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壳管式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7860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卧式壳管式冷凝器。目前缺少一种能够减小卧式换热管束中冷凝换热管外冷凝液膜厚度、降低管外冷凝液膜热阻的技术措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壳体(1),壳体上开有进气口(2)与出液口(3),壳体两侧连接管板(4),壳体与所述的管板围成的壳内空间装有一组换热管(5),每个换热管外面安装一个橡胶套(6),橡胶套通过连杆(7)连接推拉头(8),推拉头活动连接在丝杠(9)的一端,所述的丝杠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从动齿轮(10),所述的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11)啮合,所述的主动齿轮连接驱动电机(12),所述的驱动电机连接定时控制器(1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石油、化工、冶金、制药、空调、制冷和供热等领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化工机械,具体涉及一种卧式壳管式冷凝器
技术介绍
卧式壳管式冷凝器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制药、空调、制冷和供热等领域,其换热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业生产成本和能源利用效率,因此它一直是重要的研究和改进对象。上世纪70年代以来,针对如何提高冷凝换热器换热性能问题,人们通过改变管外表面结构特性,取得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成果。然而,这些工作并没有解决卧式壳管式冷凝器中上排管冷凝液下滴、引起下排换热管液膜增厚而导致管束整体换热性能下降(称为管束效应)的问题。目前在设计卧式壳管式冷凝器时,人们只能依靠增加换热管的数量来补偿管束效应对冷凝换热的不利影响,从而导致换热设备体积的增加和制造成本的提高。因此,人们在一直寻求一种能够减小卧式换热管束中冷凝换热管外冷凝液膜厚度、降低管外冷凝液膜热阻、提高管束整体冷凝换热效率的技术措施。·专利申请CN200910072510.9公开了一种带导液器的卧式壳管式冷凝器,通过在换热管的下部安装引流板与导液器,引流板与换热管紧密接触,冷凝液在重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下从换热管外流到引流板上,并流到导液器内,最后导液器内的液体被导向换热管两端,避免了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卧式壳管式冷凝器,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上开有进气口与出液口,所述的壳体两侧连接管板,所述的壳体与所述的管板围成的壳内空间装有一组换热管,其特征是:每个所述的换热管外面安装一个橡胶套,所述的橡胶套通过连杆连接推拉头,所述的推拉头活动连接在丝杠的一端,所述的丝杠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从动齿轮,所述的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所述的主动齿轮连接驱动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连接定时控制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钟腾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