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炉用摆动溜嘴,其包括:槽体,其下端设有承重梁,所述槽体沿所述承重梁左右摆动;连杆机构,其具有曲柄和长连杆,所述长连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曲柄的一端,所述长连杆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槽体上;驱动装置,其具有相连接的电机和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曲柄的另一端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高炉用摆动溜嘴,其槽体在连杆机构的带动下,能够顺利地在承重梁两侧的工作位置之间转换,其传动效率高,且传动稳定可靠。(*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摆动溜嘴,尤其有关于一种应用在高炉中用于运输铁水的高炉用摆动溜嘴。
技术介绍
对于大型高炉,由于出铁量的增加,铁水罐增多,采用摆动溜嘴,可以缩短铁沟长度,简化出铁场布置,减少出铁场面积,改善操作条件,减轻劳动强度。摆动溜嘴设在高炉出铁场铁水沟尽头,安装在出铁场铁水沟下面,通过摆动溜嘴可以把经铁水沟流出的铁水转移到铁水沟两侧的任意方向,从而顺利将铁水注入出铁场平台下的混铁车或铁水罐车内,一个铁水罐装满铁水后,可以通过倾动摆动溜嘴,使摆动溜嘴内的铁水再流入另一个铁水罐内。现有技术中的摆动溜嘴,其槽体的左右倾动是通过人工手动进行驱动的,这样不仅浪费人力,而且效率较低,且传动不稳定。另外,摆动溜嘴在工作过程中,铁水沟内的铁水会源源不断地流入摆动溜嘴的槽体内,由于铁水仅对摆动溜嘴槽体的单侧产生冲击,这就导致长期受冲击侧的槽体侧壁的耐火材料损耗较快,缩短了槽体的使用寿命。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摆动溜嘴,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炉用摆动溜嘴,其槽体在连杆机构的带动下,能够顺利地在承重梁两侧的工作位置之间转换,其传动效率高,且传动稳定可靠。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技术提供一种高炉用摆动溜嘴,所述高炉用摆动溜嘴包括:槽体,其下端设有承重梁,所述槽体沿所述承重梁左右摆动;连杆机构,其具有曲柄和长连杆,所述长连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曲柄的一端,所述长连杆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槽体上;驱动装置,其具有相连接的电机和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曲柄的另一端相连。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承重梁的两侧分别设有限位梁,所述槽体的两端下方分别设有定位凸块,在所述定位凸块与所述限位梁相接触的状态下,所述长连杆与所述曲柄位于同一直线上。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装置上安装有位置表盘,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穿出所述位置表盘的一端连接有指针,所述指针的一端连接有接近开关检测板,所述位置表盘上设有两个非接触式接近开关,所述两个非接触式接近开关位于所述指针的两侧,根据所述减速机输出轴的转动,所述接近开关检测板与所述非接触式接近开关相靠近并感测一控制信号,所述电机接收该控制信号。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装置上还设有双向棘轮机构,所述双向棘轮机构与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槽体具有两个平行设置的侧壁,所述侧壁上开设有连接挡板的安装孔。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槽体的两侧壁的相对侧上分别设有耐火材料层。本技术的高炉用摆动溜嘴的特点及优点是:一、本技术的高炉用摆动溜嘴,通过连杆机构,以带动槽体顺利地在承重梁两侧的两个工作位置之间转换,其传动效率高,且传动稳定可靠;另外,该高炉用摆动溜嘴工作安全、容易安装、性能可靠、使用寿命长且维修方便。二、本技术的高炉用摆动溜嘴,设置在槽体两端下侧的定位凸块,在分别与承重梁两侧的限位梁相接触的状态下,也即槽体位于其工作位置时,槽体的瞬间转速为零,槽体能够安全、平稳地停止运动,有利于平稳、顺利地把槽体内的铁水灌入铁水罐内,防止铁水的溅出。三、本技术的高炉用摆动溜嘴,采用非接触式接近开关对槽体的位置进行控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设备的安装、调试效率,并且非接触式接近开关可靠性好、寿命长且容易安装。