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兼具排液功能的U形管式冷凝器用排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055404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6 0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兼具排液功能的U形管式冷凝器用排气装置,排气装置安装在U形管式冷凝器的筒体内并且设置在卧式布置的U形换热管的上排管与下排管之间;排气装置包括排气母管、吸气支管、集液板、拦液板和导液管,排气母管为T形管并且包括沿着筒体轴向方向布置的轴向管和沿着垂直于筒体轴向方向布置的径向管,轴向管与径向管相交且连通;吸气支管设置在所述径向管的两侧并与轴向管相交且连通;集液板设置在排气母管与吸气支管之间,集液板的两端设置有拦液板,拦液板上设置有若干根导液管;其中,轴向管的出口与筒体上的排气接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排除不凝结性气体,还能排除排气结构上方管束的凝结液,提高冷凝传热系数并提高设备的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冷凝器
,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兼具排液功能的U形管式冷凝器用排气装置。
技术介绍
U形管式冷凝器在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中,不凝结性气体的存在对冷凝器的换热性能有较大的影响,例如,1%的不凝结气体会使凝结换热系数降低60%甚至更多。工业中的冷凝器一般都设计有排除不凝结性气体的专用装置,而对于重力控制的水平冷凝管束来说,管外冷凝液的液膜厚度对凝结换热系数有较大的影响。并且,水平单排管比水平多排管的管外凝结系数大很多,这是因为随着管排数的增加,多排管中除首排管外的下排换热管外的液膜会随着上排换热管凝液的滴落而逐渐增厚,导致下排换热管的凝结换热系数显著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冷凝传热系数并提高设备经济性的兼具排液功能的U形管式冷凝器用排气装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兼具排液功能的U形管式冷凝器用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安装在U形管式冷凝器的筒体内并且设置在卧式布置的U形换热管的上排管与下排管之间;所述排气装置包括排气母管、吸气支管、集液板、拦液板和导液管,所述排气母管为T形管并且包括沿着筒体轴向方向布置的轴向管和沿着垂直于筒体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兼具排液功能的U形管式冷凝器用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装置安装在U形管式冷凝器的筒体内并且设置在卧式布置的U形换热管的上排管与下排管之间;所述排气装置包括排气母管、吸气支管、集液板、拦液板和导液管,所述排气母管为T形管并且包括沿着筒体轴向方向布置的轴向管和沿着垂直于筒体轴向方向布置的径向管,所述轴向管与径向管相交且连通;所述吸气支管设置在所述径向管的两侧并与所述轴向管相交且连通;所述集液板设置在排气母管与吸气支管之间,所述集液板的两端设置有拦液板,所述拦液板上设置有若干根导液管;其中,所述轴向管的出口与所述筒体上的排气接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兼具排液功能的U形管式冷凝器用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装置安装在U形管式冷凝器的筒体内并且设置在卧式布置的U形换热管的上排管与下排管之间;所述排气装置包括排气母管、吸气支管、集液板、拦液板和导液管,所述排气母管为T形管并且包括沿着筒体轴向方向布置的轴向管和沿着垂直于筒体轴向方向布置的径向管,所述轴向管与径向管相交且连通;所述吸气支管设置在所述径向管的两侧并与所述轴向管相交且连通;所述集液板设置在排气母管与吸气支管之间,所述集液板的两端设置有拦液板,所述拦液板上设置有若干根导液管;其中,所述轴向管的出口与所述筒体上的排气接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排液功能的U形管式冷凝器用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母管的直径大于吸气支管的直径,所述吸气支管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排液功能的U形管式冷凝器用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支管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小孔,小孔的直径为6~8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排液功能的U形管式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雏麟邓科季敏东唐晓宁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