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器复原阀限位挡圈曲面形状的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98943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4: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减振器复原阀限位挡圈曲面形状的设计方法,属于减振器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步骤:1)复原阀片在任意半径r处的变形系数Gr的计算:2)确定最大开阀时复原阀局部节流损失叠加及活塞孔等效长度;3)确定最大开阀时的活塞缝隙节流压力及流量;4)确定最大开阀时的活塞孔流量及节流压力;5)确定在最大开阀时复原阀片所受的压力;6)确定减振器复原叠加阀片的等效厚度he;7)设计复原阀限位挡圈曲面形状。利用该设计方法可得到精确、可靠的复原阀限位挡圈曲面形状,不仅满足最大开阀速度及阻尼特性要求,防止减振器被击穿破坏,同时还可改善复原阀片受力状态,提高减振器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减振器,特别是。
技术介绍
减振器复原阀限位挡圈设计成为曲面形状,不仅是为了满足复原阀最大限位间隙4^的设计要求,当复原阀达到最大开度,从而防止减振器发生击穿,满足车辆平顺性对减振器阻尼特性的设计要求;同时,并且当减振器运动速度达到最大开阀速度之后,复原阀片与限位挡圈的曲面完全接触,因此,精确的复原阀限位挡圈曲面形状可改善复原阀片受力状态,提高减振器使用寿命。由于受减振器节流阀片变形解析计算问题的制约,目前国内对于减振器复原阀限位挡圈曲面形状设计还没有可靠的设计方法,大都是通过反复试验和修改的方法,最终确定出该减振器复原阀限位挡圈曲面设计形状。由于减振器复原阀限位挡圈曲面设计形状受常通孔面积次、复原阀片厚度A及减振器最大开阀阻尼力巧k2等多因素的影响,很难得到精确减振器复原阀限位挡圈曲面设计形状,并且一旦设计成形之后也不再随车辆类型、车辆参数、减振器特性要求而改变。当前我国也对减振器复原阀限位挡圈曲面形状也没有可靠的设计方法,很多也只是参考相同类型减振器对复原阀限位挡圈曲面形状进行设计,甚至某些减振器不采用带有曲面的限位挡圈,而直接用相同直径的垫圈代替,因此,根本不能发挥限位挡圈及曲面在最大开阀时对复原阀片作用的支撑及改善受力状态,提高减振器寿命的作用,更不能满足车辆对减振器开阀阻尼特性的设计要求。减振器复原阀限位挡圈曲面形状不仅影响车辆行驶平顺性,而且还影响复原阀片的受力状态及减振器的使用寿命。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及车辆行驶速度的不断提高,对减振器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建立一种准确的,满足车辆行驶平顺性对减振器阻尼特性的要求,提高减振器使用寿命,力口快产品设计与开发速度,降 低设计及试验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准确、可靠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设计流程图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其技术方案实施步骤如下: (O复原阀片在任意半径r位置处变形系数&的计算: 根据复原阀片的内圆半径ra,外圆半径rb,阀口半径rk,弹性模量万,泊松比μ,计算复原阀片在任意半径r位置处变形系数&,SP: G =卜( ; <r<rk) f(/i < r < r )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减振器复原阀限位挡圈曲面形状的设计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1)复原阀片在任意半径r位置处变形系数Gr的计算:根据复原阀片的内圆半径ra,外圆半径rb,阀口半径rk,弹性模量E,泊松比μ,计算复原阀片在任意半径r位置处变形系数Gr,即:;其中,;,;,,?,????,?,,,,,,,;,,,,,,,其中,;(2)确定最大开阀时复原阀局部节流损失叠加及活塞孔等效长度:根据减振器活塞总成及复原阀体的结构图,将减振器复原阀局部节流损失叠加折算为油液流经活塞孔的沿程阻力损失,确定在最大开阀时的活塞孔等效长度为:???????????????????????????;式中,为活塞孔的物理长度;为活塞孔直径;为最大开阀时的活塞孔沿程损失系数,,为油液运动粘度;活塞细长孔突然缩小的局部阻力系数;为活塞孔突然扩大的局部阻力系数,,为活塞孔的总面积,,,为复原阀内腔中安装固定复原阀片底座的半径,为复原阀内腔半径,即阀口半径;为油液流经活塞孔因改变流向的局部阻力系数;?