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底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43132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3 1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组件,特别涉及一种油底壳,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装配面上间隔设置有安装孔(2),所述壳体(1)的装配面上还设置有凹槽(3),所述凹槽(3)设置在所述安装孔(2)外侧。在装配油底壳与缸体安装时,由于较软的垫片(4)被挤压之后进入凹槽(3),使得在后续拧紧油底壳与缸体时,垫片(4)不会被挤压出油底壳与缸体的配合面,在发动机工作时,在激烈的抖动工作环境中,垫片(4)也不会产生移位,从而使的油底壳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一种发动机组件,具体涉及一种油底壳
技术介绍
油底壳是曲轴箱的下半部,又称为下曲轴箱,位于发动机的下部,可以拆装,其作用是封闭曲轴箱作为贮油槽的外壳,防止灰尘杂物进入,并收集和储存由发动机各摩擦表面流回的润滑油,并且防止润滑油氧化。油底壳安装在曲轴箱下部,油底壳需要与发动机缸体配合,所以对油底壳与发动机相配合的平面的平面的加工要求高,并且在装配时,在油底壳与缸体之间设置垫片来保证油底壳的密封效果,通常油底壳的密封垫是采用质地较软的材料,如软木、橡胶和纸垫等,在装配过程中,较软的垫片被油底壳和缸体挤压变形,填满油底壳和缸体之间的缝隙,从而达到密封效果。但是,在实际使用中,这些较软的油底壳垫片在浸入油液后,垫片变得更加柔软和光滑,所以需要再次拧紧油底壳与缸体之间的连接螺栓,由于垫片变得光滑,所以垫片极易在挤压过程中被挤压出油底壳与缸体的配合面,从而丧失密封的效果;在安装好后,发动机的工作环境通常伴随有激烈抖动,由于油底壳和缸体的配合面以及油底壳垫片在浸油之后都变得光滑,所以长时间的工作后,垫片常常发生位移失去密封效果,从而出现渗油和漏油等情况。所以目前亟需一种能够与缸体良好配合,避免垫片移位从而避免渗油和漏油的油底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油底壳存在的由于垫片容易移位而造成渗油和漏油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垫片移位从而避免渗油和漏油的油底壳。为了 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油底壳,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I的装配面上间隔设置有安装孔2,所述壳体I的装配面上还设置有凹槽3,所述凹槽3设置在所述安装孔2外侧。在装配油底壳与缸体安装时,由于较软的垫片4被挤压之后进入凹槽3,使得在后续拧紧油底壳与缸体时,垫片4不会被挤压出油底壳与缸体的配合面,在发动机工作时,在激烈的抖动工作环境中,垫片4也不会产生移位,从而使的油底壳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凹槽3的界面形状为梯形。将凹槽3的截面形状设置为梯形,使得垫片4被挤压时,能够轻易的进入凹槽3,保证了垫片4的密封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凹槽3的宽度b为5mm ^ b ^ 15mm,20mm ^ c ^ 30mm。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凹槽3的宽度b为10mm, c为25mm。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凹槽3的深度h为IOmm彡h彡30mm。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凹槽3的深度h为20mm。本技术的油底壳,壳体I的装配面上设置有梯形凹槽3,在装配油底壳与缸体安装时,由于较软的垫片4被挤压之后轻易的进入凹槽3,使得在后续拧紧油底壳与缸体时,垫片4不会被挤压出油底壳与缸体的配合面,在发动机工作时,在激烈的抖动工作环境中,垫片4也不会产生移位,从而使的油底壳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壳体I的装配面上设置梯形凹槽3,在装配油底壳与缸体安装时,由于较软的垫片4被挤压之后轻易的进入凹槽3,使得在后续拧紧油底壳与缸体时,垫片4不会被挤压出油底壳与缸体的配合面,在发动机工作时,在激烈的抖动工作环境中,垫片4也不会产生移位,从而使的油底壳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安装垫片后图1中A-A截面视图,图中标记:1-壳体,2-安装孔,3-凹槽,4-垫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油底壳,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I的装配面上间隔设置有安装孔2,所述壳体I的装配面上还设置有凹槽3,所述凹槽3设置在所述安装孔2外侧。在装配油底壳与缸体安装时,由于较软的垫片4被挤压之后进入凹槽3,使得在后续拧紧油底壳与缸体时,垫片4不会被挤压出油底壳与缸体的配合面,在发动机工作时,在激烈的抖动工作环境中,垫片4也不会产生移位,从而使的油底壳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所述凹槽3的界面形状为梯形。将凹槽3的截面形状设置为梯形,使得垫片4被挤压时,能够轻易的进入凹槽3,保证了垫片4的密封效果.所述凹槽3的宽度b为10mm,c为25mm,所述凹槽3的深度h为20mm。实施例2所述凹槽3的宽度b为5mm, c为20mm,所述凹槽3的深度h为10mm。实施例3所述凹槽3的宽度b为15mm, c为30mm,所述凹槽3的深度h为30mm。本技术的油底壳,壳体I的装配面上设置有梯形凹槽3,在装配油底壳与缸体安装时,由于较软的垫片4被挤压之后轻易的进入凹槽3,使得在后续拧紧油底壳与缸体时,垫片4不会被挤压出油底壳与缸体的配合面,在发动机工作时,在激烈的抖动工作环境中,垫片4也不会产生移位,从而使的油底壳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底壳,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装配面上间隔设置有安装孔(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装配面上还设置有凹槽(3),所述凹槽(3)设置在所述安装孔(2)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底壳,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装配面上间隔设置有安装孔(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装配面上还设置有凹槽(3),所述凹槽(3)设置在所述安装孔(2)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的界面形状为梯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的宽度b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威夏波朱国佐江敏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华威兄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