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镜粘接方法及反射镜粘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00459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5: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射镜粘接方法及反射镜粘接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工装模块、反射镜载体、反射镜以及第二工装模块,其中,第一工装模块的正面板上设置有筋位,在筋位之间,开设有反射镜通槽;反射镜载体的正面板上,设置有反射镜镜槽,在反射镜镜槽中开设有胶槽;在反射镜镜槽之间,开设有筋位通槽;反射镜载体的背面板上,设置有分别连通胶槽相对两端的进胶口以及排气口;第一工装模块的筋位通过反射镜载体的背面板嵌入筋位通槽中,并将第一工装模块与反射镜载体进行固定;反射镜放置于反射镜镜槽中,第二工装模块与凸出反射镜镜槽的反射镜接触,并与反射镜载体进行固定。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提高反射镜光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反射镜粘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反射镜粘接方法及反射镜粘接装置
技术介绍
反射镜是一种应用于光学仪器中重要的用于调节光束角度的光学元器件,可以实现光束的转折及光束方向的改变。随着光学仪器向小型化趋势的迅速发展,反射镜在光学仪器中的安装和固定精度,对于光学仪器的光学性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粘接技术可以有效减小反射镜安装时的装配应力、减少镜面变形,同时,也可以简化光学仪器的结构、减轻光学仪器重量,有利于光学仪器向小型化发展。图1为现有反射镜粘接装置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该装置包括:反射镜11、反射镜载体12以及反射镜基座13,其中,反射镜载体12立放并固定于反射镜基座13上,沿立放方向,在反射镜载体12上设置有多个用于贴涂粘接剂的沉胶孔(图中未示出),在沉胶孔上点满硅胶后,将反射镜11粘接在硅胶上,从而将反射镜11固定在反射镜载体12上,能够有效减少装配应力以及镜面变形;在反射镜载体12上安装的反射镜11之间,开设有通槽14。这样,通过将第一光束投射至反射镜11,从而实现第一光束的转折及光束方向的改变,第二光束通过通槽实现光束的透射。由上述可见,现有的反射镜粘接装置,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射镜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第一工装模块、反射镜载体、反射镜以及第二工装模块,其中,第一工装模块的正面板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筋位,在筋位之间,开设有反射镜通槽;反射镜载体的正面板上,设置有与第一工装模块上的反射镜通槽相配合的反射镜镜槽,在反射镜镜槽中,开设有一个或多个用于点胶粘接反射镜的胶槽;在反射镜镜槽之间,开设有与第一工装模块上的筋位相配合的筋位通槽;反射镜载体的背面板上,设置有与胶槽相对应的进胶口以及排气口,进胶口以及排气口分别连通胶槽的相对两端;第一工装模块的筋位通过反射镜载体的背面板嵌入筋位通槽中,并将第一工装模块与反射镜载体进行固定;反射镜放置于反射镜载体的正面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射镜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第一工装模块、反射镜载体、反射镜以及第二工装模块,其中, 第一工装模块的正面板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筋位,在筋位之间,开设有反射镜通槽;反射镜载体的正面板上,设置有与第一工装模块上的反射镜通槽相配合的反射镜镜槽,在反射镜镜槽中,开设有一个或多个用于点胶粘接反射镜的胶槽;在反射镜镜槽之间,开设有与第一工装模块上的筋位相配合的筋位通槽; 反射镜载体的背面板上,设置有与胶槽相对应的进胶口以及排气口,进胶口以及排气口分别连通胶槽的相对两端; 第一工装模块的筋位通过反射镜载体的背面板嵌入筋位通槽中,并将第一工装模块与反射镜载体进行固定; 反射镜放置于反射镜载体的正面板上设置的反射镜镜槽中,第二工装模块与凸出反射镜镜槽的反射镜接触,并与反射镜载体进行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装模块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正面板上、用于定位第一工装模块与反射镜载体的第一柱销;所述反射镜载体上,进一步设置有与第一工装模块上第一柱销相配合的第一柱销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装模块上进一步设置有第一固定通孔;所述反射镜载体上,进一步设置有与第一工装模块上第一固定通孔相配合的第一螺钉孔。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用于缓冲的弹性体,所述弹性体一面与凸出反射镜镜槽的反射镜接触,另一面与第二工装模块接触,并通过第二工装模块与反射镜载体进行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 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工装模块的正面板上,开设有容置弹性体的凹槽,并在凹槽内,设置有用于定位弹性体以及第二工装模块的第二柱销;在第二工装模块的正面板上,设置有用于定位第二工装模块的第三柱销;所述反射镜载体上,进一步设置有与第二工装模块上第二柱销以及第三柱销相配合的第二柱销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工装模块上进一步设置有第二固定通孔;所述反射镜载体上,进一步设置有与第二工装模块上第二固定通孔相配合的第二螺钉孔。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胶槽深度为0.1mm 0.4mm ; 所述胶槽形状为方形、椭圆形或圆形,所述进胶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陈许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