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功能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纳米材料由于具有一系列体材料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已成为目前材料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重点。纳米功能材料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集中于染料敏化电池和薄膜电池。染料敏化电池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光阳极的制备是染料敏化电池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比表面积大的光阳极有利于染料的吸附,而电子传输性能高的材料有利于电子的收集和传输,从而对电池的短路电流和电池效率影响较大。纳米结构氧化锌由于优异的电子传输性能,现已被广泛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而提高纳米结构的比表面积是研究重点之一。欲提高光阳极的比表面积,除增加纳米线的比表面积外,寻找纳米线的复合结构也是有效途径之一。复合结构能有效增加材料的比表面积,将在太阳能电池领域有较高的应用。对于硅太阳能电池和薄膜太阳能电池而言,表面的减反射是目前的研究重点。对于常规的娃太阳电池,有约三分之一的光由于被反射而浪费,表面植绒和制备减反射层成为降低光反射的主要方法,但是减反射效果仍旧只是差强人意,所以采取有效的方法来最大限度地减少光反射有着重要的意义,是目前光伏电池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纳米颗粒与纳米棒杂化结构的一步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先将反应物前驱体相当于0.25?12.5mM浓度的聚乙烯亚胺液体,相当于4.5?49.5mM浓度的硝酸锌固体,相当于0.05?5mM浓度的硝酸铒固体和相当于4?60mM浓度的环六亚甲基四胺固体依次溶解在去离子水中,然后加热溶液使之在60?150℃下水热反应1?12小时,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后,收集沉淀,即得到纳米颗粒与纳米棒杂化结构;制备过程中各原料的配比为:硝酸锌与硝酸铒的摩尔比例在99:1?90:10之间;聚乙烯亚胺与硝酸锌和硝酸铒总量的摩尔比在0.05:1?0.25:1之间;环六亚甲基四胺与硝酸锌和硝酸铒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颗粒与纳米棒杂化结构的一步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先将反应物前驱体相当于0.25-12.5mM浓度的聚乙烯亚胺液体,相当于4.5-49.5mM浓度的硝酸锌固体,相当于0.05-5mM浓度的硝酸铒固体和相当于4-60mM浓度的环六亚甲基四胺固体依次溶解在去离子水中,然后加热溶液使之在60-150°C下水热反应1-12小时,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后,收集沉淀,即得到纳米颗粒与纳米棒杂化结构; 制备过程中各原料的配比为: 硝酸锌与硝酸铒的摩尔比例在99:1-90:10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文静,陈鑫,魏调兴,黄婵燕,张云,孙艳,戴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