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藜芦醇纳米制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93254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白藜芦醇纳米制剂的制备方法,用一定量的有机溶剂充分溶解一定比例的白藜芦醇和聚乙二醇衍生物;向一定量的去离子水中滴加一定量表面活性剂;在适当转速下,将白藜芦醇有机溶剂混合液以一定的滴速滴入去离子水中;滴加完毕反应一定时间,待有机溶剂旋干,即得最终白藜芦醇水溶性纳米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条件、步骤简单,制得的白藜芦醇纳米制剂具有粒径小,载药量高,单分散性与稳定性良好,对毒副作用,安全性高,对急性肠炎的治疗具有显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白藜芦醇是多酹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于寥科植物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Sieb.et Zucc)的根茎提取物,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可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血小板凝结和血管舒张,保持血液畅通,可预防癌症的发生及发展,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缺血性心脏病,高血脂的防治作用。20世纪90年代,中国科技工作者对白藜芦醇的研究不断深入,并揭示其药理作用:抑制血小板非正常凝聚,预防心肌硬塞、脑栓塞,对缺氧心脏有保护作用,对肥胖者可以起到控制与减肥作用,对烧伤或失血性休克引起的心输出量下降有效恢复,并能够扩张动脉血管及改善微循环。Jayafilake等研究表明反式白藜芦醇和顺式白藜芦醇都具有抗癌活性,其原因是它们可以抑制蛋白质-酪氨酸激酶的活性。Jang等研究小组进一步指出,白藜芦醇在癌症发生的3个阶段即起始、增进和发展过程中,都有较大的防癌活性,且对癌症发生3个阶段都有抑制乃至逆转作用:一、抑制起始作用。减少自由基形成,诱导II期药代酶增多,拮抗二恶英作用;二、 抑制增进作用。抑制环氧合酶(COX),抑制过氧化氢酶;三抑制发展作用。抑制癌细胞增殖,诱导癌细胞分化,诱导癌细胞凋亡。白藜芦醇可望作为酪氨酸蛋白激酶PTK的抑制剂,诸多医学研究发现白藜芦醇对乳腺癌、胃癌、结肠癌、前列腺癌、白血病、卵巢癌、皮肤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细胞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了使任何治疗性药物分子物质通过胃肠道输送,进入血液并最终到达体内器官和细胞,所述药物分子必须在肠液的水相中是可溶的,如果不溶解或溶解度较低,药物分子将作为块状粉尘通过胃肠道;而白藜芦醇在水中几乎是不溶的,并且经口给药的动物药物动力学研究证明了白藜芦醇的生物利用度极低。因此,在临床上提高白藜芦醇水溶性或生物利用度显得十分必要。目前,大部分关于白藜芦醇的专利是涉及其提取与制备方面的,而只有少部分涉及白藜芦醇纳米制剂的制备方法,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固定化酶转化虎杖材料提高白藜芦醇含量的方法”(CN201010022075.1)公开了一种固定化酶转化虎杖材料提高白藜芦醇含量的方法;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生物活性提高的白藜芦醇制剂”(CN200980152936.3)公开了提高白藜芦醇水溶性的方法,所述制剂可用于治疗癌症在内的疾病状态;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水溶性白藜芦醇颗粒的制备工艺及其制品与应用”(CN200810154556.0)公开了一种制备水溶性较高的白藜芦醇颗粒的方法;中国专利技术专利“PEG、mPEG化学修饰及其制备水溶性白藜芦醇前药的方法”(CN201010199655.8)公开了一种PEG、mPEG化学修饰及其制备水溶性白藜芦醇前药的方法;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白藜芦醇纳米制剂及其制备方法”(CN201010592579.7)公开了一种利用油类制备白藜芦醇纳米制剂的方法。而本专利技术制备白藜芦醇纳米制剂的工艺还未见相关报道,尤其是白藜芦醇在急性肠炎治疗方面的专利也还未有类似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该方法制备出的白藜芦醇纳米制剂具有载药量高,稳定性好,治疗急性肠炎效果显著的特点。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1.,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I)称取l-15mg的白藜芦醇和l_30mg的聚乙二醇衍生物,溶于l_5ml有机溶齐[J,并在100HZ下超声2-8分钟,形成混合液;所述聚乙二醇衍生物为H00C-PEG-C00H、MPEG-OH、H3N-PEG-NH3^ H-[OCHCH3CO]n-0H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有机溶剂为甲醇、丙酮、乙醚、乙醇中的任意一种;(2)称量l-30ml的去离子水,按质量体积比1: 5000加入表面活性剂,搅拌速度为40-80r/min ;在25 V -65 °C温度下,以0.001-0.lml/s的滴速向去离子水中滴加混合液;滴加完毕后,降低转速,继续搅拌90-240min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SE-10、TWEEN20、NP-6 (0P-6)、PEG-200 中的任意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二醇衍生物为 H00C-PEG_C00H、MPEG-0H、H3N-PEG-NH3、H- [OCHCH3CO]n_0H 中的任意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为甲醇、丙酮、乙醚、乙醇中的任意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白藜芦醇、聚乙二醇衍生物和去离子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1: 1-3: 2: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转速为0.001-0.lml/s。上述方案中,所述的聚乙二醇衍生物为H00C-PEG-C00H、MPEG-OH、H3N-PEG-NH3^H-[OCHCH3COJn-OH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有机溶剂为甲醇、丙酮、乙醚、乙醇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的白藜芦醇、聚乙二醇衍生物和去离子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1:1-3:2: 2;步骤(2)中所述转速为0.001-0.01ml/so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明显的效果:(1)制剂粒径小且粒径范围分布窄;(2)制剂稳定性和单分散性良好;(3)制剂药效时间长(3)制剂载药量高达98%,生物利用度高,具有明显治疗肠炎的效果。以下结合附图表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例I所制得的白藜芦醇纳米制剂的粒径分布图与透射电镜图,由图可知本专利技术制得的白藜芦醇纳米制剂形态均一,粒径小,粒径分布范围窄,单分散性良好。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 例3所制得的白藜芦醇纳米制剂的Zeta电位图,由图可知本专利技术制得的白藜芦醇纳米制剂单分散性良好。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例8所制得的白藜芦醇纳米制剂在体外的药物释放曲线,由图可知本专利技术制得的白藜芦醇纳米制剂的释放缓慢,完全满足体内给药的要求,同时该纳米制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放置30天的泄露量非常低。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例9所制得的白藜芦醇纳米制剂对肠道的损伤情况,A为正常肠道组织白藜芦醇给药后的急性肠炎肠道组织;C为白藜芦醇纳米制剂给药后的肠道组织,由图可知,白藜芦醇经过改变给药方式后,对急性肠炎的治疗具有明显作用。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用精密天平称量Img白藜芦醇和ImgHOOC-PEG-COOH,溶于Iml甲醇中,100HZ下超声2分钟,形成混合液;用量筒称量Iml去离子水,并向去离子水中加入0.0005ml表面活性剂SE-10,以40r/min的转速进行搅拌;搅拌5分钟后,在25°C下,以0.01ml/s的滴速向去离子水中滴加混合液;滴加完毕后,混合溶液呈淡乳白色胶状;反应60分钟,旋蒸并除去甲醇,即得到白藜芦醇纳米制剂,呈乳白色胶状。实施例2用精密天平称量5mg白藜芦醇和IOmgMPEG-OH,溶于2ml丙酮中,100HZ下超声4分钟,形成混合液;用量筒称量IOml去离子水,并向去离子水中加入0.005ml表面活性剂Tween20,以50r/min的转速进行搅拌;搅拌5分钟后,在30°C下,以0.001ml/s的滴速向去离子水中滴加混合液;滴加完毕后,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白藜芦醇纳米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称取1?15mg的白藜芦醇和1?30mg的聚乙二醇衍生物,溶于1?5ml有机溶剂中,并在100HZ下超声2?8分钟,形成混合液;(2)称量1?30ml的去离子水,加入表面活性剂,搅拌速度为40?80r/min;在25℃?65℃温度下,以0.001?0.1ml/s的滴速向去离子水中滴加混合液;滴加完毕后,降低转速,继续搅拌90?240mi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藜芦醇纳米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称取l_15mg的白藜芦醇和l_30mg的聚乙二醇衍生物,溶于l_5ml有机溶剂中,并在IOOHZ下超声2-8分钟,形成混合液; (2)称量l-30ml的去离子水,加入表面活性剂,搅拌速度为40-80r/min;在25°C -65°C温度下,以0.001-0.lml/s的滴速向去离子水中滴加混合液;滴加完毕后,降低转速,继续搅拌 90-240min。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藜芦醇纳米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所述聚乙二醇衍生物为 HOOC-PEG-COOH、MPEG-OH、H3N-PEG-NH3、H- [OCHCH3COJn-OH 中的任意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勇华张金瑶梁继民田捷陈丹孙玉林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