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二次电池、电容等蓄电单元(以下称为单元)大多串联连接来使用。当将单元串联连接时,串联单元的两端的电压变高,因此当将串联单元设为单一模块、即设为单一封装时,为了以低电压的电源对串联单元进行充电,需要使用了电感器等的升压型的充电电路。图109中的充电电路503是以往的一般已知的串联单元的充电电路。充电电路503具备线圈(电感器)LI、开关SI、开关S2以及充电用控制电路Control5,输入端子501与线圈LI的一端连接,输出端子502与开关SI的一端连接,基准电压端子与开关S2的一端连接。而且,开关SI的另一端和开关S2的另一端与线圈LI的另一端连接。另外,充电用控制电路Contix)15控制开关SI和开关S2的通断。并且,开关SI的一端与串联单元连接。通过充电用控制电路Control5来接通开关S2。而且,通过输入端子501输入输入电压Vin,将用于将电荷充入串联单元的充电电流蓄积到线圈LI。接着,通过充电用控制电路Control5来断开开关S2并接通开关SI。而且,通过已充入线圈LI的充电电流来将电荷充入串联单元。这样,能够对串联单元进行充电。另外,由于制造工序导致蓄电单元的电容值产生偏差。在这种情况下,当串联单元间的电容值有偏差时,在进行充电之后产生串联单元间的电压偏差。当产生电压偏差时,电压集中在串联单元的一个单元,产生寿命变短这样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已知有将串联单元的各单元的电压均等化来保持电压的平衡的串联单元的电压平衡校正电路(单元平衡电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图109中的单元平衡电路504是专利文献I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3.18 JP 2011-0612991.一种串联蓄电单元的平衡充电电路,对串联连接且串联端的一方与输出端子连接而另一方与基准电压端子连接的第一蓄电单元和第二蓄电单元进行平衡充电,该串联蓄电单元的平衡充电电路的特征在于,具备: 线圈,其被设置成由上述第一蓄电单元以及上述第二蓄电单元共用,为了对上述第一蓄电单元以及上述第二蓄电单元进行充电而临时地蓄积从电源提供的电力;以及 开关部,其用于将上述第一蓄电单元和上述第二蓄电单元中的一方与上述线圈电连接来进行充电,之后将上述第一蓄电单元和上述第二蓄电单元中的另一方与上述线圈电连接来进行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蓄电单元的平衡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 上述开关部由对流经上述线圈的充电电流的路径进行切换的多个开关构成, 该串联蓄电单元的平衡充电电路还具备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控制上述多个开关的通断,按顺序重复设定将用于对上述第二蓄电单元进行充电的充电电流充入上述线圈的第一充电期间、将已充入到上述线圈的充电电流充入上述第二蓄电单元的第二充电期间、将用于对上述第一蓄电单元进行充电的充电电流充入上述线圈的第三充电期间以及将已充入到上述线圈的充电电流充入上述第一蓄电单元的第四充电期间, 上述控制电路控制上述多个开关的通断,使得在上述第一充电期间内形成通过上述线圈流向上述基准电压端子的充电电流的路径, 上述控制电路控制上述多个开关的通断,使得在上述第二充电期间内形成从上述线圈流向上述第二蓄电单元的充电电流的路径, 上述控制电路控制上述多个开关的通断,使得在上述第三充电期间内形成通过上述线圈流向上述基准电压端子的充电电流的路径, 上述控制电路控制上述多个开关的通断,使得在上述第四充电期间内使上述线圈的一端与上述第一蓄电单元的一端导通、上述线圈的另一端与上述第一蓄电单元的另一端导通来形成从上述线圈流向上述第一蓄电单元的充电电流的路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串联蓄电单元的平衡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开关包含: 第一开关,其一端与连接了上述第一蓄电单元和上述第二蓄电单元的接点连接; 第二开关,其一端与输入端子连接; 