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热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式冷凝器。
技术介绍
传统冷凝器包括外壳、冷凝管、进气口和冷凝液出口,冷凝管多采用蛇形管,靠空气或其他冷却介质在管外对流换热,使管内蒸气冷凝。在蒸气凝结过程中,管内冷凝液量逐渐增多,冷凝液膜逐渐增厚,由冷凝管内入口段的蒸气冷凝换热逐渐演变为复杂的两相流和最后的对流换热,大大增加了换热热阻,凝结效果急剧退化,为了满足工艺要求,不得不以增加换热面积为代价,从而导致了冷凝器体积大、重量多、成本高。专利号为ZL200610113304.4,名称为《分液式空气冷凝器》和专利号为ZL200710064952.X,名称为《多级冷却中间分液式空气冷凝器》的专利技术专利中提出采用多级蒸气冷凝、中间自动气液分离和排液、集中聚集冷凝液过冷的技术方案,保证了各冷凝管程都以纯蒸气进入并被冷却,有效减少了凝结过程中液膜的厚度并消除了不利的两相流。同时充分利用短管换热,使各管程均能处于短管滴状或不稳定的薄液膜凝结,或通过蒸气对液膜的影响作用促进液膜失稳与破裂,形成膜状与滴状共存的混合凝结,提高了管内冷凝传热系数数,增强了冷凝换热效果。但是上述两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液分离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式冷凝器所具有的冷凝模块由多组冷凝管(3)组成;各组所述的冷凝管(3)为横向放置且向下倾斜的结构;各组所述的冷凝管之间分别由两端的联箱连接;构成所述气液分离式泠凝器由多组冷凝管通过多级联箱连接所构成的整体结构;位于一级联箱(2)和末级联箱(9)之间的各级联箱底部均设置漏液阻气装置(7),所述漏液阻气装置(7)通过导流管(8)连接于同一过冷管(10),构成中间各级所述联箱能够分别独立排液的结构;末级联箱(9)直接通过导流管(8)与过冷管(10)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种气液分离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式冷凝器所具有的冷凝模块由多组冷凝管(3)组成;各组所述的冷凝管(3)为横向放置且向下倾斜的结构;各组所述的冷凝管之间分别由两端的联箱连接;构成所述气液分离式泠凝器由多组冷凝管通过多级联箱连接所构成的整体结构;位于一级联箱(2)和末级联箱(9)之间的各级联箱底部均设置漏液阻气装置(7),所述漏液阻气装置(7)通过导流管(8)连接于同一过冷管(10),构成中间各级所述联箱能够分别独立排液的结构;末级联箱(9)直接通过导流管(8)与过冷管(10)连通。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天一,许宏亮,李方方,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隆华传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