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翅片管换热器穿铜管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翅片管换热器穿铜管工艺,在整个穿管过程中加入了导引部分,采用引导方式来完成翅片管换热器穿长U管的技术,它的一个特征是工艺过程主要包括:零件设备:翅片层、U形的铜管、导向头;工艺过程是首先将导杆送入翅片层然后将U形管管对准导向头并套设在导向头上,将铜管向导向头进入翅片孔通道的反方向施力,穿过翅片孔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在翅片管换热器的生产中,可顺利的完成长U管穿入翅片孔的过程,提高了穿管的效率和质量,间接的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穿长U管的人员数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翅片管换热器在生产中将长U管穿入翅片孔中的一种生产工艺技术及其设备,属于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翅片管热交换器是空气调节器中的重要组件,翅片管换热器是由数百片翅片和十几或几十根长U管组成的密闭热交换循环设备,主要用于空气调节器中作为换热器。目前的翅片管换热器的生产工艺技术手段是,高速冲床自动冲压制成所需要的翅片,横切断后直接落在翅片专用接料器上,依靠专用接料器自动整齐叠放成翅片层,然后人工逐根把长U管穿入由翅片的翅片孔形成的翅片通道中。但由于翅片是由0.1mm左右的铝箔制成的片形零件,所以十分柔软,长U管的管臂厚度也只有0.3mm左右,刚性也很差,长U管要穿过数百片叠放在一起的翅片,很容易造成翅片孔或长U管变形,造成铜管无法穿过翅片层,甚至造成整个翅片管换热器的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翅片管换热器穿铜管工艺,它能有效避免长U管在穿入翅片孔的整个过程中发生卡住而穿不动进而造成换热器报废问题的发生,本工艺在整个穿管过程中加入了导引部分,采用引导方式来完成翅片管换热器穿长U管的技术,本专利技术以导向头引导铜管穿入翅片层,以提高翅片管换热器在生产中穿长U管环节的效率,并降低了该环节生产的因人为或机械施力不当引起的产品报废。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翅片管换热器穿铜管工艺,它的第一个特征是工艺过程主要包括1)零件设备由成型冲模冲压成坯形,凹凸模整形、横切成单翅片体,最后叠放在一起而成的翅片层;按要求由管材弯制成U形的铜管;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与铜管配合,直径略小于铜管,下部分与导杆配合的导向头;2)将导杆送入翅片层将导向头套设在导杆上,对导杆施力,将导杆及导向头沿着层叠翅片的翅片孔中穿过翅片孔通道,露出导向头;3)穿管将U形铜管对准导向头并套设在导向头上,铜管向导向头进入翅片孔通道的反方向施力,同时对导杆反向施力,导杆和导向头沿原路退回,铜管在导向头导引下随导向头的退回穿过翅片孔通道。它的第二个特征是导向头上半部分为椭圆状,其下半部分为圆台状,上下两部分圆弧过渡。它的第三个特征是导向头上半部分为椭圆状,其下半部分为圆台状,上下两部分间直线过渡。它的第四个特征是导杆和导向头的连接是螺栓连接,也可是键连接,销钉连接,或是一体的。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在翅片管换热器的生产中,可顺利的完成长U管穿入翅片孔的过程,提高了穿管的效率和质量,间接的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穿长U管的人员数量。附图说明图1单片翅片的平面示意图;图2、翅片层的示意图;图3、导向头的剖视图;图4、导向头与导杆的装配示意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穿管工艺示意图;图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穿管示意图;图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穿管示意图;图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穿管示意图;图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穿管示意图;图10、本专利技术穿管后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例如图1、2、3、4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零件、设备图由图1所示的单翅片体20对准翅片孔6之后叠加而成为翅片层1。如图3所示,左端为导向头3上半部分,与铜管配合,呈半椭圆状,其椭圆短轴直径略小于铜管2外径,右端为导向头3下半部分,呈圆台状,导向头的上下两部分圆弧过渡。