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细胞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97375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3:32
转基因细胞培养装置,属于医疗和实验室设备技术领域,由瓶盖、瓶口、瓶头、瓶颈、瓶上面、瓶下面、瓶体、瓶腔、支撑柱、生长板、透液板、液盒上腔、生长板插孔、液盒、瓶底、瓶侧壁、透液板体、板间支撑、支撑轴、生长板卡槽、托层立壁、托层、吸液层、生长透液贴壁层、透液孔、支撑轴孔、挑拣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生长板由托层立壁、生长透液贴壁层、吸液层、托层、透液孔、支撑轴孔组成,生长透液贴壁层是一层纤维膜,上面有很多透液孔,以利接种在膜外表面上细胞的生长;吸液层可以吸附培养液;托层塑料前缘和两侧缘向上折起,形成托层立壁,以免培养液向外渗出。转基因细胞培养装置制作简单,功能多样,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廉,效果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基因细胞培养装置,属于医疗和实验室设备

技术介绍
转基因技术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Transgenetechnology。人们常说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遗传转化〃均为转基因的同义词。比如动物转基因就是基因组中含有外源基因的动物,这些动物是按照预先的设计,通过细胞融合、细胞重组、遗传物质转移、染色体工程和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精子、卵细胞或受精卵,再以生殖工程技术,有可能育成转基因动物。动物转基因技术已在牛、羊、猪、鸡、鱼等家养动物中取得一定成果,比如通过生长素基因、多产基因、促卵素基因、高泌乳量基因、瘦肉型基因、角蛋白基因、抗寄生虫基因、抗病毒基因等基因转移,可育成生长周期短,产仔、生蛋多和泌乳量高,肉类、皮毛品质与加工性能好,并具有抗病性的动物品种。在转基因技术研究过程中,细胞培养是最基本的实验操作,没有细胞,一切都无从谈起。目前,在细胞培养过程中,为了达到特定目的,需要将转基因细胞如牛成纤维细胞等方便快速地培养起来,整个过程需要较大的物质消耗,特别是灭菌过程,所使用的器具越多,需要消耗的物品越多,实验成本也随之增加,所以,有关细胞的实验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否则就无法完成。经过长期的实践观察,我们发现细胞培养装置在转基因实验过程中的使用量是最大的,也是最难控制的一个环节,有时一个小失误就可能造成大面积的污染,给实验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减小污染的机会就变得非常重要,如何设计一种可以降低细胞培养装置使用量并使培养的转染细胞能够在一个密闭的环境中可以被挑拣转移进而降低培养的转染细胞被污染的机会成为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所以利用在细胞培养装置内增加细胞生长的贴壁面积从而降低细胞培养装置使用量和加设一个可以手控的挑拣装置的方法,专利技术一种具有多层结构和挑拣装置可 供细胞贴壁生长并可在装置外手工挑拣目的细胞的转基因细胞培养装置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细胞生物学实验过程中因细胞培养装置使用过多和传代培养过程中多次转移细胞过程中常给实验增加各种风险的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基因细胞培养装置,该转基因细胞培养装置利用在细胞培养装置内增加多层可供细胞贴壁生长的生长板,设置液盒来保证每块生长板均可使其上的细胞得到充足的培养液,同时设置可在装置外由操作人员手动操作的挑拣装置,从而达到较好完成细胞培养的目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专利技术的转基因细胞培养装置由瓶盖1、瓶口 