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减振器复原阀片厚度的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98944 阅读:3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4: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液压减振器复原阀片厚度的设计方法,属于减振器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步骤:1)、确定复原阀片厚度最优设计速度点及对应的减振器阻尼力;2)、确定活塞缝隙节流压力和流量;3)、确定活塞孔流量;4)、确定活塞孔的等效长度;5)、确定活塞孔的节流压力;6)、确定在最优设计速度点复原阀片所受的压力;7)、确定在初次开阀时的复原阀片所受的压力;8)、确定复原阀片设计厚度h及实际叠加阀片的厚度hi和片数ni。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根据复原阀初次开阀后的油路,最优设计速度点,对减振器复原阀片厚度进行精确设计。因此,利用该设计方法可得到可靠的复原阀片厚度设计值,避免反复试验和修改,降低设计与试验费,可加快减振器开发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减振器,特别是。
技术介绍
液压减振器的阻尼特性主要是由减振器复原阀和压缩阀参数所决定的,其中,阀片厚度对减振器特性、悬架系统阻尼匹配及车辆行驶平顺性都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国外对筒式液压减振器阀片厚度设计还没有准确、可靠的设计方法,大都是首先凭经验确定一个阀片厚度值,然后经过反复试验、验证及修改的方法最终确定出设计参数,主要原因是缺乏可靠的减振器设计技术,对于液压减振器还没有给出可用于阀片厚度设计精确阀片变形解析计算式,缺乏准确、可靠的设计方法,难以建立精确的节流阀片厚度设计数学模型,因此,至今液压减振器尚未实现现代化CAD设计。我国,在液压减振器节流阀参数设计方面取得了突破,例如,山东理工大学解决了阀片变形解析计算问题,并且建立了减振器阀片厚度曲线拟合优化设计方法,可得到可靠的阀片厚度设计值,减振器特性试验值与特性设计要求值逼近,但是由于该设计方法需要建立阀片厚度优化目标函数,并且需要通过编程进行优化设计和计算,对于一般减振器设计人员很难掌握。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及车辆行驶速度的不断提高,对减振器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建立一种简便、准确、可靠的液压减振器节流阀片厚度设计方法,以满足对液压减振器快速和精确设计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便、准确、可靠的,其设计流程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其技术方案实施步骤如下:(1)确定复原阀片厚度最优设计速度点 及对应的减振器阻尼力巧ho: 根据减振器设计所要求的复原行程速度特性曲线,确定复原阀片厚度最优设计速度点 及对应的减振器阻尼力7*0分别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液压减振器复原阀片厚度的设计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复原阀片厚度最优设计速度点????????????????????????????????????????????????及对应的减振器阻尼力:根据减振器设计所要求的复原行程速度特性曲线,确定复原阀片厚度最优设计速度点及对应的减振器阻尼力分别为:;;(2)确定活塞缝隙节流压力和流量:根据步骤(1)中的,活塞缸筒与活塞杆之间的环形面积,确定在最优设计速度点时的活塞缝隙压力为:;式中,为减振器活塞缸筒内径;为活塞杆直径;根据减振器结构参数及油液参数:活塞缸筒内径,活塞平均间隙,偏心率,油液动力粘度,活塞缝隙长度,及活塞缝隙压力,确定在最优设计速度点时的活塞缝隙流量为:;(3)确定活塞孔的流量:根据复原阀开阀后油路图可知:活塞孔与活塞缝隙并联,通过活塞缸筒与活塞杆之间的环形面积,步骤(1)中的,及步骤(2)中的,确定流经活塞孔流量为:;(4)确定活塞孔的等效长度:????根据减振器活塞及复原阀体的结构图,将减振器复原阀局部节流损失叠加折算为油液流经活塞孔的沿程阻力损失,确定最优设计速度点时的活塞孔等效长度为:???????????????????????????;式中,为活塞孔的物理长度;为活塞孔直径;为减振器运动速度V在设计速度点时的经活塞孔沿程损失系数,,为油液运动粘度;活塞细长孔突然缩小的局部阻力系数;为活塞孔突然扩大的局部阻力系数,,为活塞孔的总面积,,,为复原阀内腔中安装固定复原阀片底座的半径,为复原阀内腔半径,即阀口半径;为油液流经活塞孔因改变流向的局部阻力系数;?(5)确定活塞孔的节流压力:根据油液动力粘度,活塞孔个数,活塞孔直径,步骤(3)中的及步骤(4)中的,确定在最优设计速度点时的活塞孔的节流压力为:;(6)?确定复原阀片在最优设计速度时的所受压力:根据复原阀开阀后的油路图,活塞缝隙压力与活塞孔、常通孔及节流缝隙压力之间关系,确定在最优设计速度点时的复原阀片所受压力为:?;(7)?确定复原阀片在初次开阀时的所受的压力:根据减振器的初次开阀速度点及初次开阀阻尼力,重复步骤(2)?~步骤(6),确定在初次开阀时复原阀片所受的压力为:???????????????????????????;式中,为活塞缝隙在初次开阀时的节流压力,;为活塞孔在在初次开阀时的节流压力,,为按步骤(4)求得的在初次开阀时的活塞孔等效长度,为在初次开阀时的活塞孔流量,,为在初次开阀时的活塞缝隙流量,;(8)?确定复原阀片设计厚度h及实际叠加阀片的厚度hi和片数ni:根据复原阀常通孔的面积,活塞缸筒与活塞杆之间的环形面积,最优设计速度点及对应的活塞缝隙流量,复原阀片所受压力,复原阀片在初次开阀时所受的压力,复原阀片的外半径rb,阀口位置半径rk,油液动力粘度,确定复原阀片厚度设计值h为:;其中,,,为在阀口位置处的复原阀片变形系数;????根据复原阀片厚度设计值h及阀片标准厚度系列,利用叠加阀片等效厚度计算式,将单片复原阀片设计厚度h,等效拆分为叠加阀片(,,),各复原叠加阀片的厚度和片数应满足等效厚度等于设计厚度,即。2013100735639100001dest_path_image001.jpg,815196dest_path_image002.jpg,963543dest_path_image001.jpg,272164dest_path_image002.jpg,2013100735639100001dest_path_image003.jpg,815141dest_path_image004.jpg,2013100735639100001dest_path_image005.jpg,169899dest_path_image006.jpg,620472dest_path_image002.jpg,2013100735639100001dest_path_image007.jpg,875611dest_path_image001.jpg,996013dest_path_image005.jpg,634805dest_path_image008.jpg,2013100735639100001dest_path_image009.jpg,92331dest_path_image010.jpg,109966dest_path_image009.jpg,2013100735639100001dest_path_image011.jpg,260324dest_path_image012.jp...

【技术特征摘要】
1.液压减振器复原阀片厚度的设计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复原阀片厚度最优设计速度点 及对应的减振器阻尼力Fdh。: 根据减振器设计所要求的复原行程速度特性曲线,确定复原阀片厚度最优设计速度点Fto及对应的减振器阻尼力P-分别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中的步骤(1),其特征在于:根据液压减振器复原行程速度特性曲线及初次开发速度t和阻尼力,确定复原阀片厚度设计最优速度点K, = Ki+0-618(^2-Ki)及对应该点所要求的减振器阻尼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长城孔艳玲提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