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具体地说涉及选择合理的等电点和还原剂来提高硫酸软骨素含量的方法。
技术介绍
硫酸软骨素(CS),是从动物的软骨组织中得到的酸性粘多糖。早在1861年,由Fischer和Boeaeker等从动物的软骨中分离出来,首次报告了硫酸软骨素并给以命名,1891年Schmiedebery也从鼻软骨中分离成功。1938年麦耶(Meyer)提出粘多糖的定义为己糖胺类多糖的总称,现在有人 认为把这一类化合物命名为糖胺多糖比较恰当。自然界中,硫酸软骨素多存在于动物的软骨、喉骨、鼻骨(猪含41%)、牛、马中膈和气管(含36% 39%)中,其他骨腱、韧带、皮肤、角膜等组织中也含有,鱼类软骨中含量很丰富,如鲨鱼骨中含50% 60%,结缔组织含量很少。腔肠动物、海绵动物、原生动物也含有,植物中几乎没有。软骨中的硫酸软骨素与蛋白质结合以蛋白多糖的形式存在。选择合理的等电点和还原剂提高产品含量是我们攻关的目的,经过半年来的努力,我们终于找到合理的等电点(PH值),在这一条件下,我们产品的含量由原来的89%提高到98%以上,收率提高到95%以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硫酸软骨素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调节溶液的pH值和加入还原剂提高硫酸软骨素含量,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粗品溶解:将硫酸软骨素粗品按重量比1∶8?10加入水,搅拌5?10小时至全部溶解;2)、调节pH:将步骤(1)中所得溶液调节PH值至7.0?8.0,升温至50?55℃,加入粗品2?4重量%的抑菌剂,搅拌均匀后,保温2?4小时;3)、保温完毕,加入2?5重量%的还原剂,并调节pH至10.0?12.0,静置后过滤。4)、过滤后的溶液调节pH至5.0?5.5,加入95%的乙醇进行沉淀4?6小时,使沉淀后的乙醇浓度为50?60%。5)、将上层乙醇弃去,边搅拌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硫酸软骨素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调节溶液的PH值和加入还原剂提高硫酸软骨素含量,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粗品溶解: 将硫酸软骨素粗品按重量比1: 8-10加入水,搅拌5-10小时至全部溶解; 2)、调节pH: 将步骤(I)中所得溶液调节PH值至7.0-8.0,升温至50-55°C,加入粗品2_4重量%的抑菌剂,搅拌均匀后,保温2-4小时; 3)、保温完毕,加入2-5重量%的还原剂,并调节pH至10.0-12.0,静置后过滤。4)、过滤后的溶液调节pH至5.0-5.5,加入95%的乙醇进行沉淀4_6小时,使沉淀后的乙醇浓度为50-60%。5)、将上层乙醇弃去,边搅拌边加入无水乙醇脱水,使乙醇浓度为90重量%以上,静止24-30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迟培升,夏衬来,陆玉梅,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九龙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