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圆柱形薄壁件的复合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7965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拖拉机、军工行业底盘的前后刹车鼓及前后制动鼓总成和同类型零件的内孔、端面、切槽设计的专用夹具,具体为一种加工圆柱形薄壁件的复合夹具,属于机床的主要部件,具有中央支撑部分和减振部分,夹具体安装在机床的主轴头上,传动轴穿置于夹具体的中心孔处,自下而上依次排列夹具体、定心支撑轴、定心轴于传动轴外侧,定心支撑轴、定心轴其外侧分别与待加工零件的轴承外环呈锥面接触,定心轴上部是开口压环,传动轴上装有拨叉,杠杆一端装在拨叉上,另一端装有弹簧,通过螺钉穿过弹簧连接减振爪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一次装夹完成粗、精加工内孔及端面,容易保证零件的尺寸一致性、形状公差、表面光洁度的要求,并能提高加工能力。(*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对汽车、拖拉机、军工行业底盘的前后刹车鼓及前后制动鼓总成和同类型零件的内孔、端面、切槽所应用的夹具结构设计,具体为一种加工圆柱形薄壁件的复合夹具,属于机床的主要部件。
技术介绍
汽车、拖拉机、军工行业底盘的前后刹车鼓及前后制动鼓总成和同类型零件的加工,被加工零件一般都采用组合后在夹具上通过上下两个轴承外环锥面做定位基准,轴向施加下压力压紧后加工,目的是保证两轴承孔与被加工内孔的同轴度、圆柱度、表面光洁度。以往的加工方式是在立式车床上加工,如在全机械立式车床上加工或在立式多轴车床上加工,因为零件重约80~100kg,在立车上加工装卡方便,特点优越,容易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但以往在立式车床加工受机床的结构限制,大都采用手动夹紧,受机床精度限制很难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受零件特征影响只能低速切削,否则会产生振动,不能发挥设备使用率,同时制约了加工效率。目前所涉及的被加工件大都转移到数控立式车床上加工,目的是提高精度,提高效率,那么所引发出来的问题就是在高速切削状态下加工薄壁件会产生共振以致不能上刀。有的使用设备单位只能维持低速切削,有的用户在每个被加工件外圆手工捆上胶带吸振。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零件精度不断提高,产量越来越大。装备市场只提供优良设备还不够,还需要提供高品质的适用的夹具才能满足零件的切削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圆柱形薄壁件的复合夹具,解决涉及零件的同轴度、圆柱度、内孔的尺寸一致性、光洁度等问题,进一步提高精度、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加工圆柱形薄壁件的复合夹具,具有中央支撑部分和减振部分,中央支撑部分包括传动轴、夹具体、定心支撑轴、定心轴、开口压环,减振部分包括拨叉、杠杆、圆柱弹簧、减振爪块,复合夹具通过夹具体安装在机床的主轴头上,传动轴穿置于夹具体的中心孔处,自下而上依次排列夹具体、定心支撑轴、定心轴于传动轴外侧,定心支撑轴、定心轴其外侧分别与待加工零件的轴承外环呈锥面接触,定心轴上部安装有开口压环,传动轴上装有拨叉,拨叉上装有三处均布的杠杆,每个杠杆一端与拨叉铰接,每个杠杆另一端装有圆柱弹簧,通过螺钉穿过弹簧连接减振爪块抱紧待加工零件外圆处。所述的加工圆柱形薄壁件的复合夹具,减振爪块上镶有与待加工零件外圆接触的橡胶垫。所述的加工圆柱形薄壁件的复合夹具,在夹具体上还安装有拨杆,拨杆下端固定在夹具体上,上端插入待加工零件的孔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夹具配有定心装置、减振装置,特点是可以一次装夹完成粗、精加工内孔及端面,容易保证零件的尺寸一致性、形状公差、表面光洁度的要求,并能提高加工能力。2、本技术主要用于精加工使用,采用径向定位,轴向压紧,容易控制零件的同轴度、圆柱度,尺寸一致性,采用减振装置可提高表面光洁度,克服高速切削引起的共振、导致不能进行切削,满足大批量生产节拍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中,1夹具体;2拨叉;3定心支撑轴;4定心轴;5杠杆;6圆柱弹簧;7减振爪块;8制动鼓总成;9传动轴;10轴承外环;11开口压环;12主轴拉杆;13拨杆;14主轴头。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技术加工圆柱形薄壁件的复合夹具,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中央支撑部分,一部分是减振部分。