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110KV变电站的直流电源系统,包括交流输入单元(1)和两组高频电源模块(21),所述高频电源模块(21)与所述交流输入单元(1)相连,两组所述高频电源模块之间设置有断路器(7),所述高频电源模块(21)包括均流控制单元,所述均流控制单元分别通过第一均流线(41)与第二均流线相连,所述第一均流线与所述第二均流线(42)之间设置有母联开关(8),所述断路器与所述母联开关联动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置均流控制单元和均流线可以使各高频电源模块分担相同的负载电流,可以避免其中一模块单元热应力过大,从而提高了直流电源系统的稳定性。断路器与母联开关的联动连接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变电站
,尤其涉及ー种用于IIOKV变电站的直流电源系统。
技术介绍
在110KV变电站领域,直流电源系统大部分是蓄电池串联后与充电单元成的直流控制电源。如图1所示,传统的直流电源系统由蓄电池组、充电装置4、直流屏、监控単元3等设备构成,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发电厂和变电站等领域,是ー种在正常和各种事故情况下都能保证可靠供电的电源系统。蓄电池组是直流系统的心脏,在传统的直流电源系统中蓄电池组是由9节到108节蓄电池22串联组成,得到相应的IlOV或者220V电源。这种串联方式虚报每节蓄电池都没有问题,每只蓄电池都完好连接,可以说整个蓄电池组的质量是由其中一节蓄电池決定的,当其中某一组电池坏掉以后需要更换整组蓄电池,这样容易造成浪费;而且蓄电池组在充电时会出现ー些蓄电池处于过充,ー些蓄电池还未充满电的现象,而放电时蓄电池组的带载能力不好,容易出现过放现象,这样会使得蓄电池寿命不长,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废弃了,废弃的蓄电池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缺陷,已有现有技术采用将蓄电池间接并联构成110KV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该直流电源系统通常由蓄电池和高频开关组成ー模块单元,多个模块単元通过高频开关并联,高频开关可以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同时实现对蓄电池的充放电。但是在上述技术中,各模块单元之间没有采取均流措施,不能保证每个模块单元之间分担相等的负载电流,容易造成各模块单元热应カ的分配不均匀,使得部分模块电源模块过载,进而损坏直流电源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了ー种更安全可靠的用于110KV变电站的直流电源系统。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了一种用于110KV变电站的直流电源系统,包括交流输入单元和多个高频电源模块,所述高频电源模块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高频电源模块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高频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交流输入单元相连,所述多个高频电源模块分为第一组高频电源模块和第二组高频电源模块,所述第一高频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母线相连,所述第二组高频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母线相连,所述第一母线与所述第二母线设置有断路器,所述高频电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交流输入单元传送的交流电并输出直流电,所述高频电源模块还用于对所述蓄电池充电,所述高频电源模块在所述交流输入单元断电时接收所述蓄电池释放出的电流并输出直流电,所述高频电源模块还包括均流控制单元,所述第一组高频电源模块的均流控制単元通过第一均流线相连,所述第二组高频电源模块的均流控制单元通过第二均流线相连,所述第一均流线与所述第二均流线之间设置有母联开关,所述断路器与所述母联开关联动连接。在上述的用于110KV变电站的直流电源系统中,所述直流电源系统还包括交流监控单元,所述交流监控单元用于监控所述交流输入单元。在上述的用于110KV变电站的直流电源系统中,所述直流电源系统还包括高频模块监控単元,所述高频模块监控单元用于监控所述高频电源模块。在上述的用于110KV变电站的直流电源系统中,所述直流电源系统还包括防雷单J Li o在上述的用于110KV变电站的直流电源系统中,所述蓄电池的额定电压为12V。在上述的用于110KV变电站的直流电源系统中,所述直流电为220V。在上述的用于110KV变电站的直流电源系统中,所述交流输入单元输送的交流电为单相或三相。实施本技术用于110KV变电站的直流电源系统的有益效果:在各高频电源模块之间设置有均流控制单元,各均流控制单元通过均流线相连,设置均流控制单元和均流线可以使各高频电源模块分担相同的负载电流,可以避免其中一模块单元热应カ过大,从而提高了直流电源系统的稳定性。