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浸渗生产线上的甩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42600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3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浸渗生产线上的甩液机,包括机架,该机架上固定有外筒体,所述外筒体内旋转安装有内筒体,所述内筒体由安装于机架上的动力装置驱动,所述外筒体的内壁上转动设置有至少三个支撑滚轮,该支撑滚轮均匀分布于内筒体的外周且与内筒体的外壁支撑配合,所述内筒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漏液孔,所述外筒体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收集接口,所述收集接口与浸渗液收集装置连通。该甩液机的内筒体结构合理,强度高,可以适应至少两个吊筐放入其内部甩液,使甩液的效率提高,甩液机的寿命延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甩液机,特别是指一种浸渗生产线上的甩液机
技术介绍
浸渗是一种微孔(细缝)渗透密封工艺,将密封介质(通常是低粘度的浸渗剂)通过自然渗透(即微孔自吸)、抽真空和加压等方法渗入微孔(细缝)中,将缝隙填充满,然后通过自然(室温)、冷却或加热等方法将缝隙里的密封介质固化达到密封缝隙的作用。而浸渗后的零件通常需要通过甩液机进行甩液,以使附着在零件上的浸渗液甩落收集,减少浸渗液的浪费。而目前的甩液机结构并不合理,目前的甩液机的旋转机构仅仅是一个圆盘,只能放一个吊筐,如果2个以上吊筐重叠放置在上面旋转的话,上面的吊筐会掉,导致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浸渗生产线上的甩液机,该甩液机的内筒体结构合理,强度高,可以适应至少两个吊筐放入其内部甩液,使甩液的效率提高,甩液机的寿命延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浸渗生产线上的甩液机,包括机架,该机架上固定有外筒体,所述外筒体内旋转安装有内筒体,所述内筒体由安装于机架上的动力装置驱动,所述外筒体的内壁上转动设置有至少三个支撑滚轮,该支撑滚轮均匀分布于内筒体的外周且与内筒体的外壁支撑配合,所述内筒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漏液孔,所述外筒体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收集接口,所述收集接口与浸渗液收集装置连通。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每个所述支撑滚轮均安装于固定架上,所述固定架安装于外筒体的内壁上,所述支撑滚轮与固定架之间设置有径向调节机构。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径向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支撑滚轮的轮架上的两个径向延伸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孔内设置有紧固螺钉,所述轮架通过该紧固螺钉安装于固定架上。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内筒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加强箍圈,所述支撑滚轮与所述加强箍圈支撑配合。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外筒体上翻转安装有筒盖,所述筒盖有开盖动力装置驱动。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内筒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轴向延伸的支撑筋。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浸渗液收集装置包括收集桶,该收集桶的入口与收集接口之间存在高度差,收集桶的入口与收集接口之间通过软管连接。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效果是:由于所述外筒体的内壁上转动设置有至少三个支撑滚轮,该支撑滚轮均匀分布于内筒体的外周且与内筒体的外壁支撑配合,所述内筒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漏液孔,所述外筒体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收集接口,所述收集接口与浸渗液收集装置连通,该内筒体旋转由至少三个支撑滚轮支撑,这样避免内筒体甩液时发生晃动,同时,内筒体的底部设置有漏液孔,而内筒体的筒身并不需要设置漏液孔,这样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内筒体的强度,综合上述结构,该浸渗生产线上的甩液机结构合理,可以适应至少两个吊筐的甩液要求。又由于每个所述支撑滚轮均安装于固定架上,所述固定架安装于外筒体的内壁上,所述支撑滚轮与固定架之间设置有径向调节机构,该径向调节机构可以调节支撑滚轮的位置,使各支撑滚轮的支撑力均衡。又由于所述内筒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加强箍圈,所述支撑滚轮与所述加强箍圈支撑配合,该加强箍圈可以提高内筒体的强度,同时还可以方便支撑滚轮运行。又由于所述内筒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轴向延伸的支撑筋。该支撑筋可以提高内筒体的强度,同时吊筐放置在内筒体内可以与支撑筋接触,避免吊筐与内筒体的内壁接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隐藏的筒盖的俯视示意图;附图中:1.机架;2.外筒体;3.内筒体;4.加强箍圈;5.支撑滚轮;6.筒盖;7.翻盖气缸;8.旋转电机;9.收集桶;10.固定架;11.调节孔;12.支撑筋;13.漏液孔;14.收集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2所示,一种浸渗生产线上的甩液机,包括机架1,该机架1上固定有外筒体2,所述外筒体2内旋转安装有内筒体3,所述内筒体3由安装于机架1上的动力装置驱动,该动力装置为旋转电机8,该旋转电机8的输出轴连接一传动轴,该传动轴上固定有连接板,内筒体3固定在连接板上实现固定,旋转电机8带动内筒体3旋转,其旋转方向可以左右双向旋转相结合,更有利于甩液,所述外筒体2的内壁上转动设置有至少三个支撑滚轮5,该支撑滚轮5均匀分布于内筒体3的外周且与内筒体3的外壁支撑配合,所述内筒体3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漏液孔13,所述外筒体2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收集接口14,所述收集接口14与浸渗液收集装置连通。如图2所示,支撑滚轮5的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支撑滚轮5均安装于固定架10上,所述固定架10安装于外筒体2的内壁上,所述支撑滚轮5与固定架10之间设置有径向调节机构。所述径向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支撑滚轮5的轮架上的两个径向延伸的调节孔11,所述调节孔11内设置有紧固螺钉,所述轮架通过该紧固螺钉安装于固定架10上。所述内筒体3的外壁上设置有加强箍圈4,所述支撑滚轮5与所述加强箍圈4支撑配合,同样,外筒体2上也可设置加强圈,用来提高强度。所述内筒体3的内壁上设置有轴向延伸的支撑筋12,该支撑筋12的数量为四条且圆周均布。所述外筒体2上翻转安装有筒盖6,所述筒盖6有开盖动力装置驱动,该开盖动力装置包括一个翻盖气缸7,该翻盖气缸7一端铰接于外筒体2上,翻盖气缸7的另一端铰接在筒盖6上,利用翻盖气缸7翻转筒盖6实现关闭和打开。所述浸渗液收集装置包括收集桶9,该收集桶9的入口与收集接口14之间存在高度差,收集桶9的入口与收集接口14之间通过软管连接。该收集桶9设置在方便拿取的位置,收集桶9的外壁设置有手柄。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范围的限定,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设计精神的基础上,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造,均应落入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浸渗生产线上的甩液机,包括机架,该机架上固定有外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内旋转安装有内筒体,所述内筒体由安装于机架上的动力装置驱动,所述外筒体的内壁上转动设置有至少三个支撑滚轮,该支撑滚轮均匀分布于内筒体的外周且与内筒体的外壁支撑配合,所述内筒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漏液孔,所述外筒体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收集接口,所述收集接口与浸渗液收集装置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浸渗生产线上的甩液机,包括机架,该机架上固定有外筒体,
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内旋转安装有内筒体,所述内筒体由安装于机
架上的动力装置驱动,所述外筒体的内壁上转动设置有至少三个支撑滚
轮,该支撑滚轮均匀分布于内筒体的外周且与内筒体的外壁支撑配合,
所述内筒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漏液孔,所述外筒体的底部设置有一个
收集接口,所述收集接口与浸渗液收集装置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浸渗生产线上的甩液机,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支撑滚轮均安装于固定架上,所述固定架安装于外筒体的内壁
上,所述支撑滚轮与固定架之间设置有径向调节机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浸渗生产线上的甩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径向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支撑滚轮的轮架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延光李毅
申请(专利权)人:因普雷浸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