本技术复合夹具通过夹具体1安装在机床的主轴头14上,传动轴9穿置于夹具体1的中心孔处,自下而上依次排列夹具体1、定心支撑轴3、定心轴4于传动轴9外侧,夹具体1上安装定心支撑轴3,定心支撑轴3其外侧与制动鼓总成8(待加工零件)下部的轴承外环10锥面接触,即定心又支撑零件,定心轴4与其外侧制动鼓总成8上部的轴承外环10锥面接触,定心轴4上部安装有开口压环11,传动轴9上装有拨叉2,拨叉2上装有三处均布、相同的杠杆5,每个杠杆一端与拨叉2铰接,每个杠杆另一端装有一对圆柱弹簧6,并通过螺钉连接减振爪块7抱紧待加工零件外圆处,减振爪块7上镶有与制动鼓总成8外圆接触的橡胶垫。本技术夹具的工作原理是机床主轴下端配有油缸,通过油缸驱动,主轴拉杆12带动夹具传动轴9上下移动,通过拨叉2上的三个开口槽带动,再通过铰链传动带动杠杆5实现松开及夹紧。传动轴9还同时通过开口压环11的撤出与塞入,实现定心轴4拿出和放入完成待加工零件的轴向拉紧和松开。传动轴9向下移动,首先拉动杠杆5抱紧待加工零件外圆后继续下移,通过开口压环11对定心轴4施加压力完成对待加工零件的轴向压紧,在夹具体1上还安装了拨杆13,拨杆13下端固定在夹具体1上,上端插入待加工零件的孔中,目的是防止由于定心支撑轴3和定心轴4在压紧状态下锥体摩擦力不够所引起的零件的旋转。本技术所涉及的夹具执行运动可用气动、液压、机械传动,该夹具可用于汽车制动鼓总成加工。由于自动夹紧、彻底解决振动,解决了在以往用户加工机床使用只能在50~70转工作,而现在可在100~120转切削速度下工作,即消除振纹也提高了工作效率。采用本技术,按同样工作原理针对同类形状的不同规格的零件可广泛适用。权利要求1.一种加工圆柱形薄壁件的复合夹具,其特征在于具有中央支撑部分和减振部分,中央支撑部分包括传动轴(9)、夹具体(1)、定心支撑轴(3)、定心轴(4)、开口压环(11),减振部分包括拨叉(2)、杠杆(5)、圆柱弹簧(6)、减振爪块(7),复合夹具通过夹具体(1)安装在机床的主轴头(14)上,传动轴(9)穿置于夹具体(1)的中心孔处,自下而上依次排列夹具体(1)、定心支撑轴(3)、定心轴(4)于传动轴(9)外侧,定心支撑轴(3)、定心轴(4)其外侧分别与待加工零件的轴承外环(10)呈锥面接触,定心轴(4)上部安装有开口压环(11),传动轴(9)上装有拨叉(2),拨叉(2)上装有三处均布的杠杆(5),每个杠杆一端与拨叉(2)铰接,每个杠杆另一端装有圆柱弹簧(6),通过螺钉穿过弹簧连接减振爪块(7)抱紧待加工零件外圆处。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圆柱形薄壁件的复合夹具,其特征在于减振爪块(7)上镶有与待加工零件外圆接触的橡胶垫。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圆柱形薄壁件的复合夹具,其特征在于在夹具体(1)上还安装有拨杆(13),拨杆(13)下端固定在夹具体(1)上,上端插入待加工零件的孔中。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汽车、拖拉机、军工行业底盘的前后刹车鼓及前后制动鼓总成和同类型零件的内孔、端面、切槽设计的专用夹具,具体为一种加工圆柱形薄壁件的复合夹具,属于机床的主要部件,具有中央支撑部分和减振部分,夹具体安装在机床的主轴头上,传动轴穿置于夹具体的中心孔处,自下而上依次排列夹具体、定心支撑轴、定心轴于传动轴外侧,定心支撑轴、定心轴其外侧分别与待加工零件的轴承外环呈锥面接触,定心轴上部是开口压环,传动轴上装有拨叉,杠杆一端装在拨叉上,另一端装有弹簧,通过螺钉穿过弹簧连接减振爪块。本技术可一次装夹完成粗、精加工内孔及端面,容易保证零件的尺寸一致性、形状公差、表面光洁度的要求,并能提高加工能力。文档编号B23Q3/12GK2868538SQ20052009304公开日2007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28日专利技术者王景岚, 陈丽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工圆柱形薄壁件的复合夹具,其特征在于:具有中央支撑部分和减振部分,中央支撑部分包括传动轴(9)、夹具体(1)、定心支撑轴(3)、定心轴(4)、开口压环(11),减振部分包括拨叉(2)、杠杆(5)、圆柱弹簧(6)、减振爪块(7),复合夹具通过夹具体(1)安装在机床的主轴头(14)上,传动轴(9)穿置于夹具体(1)的中心孔处,自下而上依次排列夹具体(1)、定心支撑轴(3)、定心轴(4)于传动轴(9)外侧,定心支撑轴(3)、定心轴(4)其外侧分别与待加工零件的轴承外环(10)呈锥面接触,定心轴(4)上部安装有开口压环(11),传动轴(9)上装有拨叉(2),拨叉(2)上装有三处均布的杠杆(5),每个杠杆一端与拨叉(2)铰接,每个杠杆另一端装有圆柱弹簧(6),通过螺钉穿过弹簧连接减振爪块(7)抱紧待加工零件外圆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景岚陈丽文戚勇乔保中韩爱礼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第一机床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