蒽衍生物和发光材料,发光元件,发光器件及使用发光器件的电子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02267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6: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蒽衍生物和发光材料,发光元件,发光器件及使用发光器件的电子器件。公开新颖的蒽衍生物,能以高色纯度发射蓝光的新颖材料,以及使用这种新颖材料的发光元件、发光器件和电子器件。提供通式(1)表示的蒽衍生物。因具有该蒽衍生物,可提供具有高发射效率的发光元件。因具有该蒽衍生物,可提供能发射高色纯度蓝光的发光元件。该通式中,A1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B1表示任何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α表示任何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联苯-4,4’-二基,R1至R9独立地表示氢、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中的任何一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应用于利用电致发光的发光元件的发光材料。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使用该发光材料的发光元件,和使用该发光元件的发光器件和电子器件。
技术介绍
使用发光材料的发光元件的特征是厚度薄、重量轻等,并预期可应用于下一代的平板显示器。此外,由于其自发光性质,这类使用发光材料的发光元件在宽视角和高可见度方面的性能优于常规液晶显示器(LCD)。发光元件可能是通过以下方式发光的:在成对电极上施加电压,成对电极之间插入发光层,使从阳极注入的空穴与从阴极注入的电子在发光层的发光中心再结合,激发分子,受激的分子释放能量回到基态,因而发射光。应注意通过再结合产生的激发态是单重激发态和三重激发态。认为光发射可能是通过单重激发态或三重激发态。当受激的分子从单重激发态直接返回基态时产生的光发射被称作荧光,而当受激的分子从三重激发态返回基态时产生的光发射被称作磷光。为了增强发光元件的特性,这种发光元件存在与材料相关的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已经进行了元素结构的再形成、材料开发等。例如,发射绿光的蒽衍生物在专利文献I中揭示(:美国公开专利申请第2005/0260442 号)。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虽然在专利文献I中揭示了蒽衍生物的发射光谱,但是并未揭示可应用于发光元件的蒽衍生物的特性。对于通讯领域,一直需要开发优良特性的发光元件。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新颖的蒽衍生物。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能应用于利用电致发光并能发射蓝光的发光元件或发光器件的蒽衍生物。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高蓝光发射的色纯度。本专利技术的蒽衍生物大致可以分为由下面所述的通式(I)和通式(5)表示的两种模式的化合物。即,本专利技术的蒽衍生物可以大致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模式中各自与咔唑衍生物官能团连接的取代基α同时在蒽的9-位和10-位连接,另一种模式中取代基α只在这些位置的一个位置连接。本专利技术大致划分的一种模式是由下面所示的通式(I)表示的蒽衍生物,如上所述。权利要求1.一种包含由通式(101)表不的蒽衍生物的发光兀件:2.—种发光兀件,包括包含由通式(101)表不的蒽衍生物的发光层:3.根据权利要求2的发光兀件,其中,所述发光层还包含发光材料。4.一种发光器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的任何一种的发光元件;以及控制所述发光元件的光发射的控制线路。5.—种电子器件,包括:提供有权利要求1和2中的任何一种所述的发光元件的显示部分;以及控制所述发光元件的光发射的控制线路。6.一种发光兀件,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和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一发光层和第二发光层,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层包含第一荧光有机化合物和由通式(101)表示的蒽衍生物:7.根据权利要求6的发光元件,其中,所述蒽衍生物与所述具有电子传输性质的有机化合物之间的HOMO水平之差等于或小于0.3eV。8.根据权利要求6的发光元件,其中,所述蒽衍生物与所述具有电子传输性质的有机化合物之间的HOMO水平之差等于或小于0.leV。9.根据权利要求6的发光元件,其中,所述蒽衍生物与所述具有电子传输性质的有机化合物之间的LUMO水平之差等于或小于0.3eV。10.根据权利要求6的发光元件,其中,所述蒽衍生物与所述具有电子传输性质的有机化合物之间的LUMO水平之差等于或小于0.1eV011.根据权利要求6的发光元件,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为阳极和阴极,并且所述第一发光层比所述第二发光层更靠近所述第一电极。12.根据权利要求6的发光兀件,其中,所述第一突光有机化合物和所述第二突光有机化合物是相同的。13.一种发光器件,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6的发光元件;以及 控制所述发光元件的光发射的控制线路。14.一种电子器件,包括: 提供有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元件的显示部分;以及 控制所述发光元件的光发射的控制线路。15.—种发光兀件,包括: 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和 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一发光层和第二发光层, 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层包含具有空穴传输性质的有机化合物和第一荧光有机化合物, 其中,所述第二发光层包含第二荧光有机化合物和由通式(101)表示的蒽衍生物: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发光元件,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为阳极和阴极,并且所述第一发光层比所述第二发光层更靠近第一电极。17.一种发光器件,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5的发光元件;以及 控制所述发光元件的光发射的控制线路。18.一种电子器件,包括: 提供有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发光元件的显示部分;以及 控制所述发光元件的光发射的控制线路。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蒽衍生物和发光材料,发光元件,发光器件及使用发光器件的电子器件。公开新颖的蒽衍生物,能以高色纯度发射蓝光的新颖材料,以及使用这种新颖材料的发光元件、发光器件和电子器件。提供通式(1)表示的蒽衍生物。因具有该蒽衍生物,可提供具有高发射效率的发光元件。因具有该蒽衍生物,可提供能发射高色纯度蓝光的发光元件。该通式中,A1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B1表示任何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α表示任何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联苯-4,4’-二基,R1至R9独立地表示氢、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中的任何一个。文档编号C09K11/06GK103151470SQ20131002495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1日专利技术者尾坂晴惠, 川上祥子, 大泽信晴, 濑尾哲史 申请人: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含由通式(101)表示的蒽衍生物的发光元件:FDA00002766204900011.jpg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尾坂晴惠川上祥子大泽信晴濑尾哲史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