(3)确定最大开阀时的活塞缝隙节流压力和流量:根据减振器最大开阀速度点及对应要求的减振器阻尼力,活塞缸筒与活塞杆之间的环形面积,确定减振器在最大开阀速度点时的活塞缝隙压力为:;式中,为减振器活塞缸筒内径;为活塞杆直径;根据减振器结构参数及油液参数:活塞缸筒内径,活塞平均间隙,偏心率,油液动力粘度,活塞缝隙长度,在最大开阀速度点时的活塞缝隙压力,确定在最大开阀速度点时的活塞缝隙流量为:;(4)确定最大开阀时的活塞孔流量及节流压力:根据减振器最大开阀速度点和活塞缸筒与活塞杆之间的环形面积,及步骤(3)中的,确定最大开阀时的活塞孔流量为:;根据油液动力粘度,活塞孔个数,活塞孔直径,活塞孔流量及步骤(2)中的,确定在最大开阀时的活塞孔节流压力为:;(5)?确定在最大开阀时复原阀片所受的压力:最大开阀时复原阀片所受的压力等于减振器常通孔的节流压力,根据最大开阀后油路图及活塞缝隙节流压力与活塞孔和常通孔节流压力之间关系,利用步骤(3)中的,及步骤(4)的,确定在最大开阀时复原阀片所受的压力为:?;(6)?确定减振器复原叠加阀片的等效厚度he:根据减振器复原叠加阀片的设计厚度和片数(h1,n1;h2,n2;…;hn,nn),确定减振器复原叠加阀片的等效厚度he,即:;?(7)?设计复原阀限位挡圈曲面形状:根据限位挡圈内园处的高度,步骤(1)的Gr,步骤(5)中的,步骤(6)中的he,对复原阀限位挡圈曲面形状进行设计,即:。124442dest_path_image001.jpg,280005dest_path_image002.jpg,461587dest_path_image003.jpg,41473dest_path_image004.jpg,3613dest_path_image005.jpg,632041dest_path_image006.jpg,730447dest_path_image007.jpg,481234dest_path_image008.jpg,656301dest_path_image009.jpg,88420dest_path_image010.jpg,306911dest_path_image011.jpg,228600dest_path_image012.jpg,899753dest_path_image013.jpg,869983dest_path_image014.jpg,8228dest_path_image015.jpg,38500dest_path_image016.jpg,196949dest_path_image017.jpg,970870dest_path_image018.jpg,226271dest_path_image019.jpg,427445dest_path_image020.jpg,807611dest_path_image021.jpg,450469dest_path_image022.jpg,498060dest_path_image023.jpg,870135dest_path_image024.jpg,737597dest_path_image025.jpg,915638dest_path_image026.jpg,817735dest_path_image027.jpg,363641dest_path_image028.jpg,983978dest_path_image029.jpg,637814dest_path_image0...

【技术特征摘要】
1.减振器复原阀限位挡圈曲面形状的设计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O复原阀片在任意半径r位置处变形系数Gr的计算: 根据复原阀片的内圆半径ra,外圆半径rb,阀口半径rk,弹性模量E,泊松比μ,计算复原阀片在任意半径r位置处变形系数Gr,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中的步骤(2),其特征在于:根据活塞孔的直径4,活塞孔的长度4,活塞孔突然缩小的局部压力损失系数&,活塞孔突然扩大的局部压力损失系数 塞孔方向的局部压力损失系数&,及最大开阀时活塞孔的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长城孔艳玲刘小亭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