2、瓶头3、瓶颈4、瓶上面5、瓶下面6、瓶体7、瓶腔8、支撑柱9、生长板10、透液板11、液盒上腔12、生长板插孔13、液盒14、瓶底15、瓶侧壁16、透液板体17、板间支撑18、支撑轴19、生长板卡槽20、托层立壁21、托层22、吸液层23、生长透液贴壁层24、透液孔25、支撑轴孔26组成,其特征在于:生长板10由托层立壁21、生长透液贴壁层24、吸液层23、托层22、透液孔25、支撑轴孔26组成,生长板10长4_14厘米,宽2.5-7厘米,厚1-3毫米,包括三层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生长透液贴壁层24、吸液层23、托层22。生长透液贴壁层24是一层纤维膜,厚0.01-0.1毫米,上面有很多透液孔25,吸液层23中从液盒14中吸附过来的培养液可以通过透液孔25顺利地渗透到生长透液贴壁层24膜的外表面,以利接种在膜外表面上细胞的生长;吸液层23是一层脱脂棉,厚度为0.69-1.9毫米,可以吸附培养液;托层22塑料质地或玻璃质地,优选玻璃质地,厚0.3-1毫米,前缘和两侧缘向上折起,形成托层立壁21,以免培养液向外渗出。支撑轴孔26是生长板10上与支撑轴19相对应处的长条孔,长度为3-13厘米、宽度为2.1-3.1毫米,用于支撑轴19穿插生长板10后,与板间支撑18 —起将生长板10固定在特定位置,以及生长板10可以以支撑轴孔26边缘和支撑轴19形成滑道,从板与板之间推进或拉出,以便观察生长板上细胞的生长情况,或者在生长板10进行清洗死亡细胞、挑拣单克隆细胞等操作。所述的瓶盖I外形塑料质地,外形及结构同公知的瓶盖,盖口内表面有凸出的旋丝,可与瓶头3外表面外凸的旋丝相互旋接在一起,以便瓶盖I将瓶口 2封住,防止瓶腔8中液体流出。瓶口 2是瓶头3游离端的开口,即外加液体注入瓶腔8或瓶腔8内的液体流出的开口。瓶头3是瓶颈4末端向外伸出的一段圆环形结构,内表面光滑,夕卜表面有外凸的旋丝。瓶颈4是瓶头3和瓶体7之间相连接的部分,下面长,上面短,使得瓶头3位于瓶体7中轴面的上方,以免细胞培养装置放置在水平面上后,液体从瓶口 2流出,瓶颈4内腔与瓶头3和瓶腔8连成一体。所述的瓶体7长方体形,长5-15厘米,宽3-8厘米,高2_5厘米,其壁厚1_3毫米,质地为塑料质地或玻璃质地,优选玻璃质地,前面没有瓶壁,是个开口,放置在水平面上后,上面为瓶上面5,下面为瓶下面6,两侧为瓶侧壁16,后面为瓶底15,其内由各个面围成的空腔为瓶腔8。所述的支撑柱9是连接于瓶上面5和瓶下面6正中柱形结构,塑料质地或玻璃质地,优选玻璃质地,包括板间支撑18、支撑轴19、生长板卡槽20。板间支撑18圆柱形环套,内径为2.2-3.2毫米,外径为3-4毫米,长度为2-3毫米;支撑轴19是支撑柱9中央的轴,圆柱形,直径为2-3毫米;上下两个板间支撑18之间的缝隙形成生长板卡槽20,用于卡住生长板10,使得相邻两块生长板10之间相距2-3毫米。所述的透液板11是连接瓶体7两侧壁和下壁的长方体形板,塑料质地或玻璃质地,优选玻璃质地,包括生长板插孔13和透液板体17两部分,长2.8-6.4厘米,宽1.6-3.8厘米,厚度为1-3毫米。生长板插孔(13)由细胞培养生长板插孔(49)和单克隆筛选生长板插孔(51)组成,是生长板(10)后面伸出的插头插入后浸浴在液盒(14)内培养液中的孔道,长度为0.5-1厘米,宽度为0.1-0.3厘米,位于透液板体17的两边,同时也可以和支撑柱(9)形成生长板(10)的支撑结构,相邻两个生长板插孔(13)之间上下相距2-3毫米。所述的液盒14是透液板11与瓶底15之间的形成的盒状结构,由胰蛋白酶溶液槽38、D-hanks液体槽39、筛选培养液槽40、 废液槽41、缓冲液槽42、生长培养液槽43、转染试剂槽44、质粒槽45、质粒孵育液槽46、转染试剂孵育液槽47、注射器针头插孔48、细胞培养生长板插孔49、废液排出孔50、单克隆筛选生长板插孔51组成,用于盛纳培养液;液盒上腔12为透液板11与瓶上面5之间的空间,是培养液进出液盒14的开口。