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导向式转子铁芯叠压、热套一体化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00945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可导向式转子铁芯叠压、热套一体化工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可导向式转子铁芯叠压、热套一体化工装,包括底座、下压板、上压板、拉杆和假轴;所述的底座与假轴可拆卸连接;所述的下压板和上压板设有与假轴配合的孔;所述拉杆的两端与下压板和上压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的上压板与压筒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目前转子铁芯叠压和热套采用不同的工装带来工人的工作量大、耗时长而影响电机的生产周期以及不同的工装制作浪费材料导致生产成本高等诸多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机
,具体涉及可导向式转子铁芯叠压、热套一体化工装
技术介绍
转子铁芯的叠压和热套是电机制造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两道工序。现目前,电机制造企业大多采用转子铁芯叠压工装和转子铁芯热套工装来分别实现转子铁芯的叠压和热套,这不仅使得工人的工作量非常大,转子铁芯叠压和热套的时间较长,导致电机的生产周期非常长;而且分别制作两种工装,浪费了材料,增加了生产成本,非常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实际上,根据转子铁芯的结构特点,加之转子铁芯叠压工装和转子铁芯热套工装设计的重点,可以将转子铁芯叠压工装和转子铁芯热套工装设计成一种工装,以实现转子铁芯的叠压和热套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为了解决现目前转子铁芯叠压和热套采用不同的工装带来工人的工作量大、耗时长而影响电机的生产周期以及不同的工装制作浪费材料导致生产成本高等诸多问题,而提出可导向式转子铁芯叠压、热套一体化工装。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导向式转子铁芯叠压、热套一体化工装,包括底座、下压板、上压板、拉杆和假轴;所述的底座与假轴可拆卸连接;所述的下压板和上压板设有与假轴配合的孔;所述拉杆的两端与下压板和上压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的上压板与压筒连接。本技术的可导向式转子铁芯叠压、热套一体化工装,使用时,将上压板取下,然后将转子冲片逐一放入,待到转子冲片达到一定的数量时,将上压板装上,并将压筒与压力机的输出轴连接,启动压力机,从而将转子冲片压紧成型,实现转子铁芯的叠压;当转子铁芯叠压完成后,将下压板、拉杆、上压板以及成型的转子铁芯整体取下,放入到加热炉中进行加热,当加热到一定程度后,将假轴替换为转子铁芯的转轴,将下压板、拉杆、上压板以及成型的转子铁芯整体取出,并置入本一体化工装中,从而即可将转轴热套到转子铁芯中,使其成为一体。这样的结构设计,避免了转子铁芯叠压工装和转子铁芯热套工装制作的麻烦,不仅大大减少了工人的工作量,缩短了转子铁芯叠压和热套的时间,使得电机的生产周期大大缩短;而且,叠压、热套一体化工装的设计,使得工装的设计非常简单,大大节省了耗材,降低了生产成本。进一步,所述的底座设有若干个支撑柱,且位于中间位置的支撑柱通过定位销与假轴连接。支撑柱的设置,不仅可以对下压板起到支撑作用,而且也可以对假轴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从而保证转子铁芯叠压和热套的质量。进一步,所述拉杆的两端设有螺纹,且拉杆的下端与下压板螺纹连接,拉杆的上端通过螺母与上压板可拆卸连接。双头螺纹拉杆的设置,不仅使得本一体化工装结构非常简单,而且使得下压板和上压板的装配和拆卸非常方便。进一步,所述的假轴设有键,且所述的键通过锁紧装置与假轴连接。键的设置,对转子冲片的键槽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从而保证转子铁芯叠压和热套的质量。进一步,所述假轴的顶端设有吊装孔。吊装孔的设置,使得假轴的装配和拆卸都非常方便。进一步,所述的支撑柱和压筒均设有加强筋。加强筋的设置,可以加强本一体化工装结构的稳定性。进一步,所述的底座和下压板之间设有导柱。导柱的设置,可以为下压板及其以上结构提供导向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可导向式转子铁芯叠压、热套一体化工装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可导向式转子铁芯叠压、热套一体化工装,其中,包括底座1、下压板2、上压板3、拉杆4和假轴5 ;底座I设有若干个支撑柱6,且位于中间位置的支撑柱6通过定位销7与假轴5连接;下压板2和上压板3设有与假轴5配合的孔;拉杆4的两端设有螺纹,且拉杆4的下端与下压板2螺纹连接,拉杆4的上端通过螺母9与上压板3可拆卸连接;上压板3与压筒10连接;假轴5设有键11,且键11通过锁紧装置12与假轴5连接;假轴5的顶端设有吊装孔13 ;支撑柱6和压筒10均设有加强筋15 ;底座I和下压板2之间设有导柱8。