侧及外环板的外侧分别设置内遮灰板和外遮灰板,所述上盖板水平向内、外延伸并分别与所述内遮灰板和外遮灰板连接,且所述内环板和外环板的上沿与所述上盖板的下表面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结构优化设计可避免上盖板上表面积灰,一方面,防止了因积灰对环冷机台车内侧车轮和轨道产生的偏析荷载,可完全规避车轮、轨道的加速磨损;同时,本方案也避免了积灰尤其是雨水浸湿下的积灰对门型密封风道盖板的腐蚀问题,为设备正常使用寿命提供了有效保障。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该门型密封装置的环冷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钢铁冶炼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冷机及其门型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环冷机在钢铁企业中,用于冷却烧结的高温物料。环冷机整体呈圆环形,沿周向分为冷却区和非冷却区。运转过程中,待冷却的矿料自非冷却区的装料工位注入各环冷机台车,进入冷却区内后通过压力风对矿料进行冷却,而后各环冷机台车进入非冷却区的卸料工位,完成冷却和卸料。请参见图1和图2,其中,图1为环冷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环冷机的A-A局部剖面图。工作过程中,冷风经进风管12吹入冷却区的台车下部空间,并从下向上强制穿过篦板111上的矿料层,与矿料进行充分热交换形成热烟气后排出。之后,台车11回转至非冷却区卸料工位,完成卸料作业。由于进风管12随台车11 一并回转运动,因此在进风管12与进风总管13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环形液槽14和门型密封装置15,以适应进风管12与进风总管13之间相对的圆周运动关系。具体请一并参见图3,该图示出了图2中所示门型密封装置的局部装配关系示意图。如图所示,门型密封装置15通过台车进风管12与台车内侧密封板112连接,其主体包括上盖板151、内遮灰板154、外遮灰板155、内环板152和外环板153构成,内环板152和外环板153整体呈内外嵌套设置的两个圆柱形面板,并分别插入到环形液槽14的液面以下。其内遮灰板154、外遮灰板155分别与上盖板151固定连接,以遮挡灰尘杂质落入环形液槽14。但是,现行门型密封装置内、外环板152、153与上盖板151之间采用侧向连接,即内、外环板152、153与上盖板151连接处高于上盖板151 ;由此,在内、外环板152、153与上盖板151上部分别围成具有一定高度的环形容纳槽。众所周知,由于液密封环冷机露天作业,一旦下雨环形容纳槽内就会积水,受上盖板151表面积灰的影响,虽然设有排水孔,但运行一段时间后该排水孔就会被堵上,因此,环形容纳槽内极易积灰。另一方面,整个门型密封装置吊装在回转台车支承梁里侧一端,如果其上盖板151上积灰,将会对内侧车轮及轨道产生偏载,从而加速台车轮与轨道的磨损,影响液密封环冷机正常运转。再一方面,液密封环冷机工作环境归属工业大气环境。常有细小颗粒或粉状灰尘散落在上盖板151上,其中含硫、磷物质较多,久而久之风道盖板上就会越积越多,加速对该装置的腐蚀。有鉴于此,亟待针对现有门型密封装置进行结构优化,以有效避免其上盖板上积灰而导致的上述缺陷,为整机可靠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门型密封装置,通过结构优化设计避免上盖板上表面积灰。在此基础上,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该门型密封装置的环冷机。本技术提供的门型密封装置,包括内环板、外环板,及上盖板,所述内环板的内侧及外环板的外侧分别设置内遮灰板和外遮灰板,所述上盖板水平向内、外延伸并分别与所述内遮灰板和外遮灰板连接,且所述内环板和外环板的上沿与所述上盖板的下表面连接。优选地,所述上盖板的内沿延伸至所述内环板的内侧,所述上盖板的外沿延伸至所述外环板的外侧。优选地,所述内环板和所述外环板的上沿分别通过连接件与所述上盖板的下表面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具体为角钢,所述角钢的一侧壁竖直设置与相应所述内环板和外环板的上沿固定连接,所述角钢的另一侧壁水平设置与所述上盖板连接。优选地,所述内遮灰板和外遮灰板分别与所述上盖板的内、外缘搭接,并分别采用螺纹紧固件依次与所述上盖板和相应的内、外环板上的所述角钢进行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上盖板的内、外缘与相应所述角钢的另一侧壁之间均设置有弹性垫。优选地,所述内遮灰板和外遮灰板的板厚小于所述上盖板的板厚。本技术提供的环冷机,包括门型密封装置,所述门型密封装置具体为如前所述的门型密封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述门型密封装置的上盖板水平向内、外延伸并分别与相应的内遮灰板和外遮灰板连接,且内环板和外环板的上沿与上盖板的下表面连接。在满足门型密封装置基本构成的可靠连接外,其上盖板大致呈水平状态,如此设置,有效避免了上盖板上大量积灰的问题,即便长时间使用会存在少量积灰,也可以在线实时进行清理。一方面,防止了因积灰对环冷机台车内侧车轮和轨道产生的偏析荷载,可完全规避车轮、轨道的加速磨损;同时,本方案也避免了积灰尤其是雨水浸湿下的积灰对门型密封风道盖板的腐蚀问题,为设备正常使用寿命提供了有效保障。