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作物遗传育种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小豆起源于我国,在亚洲东南、东北部及喜玛拉雅高地国家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也是我国主要食用豆类之一,其蛋白含量高,并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丰富的钙、铁、磷元素。尽管小豆被视为“小作物”,在我国常年播种面积已达40万公顷,总产68万吨,在亚洲血统人群的食物消费组成及国际食用豆类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小豆种质资源极为丰富,截止“十一五”末,已有8000多份小豆种质资源被编目、入库,占世界小豆种质资源的56%。蛀食性害虫绿豆象一直严重困扰着中国小豆的生产与贮存,也制约着中国小豆的出口创汇。中国小豆年种植面积已增加到600万亩以上,其中10-15%用于出口,由于不抗豆象,每年约有50%左右小豆品质受到损失。每年因豆象危害就损失产量1.7-2.6亿公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8-10.4亿元。绿豆象是小豆、绿豆、豇豆等食用豆类重要的仓库害虫,在任何种植和贮藏小豆的地方均可发生。在我国,绿豆象一般每年可发生5 8代,南方可达12代。绿豆象的初侵染在田间发生,成虫在嫩豆荚上产卵,卵羽化成幼虫后穿过荚蛀人种子内部取食,并随小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野生抗豆象小豆杂交获得抗豆象小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以抗豆象饭豆作父本、半野生小豆作母本,杂交获得F1代种子,并通过抗豆象鉴定筛选出抗豆象半野生小豆新种质;步骤二,将抗豆象半野生小豆新种质与常规小豆品种进行杂交,对杂交获得的后代籽粒分别进行抗豆象鉴定选择,筛选获得的具有抗性的单株;步骤三,以栽培品种作为回交母本、以抗豆象杂交后代为父本进行回交,回交5代后,鉴别回交后代,获得具有抗豆象特性的小豆品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野生抗豆象小豆杂交获得抗豆象小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以抗豆象饭豆作父本、半野生小豆作母本,杂交获得Fl代种子,并通过抗豆象鉴定筛选出抗豆象半野生小豆新种质; 步骤二,将抗豆象半野生小豆新种质与常规小豆品种进行杂交,对杂交获得的后代籽粒分别进行抗豆象鉴定选择,筛选获得的具有抗性的单株; 步骤三,以栽培品种作为回交母本、以抗豆象杂交后代为父本进行回交,回交5代后,鉴别回交后代,获得具有抗豆象特性的小豆品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常规小豆品种为长江流域主栽品种苏红I号。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抗豆象鉴定采用室内人工接虫方法,将各个育种品系及抗、感亲本健康种子分别放入Φ 6cm和Hlcm的小塑料盒中,不加盖,随机放入大塑料盒内,上面盖二层黑布,置于养虫架上,养虫室温度控制在27°C ±2°C,并保持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星星,陈新,崔晓艳,顾和平,陈华涛,张红梅,唐于银,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