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扬东专利>正文

混凝土泵用液压系统多泵合流增速加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98825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泵用液压系统多泵合流增速加力装置,其第一单向阀(4)的输入端接第二油泵(2);输出端并联第三单向阀(5)和第二单向阀(7)及蓄能器(8)。第二单向阀(7)的输出端接第一油泵(1)的第一输出油路B;第四单向阀(6)的输入端接第三油泵(3)的第三输出油路A;第四单向阀(6)与第三单向阀(5)的输出端管接并引出第二输出油路X。本装置使油泵能在更平稳的工作状态下运行,以一种动力更好、效率更高的增速加力推送模式获得突破,显著地提高了泵送装置的泵送能力,提升了分配阀装置的动力性能,大大加强了混凝土泵的工作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泵
,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泵用液压系统双泵合流增速加力装置。混凝土泵液压系统的
技术介绍
混凝土泵液压系统在混凝土泵中驱动其泵送装置分配装置和搅拌装置。现有的液压系统,有的采用单油泵双油路装置驱动其泵送装置和分配装置;有的采用双油泵双油路装置各自驱动其泵送装置和分配装置;搅拌装置由另一单油泵油路装置驱动。单油泵双油路装置和双油泵双油路装置都只能使其泵送装置具备匀速推送的泵送能力;而当主油泵工作在恒功率控制区时,前者常因油泵压力升高、排量下降而出现分配装置动力不足或油路液压冲击较大的现象;后者则因其分配油路装置的恒压泵在最大排量和最小排量间频繁转换工作状态,导致故障率上升、工作寿命缩短,且油泵效能得不到充分发挥。上述缺陷不但对混凝土泵泵送装置和分配装置的工作可靠性产生不利影响,还增加了产品的制造和维护成本。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现有混凝土泵液压系统因其只具有匀速推送的泵送能力,使其克服泵送阻力的能力不够,故而机器在工作中容易发生堵管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混凝土泵用液压系统多泵合流增速加力装置,该装置有助于消除泵送易堵管和分配装置动力不足的问题,改善油泵工作状态,提高混凝土泵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控制性能、效率和可靠性,从而大幅提升混凝土泵的泵送和分配能力、大幅提高机器的工作可靠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上述所提供的这种混凝土泵用液压系统多泵合流增速加力装置,参见图1,该装置由一个带有第一输入端Tl和第一输出油路B的第一油泵1、一个带有第二输入端T2的第二油泵2、一个带有第三输入端T3和第三输出油路A的第三油泵3、一个蓄能器8以及一个第一单向阀4、一个第三单向阀5、一个第四单向阀6、一个第二单向阀7组成。其中,所述第一单向阀4的输入端管接所述第二油泵2的输出端;该第一单向阀4的输出端并联管接所述第三单向阀5和第二单向阀7 二个单向阀的输入端以及蓄能器8。所述第二单向阀7的输出端管接上述第一油泵I的第一输出油路B ;所述第四单向阀6的输入端管接上述第三油泵3的第三输出油路A ;而该第四单向阀6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单向阀5的输出端管接并引出第二输出油路X。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所述混凝土泵用液压系统多泵合流增速加力装置工作时,其所用油泵可以是变量泵也可以是定量泵,液压油分别从第一油泵I的第一输入端Tl、第二油泵2的第二输入端T2和第三油泵3的第三输入端T3吸入。第一输出油路B的油路压力Pl和第二输出油路X输出端的油路压力P4控制蓄能器8的蓄能压力P2,压力增加、蓄能和释能的能力增大,该压力变化自动适应于工作和控制油路装置的油路压力的变化。P1、P4大于P2时,第二油泵2经第一单向阀4向蓄能器8蓄能,第一油泵I提供的动力油直接从第一输出油路B输出;P2大于Pl时,第二油泵2的动力油经由第一单向阀4和蓄能器8的动力油一起,通过第二单向阀7与第一油泵I的动力油合流,同时从第一输出油路B输出。第三油泵3的油路压力P3和蓄能压力P2通过第四单向阀6和第三单向阀5决定控制油在第二输出油路X的控制油路压力P4 ;P3大于P2时,控制油路压力P4等于P3 ;P2大于P3时,控制油路压力P4等于P2。第一油泵1、第二油泵2停止供油时,蓄能器8的压力油经第二单向阀7自动释放;与此同时,第一单向阀4隔离第二油泵2和蓄能器8,保护第二油泵2免受蓄能器8释放的压力油的反冲击。分配阀装置在换向过程中,第一油泵1、第二油泵2及蓄能器8的动力油从第一输出油路B输出,满足其流量和压力的需求,使分配阀快速换向;在分配阀完成换向、泵送装置开始工作的状态下,第一油泵I经第一输出油路B向泵送装置提供动力油,第二油泵2在经由第一单向阀4完成给蓄能器8的蓄能后,经由第二单向阀7、第一输出油路B也向泵送装置提供动力油,从而使泵送装置获得增速加力推送的泵送能力。由第二输出油路X输出的控制油为泵送装置和分配阀装置的动力油流的方向转换提供控制油。