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中,其内环板和外环板分别通过角钢连接件实现与上盖板及相应遮灰板的可拆卸连接,结构简单、可靠,易于进行设备检修维护。此外,角钢连接件的设置还能够增加内环板和外环板的刚度,进一步提升设备工作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所公开的一种环冷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环冷机的A-A局部剖面图的径向剖视图;图3示出了图2中所示门型密封装置的局部装配关系示意图;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门型密封装置的装配关系示意图。图4 中:上盖板41、内遮灰板42、外遮灰板43、内环板44、外环板45、内侧角钢46、外侧角钢47、内侧弹性垫48、外侧弹性垫49。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针对门型密封装置的构件连接关系进行了改进设计,以避免在其上盖板上积灰,从而克服积灰导致的缺陷。具有结构可靠、便于操作的优点。不失一般性,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本文中所涉及的方位词上、下等方位词是以环冷机的使用状态作为基准定义的,应当理解,所述上、下等方位词的使用并不限定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本实施方式所述环冷机大致分为高温区I区、中温区II区、低温区III区和非冷却区IV区,构成环冷机的基本功能部件及其相互之间的位置连接关系与现有技术相同,相关结构可一并参见图1和图2。需要说明的是,其主要功能部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与现有技术完全相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基于现有技术完全可以实现,故本文不再赘述。本实施方式所述门型密封装置的主体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包括门型密封装置上盖板41、内遮灰板42、外遮灰板43、内环板44和外环板45,同样,内环板44和外环板45整体均呈圆筒状,并且分别插入到环形液槽的液面以下。具体可参见图3。本方案的核心设计在于,上盖板41水平向内、外延伸并分别与内遮灰板42和外遮灰板43连接,由此不会在上盖板41上方形形成积灰环形容纳槽;且内环板44和外环板45的上沿与上盖板41的下表面连接,实现门型密封装置整体可靠连接。具体请参见图4,该图示出了本实施方式所述门型密封装置的装配关系示意图。如图所示,上盖板41的内沿延伸至内环板44的内侧,上盖板41的外沿延伸至外环板45的外侧,以便于建立相应构件可靠连接。也就是说,内遮灰板42和内环板44与伸出于内环板44的上盖板41连接,外环板45和外遮灰板43与伸出于外环板45的上盖板41连接。应当理解,上盖板41的内、外沿未伸出至内环板44内侧和外环板45外侧,对于本方案技术效果并不构成任何影响。进一步地,本方案采用角钢作为连接件。如图所示,内侧角钢46的一侧壁竖直设置与相应的内环板44上沿固定连接,内侧角钢46的另一侧壁水平设置与上盖板41的下表面连接。同样地,外侧角钢47的一侧壁竖直设置与相应的外环板45上沿固定连接,外侧角钢47的另一侧壁水平设置与上盖板41的下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门型密封装置,包括内环板、外环板,及上盖板,所述内环板的内侧及外环板的外侧分别设置内遮灰板和外遮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水平向内、外延伸并分别与所述内遮灰板和外遮灰板连接,且所述内环板和外环板的上沿与所述上盖板的下表面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门型密封装置,包括内环板、外环板,及上盖板,所述内环板的内侧及外环板的外侧分别设置内遮灰板和外遮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水平向内、外延伸并分别与所述内遮灰板和外遮灰板连接,且所述内环板和外环板的上沿与所述上盖板的下表面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型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的内沿延伸至所述内环板的内侧,所述上盖板的外沿延伸至所述外环板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型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板和所述外环板的上沿分别通过连接件与所述上盖板的下表面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型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具体为角钢,所述角钢的一侧壁竖直设置与相应所述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德亮刘相佩郭清邹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