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工程机械领域,涉及一种可实现混凝土连续恒流量泵送的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混凝土泵在基础建设施工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的混凝土泵大多采用双缸泵送方式,一个泵送缸处于泵送行程的同时,另一个泵送缸处于吸料行程。由于左右泵送主油缸的有杆腔(或无杆腔)是连通的,所以左右泵送缸活塞同时达到极限位置,然后分配阀油缸控制分配阀动作,分配阀移动到位后,左右泵送主油缸进出油口互换,实现两个泵送缸的交替循环泵送。由于分配阀换向过程中,左右泵送缸处于停止状态,所以泵送过程存在时间间断,不能实现完全连续泵送作业,而这种不连续现象会带来周期性冲击振动,不仅损害混凝土泵体、液压元件和动力系统,增加泄漏,还会产生很大的噪声。当此种形式的混凝土泵应用于泵车时,冲击振动所带来的问题更加严重。泵车布料杆展开后,混凝土泵产生的振动在布料杆末端被严重放大,加速泵车臂架的疲劳断裂,影响施工质量,严重时甚至会引起安全生产事故。目前出现一些采用主动补偿减振等技术间接解决泵车臂架周期性冲击振动问题的相关研究,其基本工作原理是:臂架油缸与抑振油缸连接,通过压力采集单元实时采集臂架油缸和/或抑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实现混凝土连续恒流量泵送的装置,包括料斗(10)、左分配阀(7)、右分配阀(8)、挡板(45)、Y形泵出口(9)、水箱(46)、左泵送系统、右泵送系统、液压油箱(19)、蓄能器(41)、系统启停电磁换向阀(39)、齿轮泵(25)、控制器和显示器,其中,所述的Y形泵出口(9)安装在料斗(10)上,左分配阀(7)的一端安装在Y形泵出口(9)的左端并且左分配阀(7)可绕着Y形泵出口(9)的左端转动,左分配阀(7)的另一端在泵出行程时与左泵送缸(3)连通,在吸料行程时与料斗(10)的斗壁闭合,左分配阀(7)由左分配阀油缸(5)通过连杆机构驱动;右分配阀(8)一端安装在Y形泵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实现混凝土连续恒流量泵送的装置,包括料斗(10)、左分配阀(7)、右分配阀(8)、挡板(45)、Y形泵出口(9)、水箱(46)、左泵送系统、右泵送系统、液压油箱(19)、蓄能器(41)、系统启停电磁换向阀(39)、齿轮泵(25)、控制器和显示器,其中,所述的Y形泵出口(9)安装在料斗(10)上,左分配阀(7)的一端安装在Y形泵出口(9)的左端并且左分配阀(7)可绕着Y形泵出口(9)的左端转动,左分配阀(7)的另一端在泵出行程时与左泵送缸(3)连通,在吸料行程时与料斗(10)的斗壁闭合,左分配阀(7)由左分配阀油缸(5)通过连杆机构驱动;右分配阀(8)—端安装在Y形泵出口(9)的右端并且右分配阀(8)可绕着Y形泵出口(9)的右端转动,右分配阀(8)的另一端在泵出行程时与右泵送缸(4)连通,在吸料行程时与料斗(10)的斗壁闭合,右分配阀(8)由右分配阀油缸(6)通过连杆机构驱动,其特征在于,左分配阀(7)和右分配阀(8)靠近左泵送缸(3)和右泵送缸(4)的一端相对的一侧各安装有防止混凝土回流的挡板(45),控制器分别与左泵送系统和右泵送系统相连,控制器还与系统启停电磁换向阀(39)相连,显示器与控制器相连; 所述的左泵送系统包括左主油缸(I)、左泵送缸(3)和左分配阀油缸(5),液压油箱(19)通过依次相连的第一过滤器(20)、左电控变量主油泵(23)和第一精密过滤器(29)与左主电磁换向阀(35)相连,左主电磁换向阀(35)与左主油缸(I)相连,左主油缸(I)的有杆腔与水箱(46)的外壳密封固定,泵送缸以活塞为分隔,靠近水箱(46)的一侧为后腔,靠近料斗(10)的一侧为前腔,水箱(46)与左泵送缸(3)的后腔连通,左主油缸(I)的活塞杆穿过水箱(46)与左泵送缸(3)的活塞相连,左主油缸(I)上安装有Kl行程开关(11)和K2行程开关(12),左泵送缸(3)的前腔与料斗(10)相连通;左分配阀油缸(5)与左分配阀电磁换向阀(37)相连,所述的左分配阀油缸(5)上安装有K5行程开关(15)和K6行程开关(16);` 所述的右泵送系统包括右主油缸(2)、右泵送缸(4)和右分配阀油缸(6),液压油箱(19)通过依次相连的第二过滤器(21)、右电控变量主油泵(24)和第二精密过滤器(30)与右主电磁换向阀(36)相连,右主电磁换向阀(36)与右主油缸(2)相连,右主油缸(21)的有杆腔与水箱(46)的外壳密封固定,泵送缸以活塞为分隔,靠近水箱(46)的一侧为后腔,靠近料斗(10)的一侧为前腔,水箱(46)与右泵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友,王欣,朱文锋,赵冠雄,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