铆接机校正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1855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铆接机校正模具,包括动铆模、静铆模和机身,动铆模的上部与机身固定连接,静铆模的下部与机身固定连接,静铆模的上端面为平面;动铆模下部的横截面为下大上小的变截面结构,静铆模上部的横截面为上大下小的变截面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能适用于工件的平整度缺陷的校正作业,提高了铆接机的利用价值,降低了劳动强度和噪声,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材料,降低了铆接机的重量和制作成本,增加了工件的美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铆接机,尤其涉及一种铆接机校正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铆接机广泛地用于机械制造领域的铆接作业中。由于机械制造中汽车领域中部分工件的材料采用的是中厚板,在加工、运输过程中,工件容易产生变形,特别是容易产生工件的平整度缺陷,因此,机械制造领域中也不可避免地进行工件平整度的校正作业。但现有的铆接机只能适用于工件的铆接作业,不能适用于工件的平整度缺陷的校正作业,铆接机的利用价值非常低。而对于工件的平整度缺陷的校正,通常采用的工艺为人工敲打,该工艺的噪音大、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工件的外观也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的问题,根据现有铆接机模具的静铆模上端面为凹槽结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可以校正工件的平整度缺陷的铆接机校正模具,包括动铆模、静铆模和机身,动铆模的上部与机身固定连接,静铆模的下部与机身固定连接,其改进在于:静铆模的上端面为平面。本技术在工作时,变形工件是放置在动铆模的下端面和静铆模的上端面之间的,增大动铆模的下端面和静铆模的上端面的面积,可以增大变形工件与动铆模和静铆模的接触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增大动铆模和静铆模的整体面积,也会增加铆接机的重量,浪费材料,制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铆接机校正模具,包括动铆模(1)、静铆模(2)和机身(3),动铆模(1)的上部与机身(3)固定连接,静铆模(2)的下部与机身(3)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静铆模(2)的上端面为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铆接机校正模具,包括动铆模(I)、静铆模(2)和机身(3),动铆模(I)的上部与机身(3)固定连接,静铆模(2)的下部与机身(3)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静铆模(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世平杨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