由第三输出油路A输出的动力油驱动搅拌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泵送装置和分配阀装置的动力性能、控制性能与工作可靠性得到有效的提高和增强,同时,使油泵能在更平稳的工作状态下运行,从而以一种动力更好、效率更高的增速加力推送模式,从传统模式中获得突破,显著地提高了泵送装置的泵送能力,提升了分配阀装置的动力性能,从而大大加强了混凝土泵的工作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混凝土泵用液压系统多泵合流增速加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标不为:1-第一油泵,2-第二油泵,3-第三油泵,4-第一单向阀,5-第三单向阀,6-第四单向阀,7-第二单向阀,8-蓄能器。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1,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混凝土泵用液压系统多泵合流增速加力装置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该实施例的组成部件包括有一个带第一输入端Tl和第一输出油路B的第一油泵1、一个带第二输入端T2的第二油泵2、一个带第三输入端T3和第三输出油路A的第三油泵3、一个蓄能器8,以及一个第一单向阀4、一个第三单向阀5、一个第四单向阀6、一个第二单向阀7。其中的第一油泵I采用市售中国贵阳力源公司产A8V型油泵。第二油泵2采用市售中国贵阳力源公司产AlOV型油泵。第三油泵3采用市售中国合肥长源公司产CB型油泵。第一单向阀4和第二单向阀7均采用市售中国上海立新液压件厂生产的S20型单向阀;第三单向阀5和第四单向阀6均采用市售中国上海立新液压件厂生产的S6型单向阀。而蓄能器8采用市售XL4型普通蓄能器产品。上述第一油泵1、第二油泵2、第三油泵3和第一单向阀4、第二单向阀7、第三单向阀5、第四单向阀6以及蓄能器8,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并参照图1所示连接方式连接。即其中的第一单向阀4的输入端与第二油泵2的输出端管接;第一单向阀4的输出端与第三单向阀5、第二单向阀7的输入端及蓄能器8并联管接。第二单向阀7的输出端管接第一油泵I的第一输出油路B ;第四单向阀6的输入端管接第三油泵3的第三输出油路A ;第四单向阀6的输出端与第三单向阀5的输出端管接并引出第二输出油路X。由此构成的本专利技术的该实施例使用时,参见图1,液压油从第二输入端T2进入第二油泵2,经第一单向阀4给蓄能器8蓄能,经第二单向阀7从第一输出油路B输出动力油;从第一输入端Tl提供的液压油经第一油泵I从第一输出油路B输出动力油;从第三输入端T3提供的液压油经第三油泵3从第三输出油路A输出动力油;第二油泵2和第三油泵3提供的液压油根据压力大小,或经第四单向阀6,或经第三单向阀5从第二输出油路X输出控制油。从第一输出油路B输出的动力油与泵送装置和分配阀装置的压力油区相通,其油路压力控制本专利技术装置的蓄能压力和状态,泵送压力增大,蓄能压力和容积也增大,释能能力增强。当泵送装置和分配阀装置处于泵送状态时,本专利技术装置的第一油泵I从第一输出油路B输出动力油使泵送装置开始推送动作;与此同时,第二油泵2经第一单向阀4先向蓄能器8进行等压蓄能,完成蓄能后,其动力油经第二单向阀7也从第一输出油路B输出进入泵送装置,增强推送动力,提高推送速度,实现增速加力推送。当泵送装置和分配阀装置处于分配阀换向状态,第一油泵1、第二油泵2、蓄能器8同时从第一输出油路B输出动力油,使分配阀装置在换向过程中得到最充分的动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凝土泵用液压系统多泵合流增速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一个带有第一输入端T1和第一输出油路B的第一油泵(1)、一个带有第二输入端T2的第二油泵(2)、一个带有第三输入端T3和第三输出油路A的第三油泵(3)、一个蓄能器(8)以及一个第一单向阀(4)、一个第三单向阀(5)、一个第四单向阀(6)、一个第二单向阀(7)组成,其中,所述第一单向阀(4)的输入端管接所述第二油泵(2)的输出端;该第一单向阀(4)的输出端并联管接所述第三单向阀(5)和第二单向阀(7)二个单向阀的输入端以及蓄能器(8),所述第二单向阀(7)的输出端管接上述第一油泵(1)的第一输出油路B;所述第四单向阀(6)的输入端管接上述第三油泵(3)的第三输出油路A;而该第四单向阀(6)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单向阀(5)的输出端管接并引出第二输出油路X。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泵用液压系统多泵合流增速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一个带有第一输入端Tl和第一输出油路B的第一油泵(I)、一个带有第二输入端T2的第二油泵(2)、一个带有第三输入端T3和第三输出油路A的第三油泵(3)、一个蓄能器(8)以及一个第一单向阀(4)、一个第三单向阀(5)、一个第四单向阀(6)、一个第二单向阀(7)组成,其中,所述第一单向阀(4)的输入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扬东
申请(专利权)人:何扬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