所述的挑拣装置37由吸力胶头27、瓶盖转球28、伸缩封管29、玻璃管30、单向进气阀31、单向控气阀32、玻璃管颈33、挑细胞管34、进细胞口 35、出细胞口 36组成;吸力胶头27是市售的胶头滴管用的胶头,直径为0.5-1厘米,长度为1-2厘米,胶头壁厚度为1-2毫米,胶头口处圆筒形,直径为0.5厘米,长度为0.5-1厘米;瓶盖转球28为直径为1-1.5厘米的圆球形密封件,由外壳和内球组成,外壳圆片形,共2片,每片的直径为1-1.5厘米,厚度为0.5-0.75厘米,可用螺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转基因细胞培养装置由瓶盖(1)、瓶口(2)、瓶头(3)、瓶颈(4)、瓶上面(5)、瓶下面(6)、瓶体(7)、瓶腔(8)、支撑柱(9)、生长板(10)、透液板(11)、液盒上腔(12)、生长板插孔(13)、液盒(14)、瓶底(15)、瓶侧壁(16)、透液板体(17)、板间支撑(18)、支撑轴(19)、生长板卡槽(20)、托层立壁(21)、托层(22)、吸液层(23)、生长透液贴壁层(24)、透液孔(25)、支撑轴孔(26)、吸力胶头(27)、瓶盖转球(28)、伸缩封管(29)、玻璃管(30)、单向进气阀(31)、单向控气阀(32)、玻璃管颈(33)、挑细胞管(34)、进细胞口(35)、出细胞口(36)、挑拣装置(37)、胰蛋白酶溶液槽(38)、D?hanks液体槽(39)、筛选培养液槽(40)、废液槽(41)、缓冲液槽(42)、生长培养液槽(43)、转染试剂槽(44)、质粒槽(45)、质粒孵育液槽(46)、转染试剂孵育液槽(47)、注射器针头插孔(48)、细胞培养生长板插孔(49)、废液排出孔(50)、单克隆筛选生长板插孔(51)、生长板推拉环(52)组成,其特征在于:生长板(10)由托层立壁(21)、生长透液贴壁层(24)、吸液层(23)、托层(22)、透液孔(25)、支撑轴孔(26)组成,生长板(10)长4?14厘米,宽2.5?7厘米,厚1?3毫米,包括三层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生长透液贴壁层(24)、吸液层(23)、托层(22);生长透液贴壁层(24)是一层纤维膜,厚0.01?0.1毫米,上面有很多透液孔(25),吸液层(23)中从液盒(14)中吸附过来的培养液可以通过透液孔(25)顺利地渗透到生长透液贴壁层(24)膜的外表面,以利接种在膜外表面上细胞的生长;吸液层(23)是一层脱脂棉,厚度为0.69?1.9毫米,可以吸附培养液;托层(22)塑料质地或玻璃质地,优选玻璃质地,厚0.3?1毫米,前缘和两侧缘向上折起,形成托层立壁(21),以免培养液向外渗出;支撑轴孔(26)是生长板(10)上与支撑轴(19)相对应处的长条孔,长度为3?13厘米、宽度为2.1?3.1毫米,用于支撑轴(19)穿插生长板(10)后,与板间支撑(18)一起将生长板(10)固定在特定位置,以及生长板(10)可以以支撑轴孔(26)边缘和支撑轴(19)形成滑道而从板与板之间推进或拉出,以便观察生长板上细胞的生长情况,或者在生长板(10)进行清洗死亡细胞、挑拣单克隆细胞等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1.转基因细胞培养装置由瓶盖(I)、瓶口(2)、瓶头(3)、瓶颈(4)、瓶上面(5)、瓶下面(6)、瓶体(7)、瓶腔(8)、支撑柱(9)、生长板(10)、透液板(11)、液盒上腔(12)、生长板插孔(13)、液盒(14)、瓶底(15)、瓶侧壁(16)、透液板体(17)、板间支撑(18)、支撑轴(19)、生长板卡槽(20)、托层立壁(21)、托层(22)、吸液层(23)、生长透液贴壁层(24)、透液孔(25)、支撑轴孔(26)、吸力胶头(27)、瓶盖转球(28)、伸缩封管(29)、玻璃管(30)、单向进气阀(31)、单向控气阀(32)、玻璃管颈(33)、挑细胞管(34)、进细胞口(35)、出细胞口(36)、挑拣装置(37)、胰蛋白酶溶液槽(38)、D-hanks液体槽(39)、筛选培养液槽(40)、废液槽(41)、缓冲液槽(42)、生长培养液槽(43)、转染试剂槽(44)、质粒槽(45)、质粒孵育液槽(46)、转染试剂孵育液槽(47)、注射器针头插孔(48)、细胞培养生长板