第三开关,其一端与上述基准电压端子连接; 第四开关,其一端与上述输出端子连接; 第五开关,其一端与上述基准电压端子连接;以及 第六开关,其一端与连接了上述第一蓄电单元和上述第二蓄电单元的接点连接, 上述线圈的一端与上述第一开关的另一端、上述第二开关的另一端、上述第三开关的另一端连接,上述线圈的另一端与上述第四开关的另一端、上述第五开关的另一端、上述第TK开关的另一端连接, 上述控制电路在上述第一充电期间内接通上述第二开关和上述第六开关,断开上述第一开关、上述第三开关、上述第四开关以及上述第五开关, 上述控制电路在上述第二充电期间内接通上述第三开关和上述第六开关,断开上述第一开关、上述第二开关、上述第四开关以及上述第五开关,上述控制电路在上述第三充电期间内接通上述第二开关和上述第五开关,断开上述第一开关、上述第三开关、上述第四开关以及上述第六开关, 上述控制电路在上述第四充电期间内接通上述第一开关和上述第四开关,断开上述第二开关、上述第三开关、上述第五开关以及上述第六开关。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串联蓄电单元的平衡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开关包含 第一开关,其一端与连接了上述第一蓄电单元和上述第二蓄电单元的接点连接; 第二开关,其一端与输入端子连接; 第三开关,其一端与上述基准电压端子连接; 第四开关,其一端与上述输出端子连接; 第五开关,其一端与上述基准电压端子连接;以及 第六开关,其一端与连接了上述第一蓄电单元和上述第二蓄电单元的接点连接,上述线圈的一端与上述第一开关的另一端、上述第二开关的另一端、上述第三开关的另一端连接,上述线圈的另一端与上述第四开关的另一端、上述第五开关的另一端、上述第TK开关的另一端连接, 上述控制电路在上述第一充电期间内接通上述第二开关和上述第五开关,断开上述第一开关、上述第三开关、上述第四开关以及上述第六开关, 上述控制电路在上述第二充电期间内接通上述第三开关和上述第六开关,断开上述第一开关、上述第二开关、上述第四开关以及上述第五开关, 上述控制电路在上述第三充电期间内接通上述第二开关和上述第五开关,断开上述第一开关、上述第三开关、上述第四开关以及上述第六开关, 上述控制电路在上述第四充电期间内接通上述第一开关和上述第四开关,断开上述第二开关、上述第三开关、上述第五开关以及上述第六开关。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串联蓄电单元的平衡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开关包含 第一开关,其一端与上述输出端子连接; 第二开关,其一端与输入端子连接; 第三开关,其一端与上述基准电压端子连接; 第四开关,其一端与上述输入端子连接;以及 第五开关,其一端与连接了上述第一蓄电单元和上述第二蓄电单元的接点连接, 上述线圈的一端与上述第一开关的另一端、上述第二开关的另一端、上述第三开关的另一端连接,上述线圈的另一端与上述第四开关的另一端、上述第五开关的另一端连接, 上述控制电路在上述第一充电期间内接通上述第二开关和上述第五开关,断开上述第一开关、上述第三开关以及上述第四开关, 上述控制电路在上述第二充电期间内接通上述第三开关和上述第五开关,断开上述第一开关、上述第二开关以及上述第四开关, 上述控制电路在上述第三充电期间内接通上述第三开关和上述第四开关,断开上述第一开关、上述第二开关以及上述第五开关, 上述控制电路在上述第四充电期间内接通上述第一开关和上述第五开关,断开上述第二开关、上述第三开关以及上述第四开关。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串联蓄电单元的平衡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开关包含: 第一开关,其一端与上述输出端子连接; 第二开关,其一端与输入端子连接;以及 第三开关,其一端与上述基准电压端子连接, 上述线圈的一端与上述第一开关的另一端、上述第二开关的另一端、上述第三开关的另一端连接,上述线圈的另一端与连接了上述第一蓄电单元和上述第二蓄电单元的接点连接, 上述控制电路在上述第一充电期间内接通上述第二开关,断开上述第一开关和上述第三开关, 上述控制电路在上述第二充电期间内接通上述第三开关,断开上述第一开关和上述第二开关, 上述控制电路在上述第三充电期间内接通上述第三开关,断开上述第一开关和上述第二开关, 上述控制电路在上述第四充电期间内接通上述第一开关,断开上述第二开关和上述第三开关。