同时在第一母线和第二母线之间设置有断路器,第一均流线和第二均流线之间设置有母联开关,短路器和母联开关联动连接,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说明,附图中:图1为传统技术中110KV变电站的直流电源系统电路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用于IIOKV变电站的直流电源系统优选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參照图2,图2为本技术一种用于IIOKV变电站的直流电源系统优选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在该直流电源系统包括交流输入单元I和8个并联的模块单元2,模块单元2包括高频电源模块21和额定电压为12V的蓄电池22,高频电源模块21包括输入端211和输出端212,交流输入单元I与高频电源模块21的输入端211相连,多个高频电源模块21分为第一组高频电源模块和第二组高频电源模块,第一组高频电源模块的输出端212与第ー母线61相连,第二组高频电源模块的输出端212与第二母线62相连,第一母线61和第ニ母线62之间设置有断路器7,高频电源模块21用于接收交流输入单元I传送的交流电并输出220V直流电,高频电源模块21还用于对蓄电池22进行充电。另外高频电源模块21在交流输入单元I断电时会接收蓄电池22释放出的电流,并将此电流转换成220V直流电输出。高频电源模块21还包括均流控制单元(图中未示),第一组高频电源模块21的均流控制单元通过第一均流线41相连,第二组高频电源模块21的均流控制单元通过第二均流线42相连,第一均流线41和第二均流线42之间设置有母联开关8,断路器7和母联开关8联动连接,即当断路器7断开时,母联开关8也随着断开,当断路器7闭合吋,母联开关8也随着闭合。设置第一均流线41和第二均流线42的好处是使各模块单元2的分担相同的负载电流,可以避免其中一模块单元2热应カ过大而使得系统的稳定性降低。同时将断路器7和母联开关8联动连接,进一步提闻了系统的稳定性。另外高频电源模块21内还设置有高频模块监控单元(图未示),该高频模块单元用于对监控高频电源模块21,同时也能完成对蓄电池22的巡检。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交流输入单元I采用三相交流电,交流输入回路平均分配于三相母线中,同时在交流输入单元中还引入了地线。输入端211与三相母线其中一条母线相连,输入端211还与地线相接。在输入端211和三相母线以及地线之间设置有断路器,在本实施例中断路器采用高分断小型断路器,例如C66N型断路器。进ー步而言,该直流电源系统还包括交流监控单元3,交流监控单元3与交流输入単元I电性连接,交流监控单元3用于监控交流输入单元的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并在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超过警戒值时报警。进ー步而言,该直流电源系统还设置有防雷単元5,防雷単元5同时与三相母线和地线相接,防雷単元5包括避雷针和接地网,在外围设计30米高的避雷针,地下一般根据标准铺设网格接地网。传统的防雷接地网采用镀锌扁钢,现在使用铜包钢或者纯铜材料。接地电阻要求达到0.5欧ー下。本技术并不限制交流输入单元I的类型,交流输入单元I输送给高频电源模块21的交流电还可以为单相交流电。同样地,在本技术对蓄电池的额定电压以及该直流电源系统的输出电压也不作限制。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110KV变电站的直流电源系统,包括交流输入单元(1)和多个高频电源模块(21),所述高频电源模块(21)与蓄电池(22)电性连接,所述高频电源模块(21)包括输入端(211)和输出端(212),所述高频电源模块(21)的输入端(211)与所述交流输入单元(1)相连,所述多个高频电源模块分为第一组高频电源模块和第二组高频电源模块,所述第一高频电源模块的输出端(211)与所述第一母线(61)相连,所述第二组高频电源模块的输出端(212)与所述第二母线(62)相连,所述第一母线(61)与所述第二母线(62)设置有断路器(7),所述高频电源模块(21)用于接收所述交流输入单元(1)传送的交流电并输出直流电,所述高频电源模块(21)还用于对所述蓄电池(22)充电,所述高频电源模块(21)在所述交流输入单元(1)断电时接收所述蓄电池(22)释放出的电流并输出直流电,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电源模块(21)还包括均流控制单元,所述第一组高频电源模块的均流控制单元通过第一均流线(41)相连,所述第二组高频电源模块的均流控制单元通过第二均流线(42)相连,所述第一均流线(41)与所述第二均流线(42)之间设置有母联开关(8),所述断路器(7)与所述母联(8)开关联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袁继军,甘景福,穆勇,李良杰,冯桂平,金林,刘平,谢永刚,杨思安,
申请(专利权)人: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深圳市泰昂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