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卧式壳管式冷凝器。目前缺少一种能够减小卧式换热管束中冷凝换热管外冷凝液膜厚度、降低管外冷凝液膜热阻的技术措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壳体(1),壳体上开有进气口(2)与出液口(3),壳体两侧连接管板(4),壳体与所述的管板围成的壳内空间装有一组换热管(5),每个换热管外面安装一个橡胶套(6),橡胶套通过连杆(7)连接推拉头(8),推拉头活动连接在丝杠(9)的一端,所述的丝杠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从动齿轮(10),所述的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11)啮合,所述的主动齿轮连接驱动电机(12),所述的驱动电机连接定时控制器(1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石油、化工、冶金、制药、空调、制冷和供热等领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化工机械,具体涉及一种卧式壳管式冷凝器。
技术介绍
卧式壳管式冷凝器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制药、空调、制冷和供热等领域,其换热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业生产成本和能源利用效率,因此它一直是重要的研究和改进对象。上世纪70年代以来,针对如何提高冷凝换热器换热性能问题,人们通过改变管外表面结构特性,取得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成果。然而,这些工作并没有解决卧式壳管式冷凝器中上排管冷凝液下滴、引起下排换热管液膜增厚而导致管束整体换热性能下降(称为管束效应)的问题。目前在设计卧式壳管式冷凝器时,人们只能依靠增加换热管的数量来补偿管束效应对冷凝换热的不利影响,从而导致换热设备体积的增加和制造成本的提高。因此,人们在一直寻求一种能够减小卧式换热管束中冷凝换热管外冷凝液膜厚度、降低管外冷凝液膜热阻、提高管束整体冷凝换热效率的技术措施。·专利申请CN200910072510.9公开了一种带导液器的卧式壳管式冷凝器,通过在换热管的下部安装引流板与导液器,引流板与换热管紧密接触,冷凝液在重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下从换热管外流到引流板上,并流到导液器内,最后导液器内的液体被导向换热管两端,避免了上一层换热管的冷凝液滴落到下一层换热管上,从而避免了下一层换热管液膜的增加,具有消除管束效应、强化换热管外冷凝换热的效果。但是该申请主要依靠冷凝液在重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下从换热管外流到引流板上,并流到导液器内,最后导液器内的液体被导向换热管两端,这种方法只有当换热管液膜增加到一定厚度才能自然流到引流板上,当换热管的液膜厚度没有达到引流的临界点时,换热效率低,这种带导液器的卧式壳管式冷凝器不能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卧式壳管式冷凝器,能及时清除换热器管壁上的液膜,提高其换热效率。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卧式壳管式冷凝器,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上开有进气口与出液口,所述的壳体两侧连接管板,所述的壳体与所述的管板围成的壳内空间装有一组换热管,每个所述的换热管外面安装一个橡胶套,所述的橡胶套通过连杆连接推拉头,所述的推拉头活动连接在丝杠的一端,所述的丝杠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从动齿轮,所述的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所述的主动齿轮连接驱动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连接定时控制器。所述的卧式壳管式冷凝器,所述的橡胶套下面装有集液瓶。有益效果I.本技术通过定时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带动丝杠来回运动,从而带动橡胶套将换热管上的液膜刮下来,可以减小换热管外冷凝液膜的厚度,降低管外冷凝液膜热阻,提高换热管的换热效率。2.本技术提高了换热管束的整体换热效率,减小设备体积,降低冷凝器换热管材料消耗。因此,本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制药、空调、制冷和供热等领域中。附图说明图I、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进气口,3、出液口,4、管板,5、换热管,6、橡胶套,7、连杆,8、推拉头,9、丝杠,10、从动齿轮,11、主动齿轮,12、驱动电机,13、定时控制器,14、集液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实施例I :如附图I所示本技术的卧式壳管式冷凝器,包括壳体1,所述的壳体上开有进气口 2与出液口 3,所述的壳体两侧连接管板4,所述的壳体与所述的管板围成的壳内空间装有一组换热管5,每个所述的换热管外面安装一个橡胶套6,所述的橡胶套通过连杆7连接推拉头8,所述的推拉头活动连接在丝杠9的一端,所述的丝杠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从动齿轮10,所述的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11啮合,所述的主动齿轮连接驱动电机12,所述的驱动电机连接定时控制器13。实施例2:所述的卧式壳管式冷凝器,所述的橡胶套下面装有集液瓶14。集液瓶用于将从换热管上刮下来的液体收集起来,避免落在下一层换热管上。工作过程在冷凝器工作一段时间以后,由定时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带动丝杠来回运动,从而带动橡胶套将换热管上的液膜刮下来,可以减小换热管外冷凝液膜的厚度,降低管外冷凝液膜热阻,提高换热管的换热效率。刮下来的液体直接进入集液瓶。权利要求1.一种卧式壳管式冷凝器,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上开有进气口与出液口,所述的壳体两侧连接管板,所述的壳体与所述的管板围成的壳内空间装有一组换热管,其特征是每个所述的换热管外面安装一个橡胶套,所述的橡胶套通过连杆连接推拉头,所述的推拉头活动连接在丝杠的一端,所述的丝杠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从动齿轮,所述的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所述的主动齿轮连接驱动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连接定时控制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卧式壳管式冷凝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橡胶套下面装有集液瓶。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卧式壳管式冷凝器。目前缺少一种能够减小卧式换热管束中冷凝换热管外冷凝液膜厚度、降低管外冷凝液膜热阻的技术措施。本技术包括壳体(1),壳体上开有进气口(2)与出液口(3),壳体两侧连接管板(4),壳体与所述的管板围成的壳内空间装有一组换热管(5),每个换热管外面安装一个橡胶套(6),橡胶套通过连杆(7)连接推拉头(8),推拉头活动连接在丝杠(9)的一端,所述的丝杠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从动齿轮(10),所述的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11)啮合,所述的主动齿轮连接驱动电机(12),所述的驱动电机连接定时控制器(13)。本技术用于石油、化工、冶金、制药、空调、制冷和供热等领域。文档编号F28F17/00GK202709773SQ20122025910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4日专利技术者钟华 申请人:南京钟腾化工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卧式壳管式冷凝器,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上开有进气口与出液口,所述的壳体两侧连接管板,所述的壳体与所述的管板围成的壳内空间装有一组换热管,其特征是:每个所述的换热管外面安装一个橡胶套,所述的橡胶套通过连杆连接推拉头,所述的推拉头活动连接在丝杠的一端,所述的丝杠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从动齿轮,所述的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所述的主动齿轮连接驱动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连接定时控制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钟腾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