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串联蓄电单元的平衡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开关包含: 第一开关,其一端与上述输出端子连接; 第二开关,其一端与输入端子连接;以及 第三开关,其一端与上述基准电压端子连接, 该串联蓄电单元的平衡充电电路还具备: 电容,其一端与上述基准电压端子连接;以及 二极管,其阴极与连接了上述第一蓄电单元和上述第二蓄电单元的接点连接, 上述线圈的一端与上述第一开关的另一端、上述第二开关的另一端、上述第三开关的另一端连接,上述线圈的另一端与上述电容的另一端、上述二极管的阳极连接, 上述控制电路在上述第一充电期间内接通上述第二开关,断开上述第一开关和上述第三开关, 上述控制电路在上述第二充电期间内接通上述第三开关,断开上述第一开关和上述第二开关, 上述控制电路在上述第三充电期间内接通上述第三开关,断开上述第一开关和上述第二开关, 上述控制电路上述第四充电期间内接通上述第一开关,断开上述第二开关和上述第三开关。8.根据权利要求5 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串联蓄电单元的平衡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电路设定上述第二充电期间以及上述第四充电期间内的接通开关的时间,使得在上述第二充电期间以及上述第四充电期间结束时上述线圈的充电电流变成零。9.一种串联蓄电单元的平衡充电电路,由与输入端子连接的电源提供电力并对在输出端子与基准电压端子之间从上述基准电压端子起按顺序串联连接的第一蓄电单元至第N蓄电单元进行平衡充电,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该串联蓄电单元的平衡充电电路的特征在于,具备 线圈,其用于蓄积从上述电源提供的电力来对上述第一蓄电单元至第N蓄电单元进行充电; 第一开关群,其用于将上述线圈电连接至上述输入端子与上述基准电压端子之间;以及 第二开关群,其用于将上述线圈电连接至上述第一蓄电单元至第N蓄电单元的各自的两端来进行充电, 其中,上述第一蓄电单元至第N蓄电单元被逐个地进行充电。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串联蓄电单元的平衡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将第k线圈充电期间和第k蓄电单元充电期间设为对上述第k蓄电单元进行充电的第k充电期间,来重复设定上述第一充电期间至第N充电期间的各个充电期间,其中,I N,该第k线圈充电期间是该控制电路控制上述第一开关群的通断来将用于对上述第k蓄电单元进行充电的充电电流充入上述线圈的时间,该第k蓄电单元充电期间是该控制电路控制上述第二开关群的通断来将在上述第k线圈充电期间内充入到上述线圈的充电电流充入上述第k蓄电单元的时间, 上述控制电路控制上述第一开关群的通断,使得在上述第k线圈充电期间内形成通过上述线圈流向上述基准电压端子的充电电流的路径, 上述控制电路控制上述第二开关群的通断,使得在上述第k蓄电单元充电期间内形成从上述线圈流向上述第k蓄电单元的充电电流的路径。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串联蓄电单元的平衡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开关群包含 第一线圈连接开关,其一端与上述输入端子连接,另一端与上述线圈的一端连接;以及 第二线圈连接开关,其一端与上述线圈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上述基准电压端子连接, 上述第二开关群包含 第一蓄电单元下侧连接开关至第N蓄电单元下侧连接开关,其一端与上述第一蓄电单元至第N蓄电单元的各自的下侧连接,另一端与上述线圈的一端连接;以及 第一蓄电单元上侧连接开关至第(N-I)蓄电单元上侧连接开关,其一端与上述第一蓄电单元至第(N-I)蓄电单元的各自的上侧连接,另一端与上述线圈的另一端连接。