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线吊轨转向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生产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83568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9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产线吊轨转向装置,所述生产线具有连接于复数个吊装体下部的、呈直线或曲线设置的复数根吊轨轨道,所述装置包括在不同所述吊轨轨道的交叉部位设置的可绕轴转动的、位于所述轨道下方的道岔舌板,以及设置在交叉部位的吊装体,所述设置在交叉部位的吊装体具有向下延伸的卡固所述舌板的延伸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生产线吊轨转向装置能够防止舌板部位的下沉,提高生产线运行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采用该装置的生产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生产线吊轨转向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生产线
技术介绍
生产线是产品生产过程所经过的路线,即从原料进入生产现场开始,经过加工、运送、装配、检验等一系列生产活动所构成的路线。狭义的生产线是按对象原则组织起来的,完成产品工艺过程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即按产品专业化原则,配备生产某种产品(零、部件)所需要的各种设备和各工种的工人,负责完成某种产品(零、部件)的全部制造工作,对相同的劳动对象进行不同工艺的加工。生产线的种类,按范围大小分为产品生产线和零部件生产线,按节奏快慢分为流水生产线和非流水生产线,按自动化程度,分为自动化生产线和非自动化生产线。生产线的主要产品或多数产品的工艺路线和工序劳动量比例,决定了一条生产线上拥有为完成某几种产品的加工任务所必需的机器设备,机器设备的排列和工作地的布置等。生产线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能适应多品种生产的需要;在不能采用流水生产的条件下,组织生产线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生产组织形式;在产品品种规格较为复杂,零部件数目较多,每种产品产量不多,机器设备不足的企业里,采用生产线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在机械制造企业中,特别是汽车制造企业,生产线的应用更是极为广泛。装配汽车的零部件在生产线上移动,经过每个工位,由工位上的工人或机械手进行组装或装配后,再进入下一道工序。汽车制造企业的生产线具有利用吊轨移动输送的方式,即利用安装在屋顶的吊装体将轨道悬挂在屋顶或半空中,通过滑轮或滑块在吊轨上的移动,滑轮或滑块下方挂接需要输送的零部件或产品,使零部件或产品能够沿着轨道移动。轨道的数量有很多,而且有不同方向的轨道,那么轨道和轨道之间势必会有交叉或交枝的部位。图1为说明生产线吊轨轨道走向的结构示意图,箭头所指为产品或零部件沿轨道方向移动的方向。轨道11为沿直线方向设置的直线部分,轨道111为与轨道11交枝的弯道轨道,也就是在交枝部位伸出了弯道轨道111,使得货物转向,以适应各种零部件不同走向的需要,提高生产线的灵活性。在不同轨道的交叉或交枝的部位,通常是利用道岔舌板的移动来实现不同方向轨道之间的转向切换。图2a 2b为说明生产线吊轨轨道交叉部位利用舌板转向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舌板14可围绕转轴15进行旋转,舌板14在图2a所示的位置时,其挡住了弯道轨道的入口,产品或零部件沿直线轨道移动;舌板14在图2b所示位置时,其挡住了直道轨道的入口,产品或零部件转入弯道轨道方向移动,实现转向。舌板14位于轨道的下方,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舌板14处可能因承重而下沉变形,影响生产线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生产线吊轨转向装置,能够防止舌板部位的下沉,提高生产线运行的可靠性。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采用该生产线吊轨转向装置的生产线。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产线吊轨转向装置,所述生产线具有连接于复数个吊装体下部的、呈直线或曲线设置的复数根吊轨轨道,所述装置包括在不同所述轨道的交叉部位设置的可绕轴转动的、位于所述轨道下方的道岔舌板,以及设置在交叉部位的吊装体,所述设置在交叉部位的吊装体具有向下延伸的、卡固所述舌板的延伸部。可选的,所述延伸部为L形。可选的,所述延伸部与轨道底部之间的距离和所述舌板的厚度相当。可选的,所述舌板可置于所述延伸部和轨道底部之间的间隙内。可选的,所述延伸部在轨道两侧对称设置。可选的,所述吊装体沿着生产线所在位置间隔连续分布。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生产线,其采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生产线吊轨转向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具有的优点:本技术的生产线吊轨转向装置在交叉部位的吊装体具有向下延伸的延伸部,舌板能够卡固在延伸部和轨道底部之间的间隙内,延伸部对舌板起到了的撑托作用,可以有效防止舌板的下沉,使其更加稳固,提高了舌板转动切换不同轨道方向的可靠性,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线运行的可靠性。附图说明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更具体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技术的主旨。图1为说明生产线吊轨走向的结构示意图;图2a 2b为说明生产线吊轨轨道交叉部位利用舌板转向的示意图;图3为说明根据一实例的生产线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说明图4部分结构的立体仰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所示结构的仰视图;图7为道岔搬动后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道岔搬动后的图4所示结构的仰视图;图9为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生产线吊轨转向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所示结构的仰视图;图11为道岔转动后的生产线吊轨转向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所示结构的仰视图。所述示图只是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的,在此不能过度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图3为说明根据一实例的生产线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厂房内的生产线具有多个沿生产线所在位置和方向设置的吊装体10,吊装体10下部连接有轨道11,连接的方式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螺栓连接。轨道11的截面呈“ □”形状,滑轮或滑块12可以在轨道11内的空间移动。滑轮或滑块12的下方吊挂着产品或零部件13。轨道11既有沿直线分布的直线部分,也有与之交枝的弯道轨道111。因此,轨道之间需要交叉或交枝部位以实现不同轨道之间的切换转向。在交叉或交枝部位,不同轨道之间的切换是利用舌板14来进行转向的,舌板14设置于吊装体10和轨道11的下方。由于滑轮或滑块12下方吊挂的产品或零部件13通常比较重,当滑轮或滑块12运动到舌板14上方时,舌板14经常被下压变形,久而久之通常会导致舌板14不能正常转动,使得轨道之间的切换不能正常进行,影响生产线的正常使用。图4为图3所示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吊装体10的下部容纳轨道11,轨道11的截面呈“图5为说明图4部分结构的立体仰视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舌板14位于吊装体10 (图中未示出)和轨道11的下方,舌板14包括舌板前端141,可以绕轴15转动。图6为图4所示结构的仰视图,舌板14在如5所示的位置时,舌板14的一边与轨道11平行对齐,挡住了弯道的入口,滑轮或滑块12是沿直轨(箭头所示方向)移动的。图7为道岔搬动后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舌板14沿箭头所示方向转动,舌板14的前端141转到了轨道的另一侧,图8为道岔搬动后的图4所示结构的仰视图,结合图8所示,舌板前端141转到了轨道的另一侧,舌板14挡住了直轨的入口,滑轮或滑块12沿箭头所示方向转向进入弯道。图9为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生产线吊轨转向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生产线吊轨转向装置,所述生产线具有沿着生产线所在位置和方向连续间隔分布的多个吊装体,连接于吊装体、呈直线或曲线设置有多根吊轨轨道。在不同轨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产线吊轨转向装置,所述生产线具有连接于复数个吊装体下部的、呈直线或曲线设置的复数根吊轨轨道,所述装置包括在不同所述轨道的交叉部位设置的可绕轴转动的、位于所述轨道下方的道岔舌板,以及设置在交叉部位的吊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在交叉部位的吊装体具有向下延伸的、卡固所述舌板的延伸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敏捷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华昌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