本实施例中,底座1、下压板2、上压板3、拉杆4和假轴5的设置,为转子铁芯的成型提供了条件,也为转子铁芯的热套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础。其中,底座I起到了对下压板2的支撑作用和对假轴5的限位作用;下压板2和上压板3对转子冲片起到夹持作用,从而使得转子冲片之间能够紧密贴合,保证转子铁芯的精密度;拉杆4轴向拉伸的过程中,可以压紧转子铁芯;假轴5起到类似转子铁芯转轴的作用,从而保证转子铁芯叠压和热套的质量。另外,支撑柱6的设置,不仅可以对下压板2起到支撑作用,而且也可以对假轴5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实际上,对假轴5起限位作用的是位于底座I中间位置的支撑柱6,周边的支撑柱6对下压板2起到支撑作用。底座I中间位置的支撑柱6连同定位销7对假轴5起到了横向的限位作用。事实上,导柱8主要对下压板2及其以上结构起到一个纵向的导向作用。此外,双头螺纹拉杆4的设置,除了使得工装的结构设计简单,下压板2和上压板3的装配和拆卸方便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在转子铁芯叠压的过程中,可以随时调整拉杆4上端的螺母9,从而使得转子铁芯的精密度可以满足要求。除此之外,假轴5设有键11和吊装孔13,实际上,键11起到了类似转子铁芯转轴中键的作用,在叠压的过程中,主要对转子冲片中的键槽起到限位作用,从而保证转子铁芯叠压和热套的质量。吊装孔13的设置,主要居于假轴5装配和拆卸的方便考虑的。除了这些之外,加强筋15的设置,可以加强本一体化工装结构的稳定性,从而延长工装的使用寿命。使用时,将上压板3取下,然后将转子冲片逐一放入,待到转子冲片达到一定的数量时,将上压板3装上,并将压筒10与压力机14的输出轴连接,启动压力机14,从而将转子冲片压紧成型,实现转子铁芯的叠压;当转子铁芯叠压完成后,将下压板2、拉杆4、上压板3以及成型的转子铁芯整体取下,然后放入到加热炉中进行加热,当加热到一定程度后,将假轴5替换为转子铁芯的转轴,将下压板2、拉杆4、上压板3以及成型的转子铁芯整体取出,并置入本一体化工装中,从而即可将转轴热套到转子铁芯中,使其成为一体。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权利要求1.导向式转子铁芯叠压、热套一体化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I)、下压板(2)、上压板(3)、拉杆(4)和假轴(5);所述的底座(I)与假轴(5)可拆卸连接;所述的下压板(2)和上压板(3)设有与假轴(5)配合的孔;所述拉杆(4)的两端与下压板(2)和上压板(3)可拆卸连接;所述的上压板(3)与压筒(10)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导向式转子铁芯叠压、热套一体化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I)设有若干个支撑柱(6),且位于中间位置的支撑柱(6)通过定位销(7)与假轴(5)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导向式转子铁芯叠压、热套一体化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4)的两端设有螺纹,且拉杆(4)的下端与下压板(2)螺纹连接,拉杆(4)的上端通过螺母(9)与上压板(3)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导向式转子铁芯叠压、热套一体化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假轴(5 )设有键(11),且所述的键(11)通过锁紧装置(12 )与假轴(5 )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导向式转子铁芯叠压、热套一体化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导向式转子铁芯叠压、热套一体化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下压板(2)、上压板(3)、拉杆(4)和假轴(5);所述的底座(1)与假轴(5)可拆卸连接;所述的下压板(2)和上压板(3)设有与假轴(5)配合的孔;所述拉杆(4)的两端与下压板(2)和上压板(3)可拆卸连接;所述的上压板(3)与压筒(10)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刚康健孙出爽李铁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赛力盟电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