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串联蓄电单元的平衡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电路在上述第k线圈充电期间内接通上述第一线圈连接开关和上述第二线圈连接开关,断开上述第一蓄电单元下侧连接开关至第N蓄电单元下侧连接开关和上述第一蓄电单元上侧连接开关至第(N-I)蓄电单元上侧连接开关, 上述控制电路在上述第k蓄电单元充电期间内断开上述第一线圈连接开关和上述第二线圈连接开关, 接通上述第k蓄电单元下侧连接开关和上述第k蓄电单元上侧连接开关,断开上述第二蓄电单元下侧连接开关至第N蓄电单元下侧连接开关中的上述第k蓄电单元下侧连接开关以外的开关和上述第一蓄电单元上侧连接开关至第(N-I)蓄电单元上侧连接开关中的上述第k蓄电单元上侧连接开关以外的开关。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串联蓄电单元的平衡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电路在上述第一线圈充电期间内接通上述第一线圈连接开关和上述第一蓄电单元上侧连接开关,断开上述第二线圈连接开关、上述第一蓄电单元下侧连接开关至第N蓄电单元下侧连接开关以及上述第二蓄电单元上侧连接开关至第(N-1)蓄电单元上侧连接开关, 上述控制电路在上述第M线圈充电期间内接通上述第一线圈连接开关和上述第二线圈连接开关,断开上述第一蓄电单元下侧连接开关至第N蓄电单元下侧连接开关和上述第一蓄电单元上侧连接开关至第(N-1)蓄电单元上侧连接开关,其中,2彡M彡N, 上述控制电路在上述第一蓄电单元充电期间内断开上述第一线圈连接开关和上述第二线圈连接开关,接通上述第一蓄电单元下侧连接开关和上述第一蓄电单元上侧连接开关,断开上述第一蓄电单元下侧连接开关至第N蓄电单元下侧连接开关中的上述第一蓄电单元下侧连接开关以外的开关和上述第一蓄电单元上侧连接开关至第(N-1)蓄电单元上侧连接开关中的上 述第一蓄电单元上侧连接开关以外的开关, 上述控制电路在上述第M蓄电单元充电期间内断开上述第一线圈连接开关和上述第二线圈连接开关,接通上述第M蓄电单元下侧连接开关和上述第M蓄电单元上侧连接开关,断开上述第一蓄电单元下侧连接开关至第N蓄电单元下侧连接开关中的上述第M蓄电单元下侧连接开关以外的开关和上述第一蓄电单元上侧连接开关至第(N-1)蓄电单元上侧连接开关中的上述第M蓄电单元上侧连接开关以外的开关。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串联蓄电单元的平衡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电路在上述第一线圈充电期间内接通上述第一线圈连接开关和上述第二线圈连接开关,断开上述第一蓄电单元下侧连接开关至第N蓄电单元下侧连接开关和上述第一蓄电单元上侧连接开关至第(N-1)蓄电单元上侧连接开关, 上述控制电路在上述第M线圈充电期间内接通上述第一线圈连接开关和上述第二线圈连接开关,断开上述第一蓄电单元下侧连接开关至第N蓄电单元下侧连接开关和上述第一蓄电单元上侧连接开关至第(N-1)蓄电单元上侧连接开关, 上述控制电路在上述第一蓄电单元充电期间内接通上述第一线圈连接开关和上述第一蓄电单元上侧连接开关,断开上述第二线圈连接开关、上述第一蓄电单元下侧连接开关至第N蓄电单元下侧连接开关以及上述第一蓄电单元上侧连接开关至第(N-1)蓄电单元上侧连接开关中的上述第一蓄电单元上侧连接开关以外的开关, 上述控制电路在上述第M蓄电单元充电期间内断开上述第一线圈连接开关和上述第二线圈连接开关,接通上述第M蓄电单元下侧连接开关和上述第M蓄电单元上侧连接开关,断开上述第一蓄电单元下侧连接开关至第N蓄电单元下侧连接开关中的上述第M蓄电单元下侧连接开关以外的开关和上述第一蓄电单元上侧连接开关至第(N-1)蓄电单元上侧连接开关中的上述第M蓄电单元上侧连接开关以外的开关。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串联蓄电单元的平衡充电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相浦正巳,
申请(专利权)人:旭化成微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