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海洋微藻生物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石油为基础的化石燃料已经不能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同时化石燃料的枯竭及其使用引起的温室效应产生的环境问题,促使人们把目光转向新型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可再生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对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微藻为原材料生产生物柴油已经引起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微藻是一个太阳光驱动的细胞工厂,通过高效的光合作用吸收CO2,将光能转换为化学能并释放氧气,微藻能源是缓解能源危机,降低温室效应的一种简单有效的途径。地球上有着丰富的海水资源,海洋微藻是海洋生态系统中有机物和能量的主要提供者,与其他原料相比,海洋微藻具有可以在海水中快速生长繁殖,不与粮争地,不与人争水的优点,从微藻生物柴油产业中脱颖而出。有报道利用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将微藻作为细胞工厂来加工生产乙醇和某些高附值产物如丁醇和丙酮等。某些微藻在特定的培养条件下能产生一些天然无害的食品添加剂如omega-3脂肪酸,EPA, DHA等,同时也能在体内积累叶绿素或者类胡萝卜素等化妆品颜色添加剂。微藻油脂中多不饱和脂 ...
【技术保护点】
一株具有高十六碳二烯酸含量的海洋微拟球藻藻株(Nannochloropsis?oceanica),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洋微拟球藻藻株的登记入册编号为CGMCC?No.6443,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单位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为2012年8月21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具有高十六碳二烯酸含量的海洋微拟球藻藻株(Nannochloropsis oceanica),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洋微拟球藻藻株的登记入册编号为CGMCC N0.6443,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单位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I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为2012年8月21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株具有高十六碳二烯酸含量的海洋微拟球藻藻株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用自然海水配...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