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洲菊纯合体植株的选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25035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4 1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洲菊纯合体植株的选育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花蕾选择、低温处理和消毒,剥取胚珠接入同一种培养基中同步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幼芽分化和继代培养,将初步选择的单倍体植株进行染色体加倍,并初步选择已加倍株系进行扩繁和生根培养,田间株系内杂交,再次选择得到优良纯合体植株。本发明专利技术只用一种培养基进行胚珠的愈伤组织诱导、幼芽分化和继代增殖培养,简化了组培流程;采用室内间接鉴定和田间直接鉴定相结合的方法,省略了染色体倍性鉴定步骤,避免了单倍体植株在获取和加倍过程中由于存在嵌合体问题,造成基因型不纯合的难题,能简便快速选育和繁殖出非洲菊纯合体植株,为新品种选育提供了性状优良、稳定的自交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生物

技术介绍
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l Bolus)又名扶郎花,菊科大丁草属多年生草本花丼,为世界五大鲜切花之一,可用作切花生产或盆栽观赏,全世界广泛分布。因其花色绚丽,花朵硕大,花姿优美以及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目前,生产中迫切需要耐低温、耐弱光、抗病虫害的优质、高产非洲菊新品种。自交系间杂种的优势比品种间杂种优势大,而非洲菊为典型的异花授粉作物,由于长期无性繁殖,保存着基因型的高度杂合性,其性状遗传极为复杂。为了克服非洲菊品种的杂合状态,充分利用杂种优势,排除显隐性的干扰,提高选择的准确性,必须通过人工控制授粉,强迫自交,提高亲本的纯合性。通常情况下,要获得纯合的自交系,需进行多代(4 6代),甚至10代以上的自交,花费6 7年甚至8 9年的时间。现有技术中通过花粉(花药)或未授粉子房(或胚珠)培养可得单倍体植株,经染色体加倍成为纯系,可缩短纯合体的选育时间。在许多植物中,花药或花粉培养往往是获得单倍体植株的主要途径。但由于非洲菊花器构造上的特殊性(异花授粉且在花发育过程中出现雄蕊败育),导致花粉或花药取材困难,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洲菊纯合体植株的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外植体的选择与预处理①选择花序直径为3~4cm,舌状花长于萼片1~1.5cm的F1代杂交种花蕾;②低温处理,剪切所述的花蕾的花梗,留花梗长为4~5cm,插入装有自来水的瓶中,放入3~6℃的冰箱中低温处理3~7天;③低温处理后的花蕾进行灭菌处理,将经灭菌处理的花蕾在解剖镜下剥取外轮舌状花的胚珠作为外植体;B、愈伤组织诱导及幼芽分化将步骤A剥取的胚珠接入下述培养基中:MS基本培养液先在温度为25℃±2℃,黑暗培养15天,再转换在光照强度为1500lx~2000lx,光照时间为10h/d~12h/d,温度为25℃±2℃的条件下,同步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洲菊纯合体植株的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外植体的选择与预处理 ①选择花序直径为3 4cm,舌状花长于萼片I 1.5cm的Fl代杂交种花蕾; ②低温处理,剪切所述的花蕾的花梗,留花梗长为4 5cm,插入装有自来水的瓶中,放入3 6°C的冰箱中低温处理3 7天; ③低温处理后的花蕾进行灭菌处理,将经灭菌处理的花蕾在解剖镜下剥取外轮舌状花的胚珠作为外植体; B、愈伤组织诱导及幼芽分化 将步骤A剥取的胚珠接入下述培养基中: MS基本培养液 6-苄胺基嘌呤0.3 1.0 mg/L萘乙酸0.05 0.1 mg/L 蔗糖30000mg/L琼脂6500mg/L pH5.8—6.0; 先在温度为25°C ±2°C,黑暗培养15天,再转换在光照强度为15001x 20001x,光照时间为10h/d 12h/d,温度为25°C ±2°C的条件下,同步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和幼芽分化培养至外植体萌发分化出Icm以上的幼芽,每个胚珠萌发的幼芽保留2个,切成苗高为.0.8cm 1.2cm的单株; C、继代培养 将步骤B的单株分株系转接在与步骤B相同的培养基中继代培养3次,光照强度为15001x 20001x,温度为25°C ±2°C,光照时间为10h/d 12h/d,继代周期为30d ; D、单倍体株系初步选择、染色体加倍和纯合体株系的初选 与步骤A①所述的花蕾直接作为外植体,用常规植物组织培养方法获得的组培增殖苗相比,选择步骤C中植株矮小、瘦弱,叶片窄的株系为初步选择的单倍体株系,并淘汰不符合株系;每个初步选择的单倍体株系留25个芽,其中留5个芽在与步骤C相同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继代培养作为对照株系CK,其余20个芽,切成苗高为0.8cm 1.2cm的单株接种到下述培养基中进行染色体加倍培养: 1/2MS基本培养液 6-苄胺基嘌呤0.3mg/L 秋水仙碱O 2 0.5mg/L蔗糖30000mg/L琼脂6500 mg/LpH5.8 6.0;在光照强度为15001x 20001x,温度为25°C ±2°C,光照时间为10h/d 12h/d的条件下,培养5d IOd后,再次分株系转接在与步骤C相同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继代培养3次;在每个株系中选择与加倍前的对照株系CK相比,叶片宽,叶色深的植株为初步选择的加倍体植株,同时淘汰其它植株,每个株系中初步选择的加倍体植株只保留5株进行编号,作为初选纯合体株系; E、初选纯合体株系的保种与生根培养 每个初选纯合体株系在与步骤C相同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增殖至20个芽时,取其中5个芽在与步骤C相同的条件下保种,其余15个芽接种到下述培养基中: MS基本培养液萘乙酸0.05 0.2 mg/L吲哚丁酸0.1 0.3mg/L 蔗鼽30000mg/L琼脂6500mg /LpH5.8-6.0; 在光照强度为15001χ 20001x,温度为25°C ±2°C,光照时间为10h/d 12h/d的条件下,生根培养至基部长出4 8条根; F、纯合体株系的田间确定 ①将步骤E的生根植株移至大棚内进行常规炼苗、移栽管理至开花,用常规杂交技术进行株系内杂交; ②淘汰不能产生可散粉花药或接受花粉后不能够正常结实的株系; ③淘汰结实正常但杂交Fl代出现性状分离的株系; ④保留结实正常且杂交Fl代未出现性状分离的株系即为确定的纯合体株系;用与步骤C相同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扩繁E步骤保种的与F步骤确定的纯合体株系有相同编号的株系,即获得非洲菊纯合体植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洲菊纯合体植株的选育方法,步骤A③所述的低温处理后的花蕾进行灭菌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芹丽杨春梅李绅崇王继华吴丽芳屈云慧汪国鲜曹桦张婷许凤李金泽阮继伟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