插孔(49)、废液排出孔(50)、单克隆筛选生长板插孔(51)、生长板推拉环(52)组成,其特征在于:生长板(10)由托层立壁(21)、生长透液贴壁层(24)、吸液层(23)、托层(22)、透液孔(25)、支撑轴孔(26)组成,生长板(10)长4-14厘米,宽2.5-7厘米,厚1-3毫米,包括三层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生长透液贴壁层(24)、吸液层(23)、托层(22);生长透液贴壁层(24)是一层纤维膜,厚0.01-0.1毫米,上面有很多透液孔(25),吸液层(23)中从液盒(14)中吸附过来的培养液可以通过透液孔(25)顺利地渗透到生长透液贴壁层(24)膜的外表面,以利接种在膜外表面上细胞的生长;吸液层(23)是一 层脱脂棉,厚度为0.69-1.9毫米,可以吸附培养液;托层(22)塑料质地或玻璃质地,优选玻璃质地,厚0.3-1毫米,前缘和两侧缘向上折起,形成托层立壁(21),以免培养液向外渗出;支撑轴孔(26)是生长板(10)上与支撑轴(19)相对应处的长条孔,长度为3-13厘米、宽度为2.1-3.1毫米,用于支撑轴(19)穿插生长板(10)后,与板间支撑(18)—起将生长板(10)固定在特定位置,以及生长板(10)可以以支撑轴孔(26)边缘和支撑轴(19)形成滑道而从板与板之间推进或拉出,以便观察生长板上细胞的生长情况,或者在生长板(10)进行清洗死亡细胞、挑拣单克隆细胞等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基因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瓶盖(I)外形塑料质地,外形及结构同公知的瓶盖,盖口内表面有凸出的旋丝,可与瓶头(3)外表面外凸的旋丝相互旋接在一起,以便瓶盖(I)将瓶口( 2 )封住,防止瓶腔(8 )中液体流出;瓶口( 2 )是瓶头(3)游离端的开口,S卩外加液体注入瓶腔(8)或瓶腔(8)内的液体流出的开口 ;瓶头(3)是瓶颈(4)末端向外伸出的一段圆环形结构,内表面光滑,外表面有外凸的旋丝;瓶颈(4)是瓶头(3)和瓶体(7)之间相连接的部分,下面长,上面短,使得瓶头(3)位于瓶体(7)中轴面的上方,以免转基因细胞培养装置放置在水平面上后,液体从瓶口(2)流出,瓶颈(4)内腔与瓶头(3)和瓶腔(8)连成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基因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瓶体(7)长方体形,长5-15厘米,宽3-8厘米,高2-5厘米,其壁厚1-3毫米,质地为塑料质地或玻璃质地,优选玻璃质地,前面没有瓶壁,是个开口,放置在水平面上后,瓶体(7)上面为瓶上面(5),下面为瓶下面(6),两侧为瓶侧壁(16),后面为瓶底(15),瓶体(7)内由各个面围成的空腔为瓶腔(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基因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柱(9)是连接于瓶上面(5)和瓶下面(6)正中柱形结构,塑料质地或玻璃质地,优选玻璃质地,包括板间支撑(18)、支撑轴(19)、生长板卡槽(20);板间支撑(18)圆柱形环套,内径为2.2-3.2毫米,外径为3-4毫米,长度为2-3毫米;支撑轴(19)是支撑柱(9)中央的轴,圆柱形,直径为2-3毫米;上下两个板间支撑(18)之间的缝隙形成生长板卡槽(20),用于卡住生长板(10),使得相邻两块生长板(10)之间相距2-3毫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基因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液板(11)是连接瓶体(7)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云勤佟慧丽李树峰金慧然李光鹏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