四、本技术的高炉用摆动溜嘴,通过对槽体两侧的侧壁进行对称设计,使槽体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安装挡板的安装孔,当槽体一侧的耐火材料损耗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把槽体调换左右位置重新安装在连杆机构上,然后继续使用,这样有利于对槽体内耐火材料的保护,延长槽体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高炉用摆动溜嘴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高炉用摆动溜嘴的槽体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高炉用摆动溜嘴的驱动装置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高炉用摆动溜嘴,其包括槽体1、连杆机构2和驱动装置3。其中:槽体I的下端设有承重梁4,所述槽体I沿所述承重梁4左右摆动;连杆机构2具有曲柄21和长连杆22,所述长连杆22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曲柄21的一端,所述长连杆22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槽体I上;驱动装置3具有相连接的电机31和减速机32,所述减速机32的输出轴321与所述曲柄21的另一端相连。具体是,槽体I大体呈长方体形,其具有两个平行设置的侧壁11,两侧壁11的两端为开口 12。该槽体I用于接收来自高炉出铁场铁水沟内的铁水,槽体I的侧壁11与高炉出铁场铁水沟垂直设置。槽体I的中部下端座设在承重梁4上开设的槽口内。连杆机构2由曲柄21和长连杆22组成,曲柄21与长连杆22相连接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长连杆22与槽体I相连接的一端也可转动地设置,在本技术中,长连杆22连接在槽体I其中一个侧壁11的外侧。连杆机构2可带动槽体I沿承重梁4左右摆动,也即,槽体I在连杆机构2的带动下,以承重梁4为轴在承重梁4的两侧来回摆动,槽体I不能以承重梁4为轴周向旋转。驱动装置3的电机31与减速机32相连,减速机32的输出轴321与连杆机构2的曲柄21相连。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打开电机31,电机31带动减速机32运转,减速机32的输出轴321转动,以带动曲柄21绕减速机32的输出轴321周向旋转,长连杆22的一端在曲柄21另一端的带动下随曲柄21旋转,长连杆22的另一端带动槽体I在承重梁4的左右两侧来回摆动。当槽体I到达承重梁4 一侧的工作位置时,也即槽体I内的铁水灌注在铁水罐内的灌注位置,此时,停止电机31,使槽体I在该工作位置停止下来,槽体I内的铁水将自槽体I的开口 12流入铁水罐内;当位于承重梁4 一侧的该铁水罐被灌满铁水后,启动电机31,槽体I在连杆机构2的带动下摆动到承重梁4另一侧的工作位置,此时,停止电机31,槽体I停止转动,此时,槽体I内的铁水将流入位于承重梁4另一侧的铁水罐内。本技术的高炉用摆动溜嘴,通过连杆机构2,以带动槽体I顺利地在承重梁4两侧的两个工作位置之间转换,其传动效率高,且传动稳定可靠。另外,该高炉用摆动溜嘴工作安全、容易安装、性能可靠、使用寿命长且维修方便。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承重梁4的两侧分别设有限位梁5、限位梁6,所述槽体I的两端下方分别设有定位凸块13、定位凸块14,在所述定位凸块13、定位凸块14与所述限位梁5、限位梁6相接触的状态下,所述长连杆22与所述曲柄21位于同一直线上。具体是,当槽体I靠近驱动装置3 —侧的定位凸块13与位于驱动装置3和承重梁4之间的限位梁5相接触时,连杆机构2的曲柄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炉用摆动溜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炉用摆动溜嘴包括:槽体,其下端设有承重梁,所述槽体沿所述承重梁左右摆动;连杆机构,其具有曲柄和长连杆,所述长连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曲柄的一端,所述长连杆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槽体上;驱动装置,其具有相连接的电机和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曲柄的另一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得刚,姜凤山,尚志升,全强,赵利明,于丹,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