导杆4和导向头3如图4所示依靠螺栓连接在一起。如图5、6、7、8、9所示,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穿管工艺示意图如图5所示,导杆、导向头已经被配合在一起,等待被施力进入翅片层。如图6所示,导杆4被机械零件沿着翅片孔6自动送入翅片层1定位翅片孔6的位置,保证单翅片体20上的翅片孔6的中心线一致,以便于长U形铜管2的顺利穿入,导引部分的导杆4在长U形铜管2穿入翅片孔6之前已经与导向头3搭配好,需要穿U形铜管2时,使用者将导杆4、导向头3的联接体旋转着从翅片层1下部向上穿过翅片孔6,穿过所有的单翅片体20后,导向头3探出翅片层1,机械零件将长U管自动套设在导向头3上。如图7、8所示,U形铜管2被施力插入翅片层1对长U管施加一定的力度,使U形铜管2跟顺着导杆4进入时的方向穿入翅片层1,导杆4将随着U形铜管2的穿入同步退出翅片层1,同时,导杆4、导向头3的联接体自身也旋转着退出翅片层1。导向杆4的头部成椭圆状,在旋转的穿入过程中,进一步的纠正了多层翅片孔6的中心线,从而完全保证了U形铜管2的顺利穿入。如图10所示为U形铜管2的穿入翅片层1后的状态示意。权利要求1.翅片管换热器穿铜管工艺,其特征是其工艺包括1)零件设备A、翅片层(1)由成型冲模冲压成坯形,凹凸模整形、横切成单翅片体(20),最后叠放在一起而成;B、铜管(2)按要求由管材弯制成U形;C、导向头(3)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与铜管(2)配合,直径略小于铜管(2),下部分与导杆(4)配合;2)将导杆(4)送入翅片层将导向头(3)套设在导杆(4)上,对导杆(4)施力,将导杆(4)及导向头(3)沿着层叠翅片(20)的翅片孔(6)中穿过翅片孔(6)通道,露出导向头(3);3)穿管将U形铜管(2)对准导向头(3)并套设在导向头(3)上,铜管(2)向导向头(3)进入翅片孔(6)通道的反方向施力,同时对导杆(4)反向施力,导杆(4)和导向头(3)沿原路退回,铜管(2)在导向头导引下随导向头(3)的退回穿过翅片孔(6)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翅片管换热器穿铜管工艺,其特征是导向头(3)上半部分为半椭圆状,其下半部分为圆台状,上下两部分圆弧过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翅片管换热器穿铜管工艺,其特征是导向头(3)上半部分为椭圆状,其下半部分为圆台状,上下两部分间直线过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翅片管换热器穿铜管工艺,其特征是导杆(4)和导向头(3)的连接是螺栓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翅片管换热器穿铜管工艺,其特征是导杆(4)和导向头(3)的连接是键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翅片管换热器穿铜管工艺,其特征是导杆(4)和导向头(3)的连接是的连接是销钉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翅片管换热器穿铜管工艺,其特征是导杆(4)和导向头(3)是一体的。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翅片管换热器穿铜管工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翅片管换热器穿铜管工艺,在整个穿管过程中加入了导引部分,采用引导方式来完成翅片管换热器穿长U管的技术,它的一个特征是工艺过程主要包括零件设备翅片层、U形的铜管、导向头;工艺过程是首先将导杆送入翅片层然后将U形管管对准导向头并套设在导向头上,将铜管向导向头进入翅片孔通道的反方向施力,穿过翅片孔通道。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在翅片管换热器的生产中,可顺利的完成长U管穿入翅片孔的过程,提高了穿管的效率和质量,间接的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穿长U管的人员数量。文档编号B23P19/04GK1836830SQ200510033880公开日2006年9月27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26日专利技术者尹显椿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翅片管换热器穿铜管工艺,其特征是其工艺包括:1)零件设备:A、翅片层(1):由成型冲模冲压成坯形,凹凸模整形、横切成单翅片体(20),最后叠放在一起而成;B、铜管(2):按要求由管材弯制成U形;C、导向头(3 ):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与铜管(2)配合,直径略小于铜管(2),下部分与导杆(4)配合;2)将导杆(4)送入翅片层:将导向头(3)套设在导杆(4)上,对导杆(4)施力,将导杆(4)及导向头(3)沿着层叠翅片(20)的翅片孔(6)中 穿过翅片孔(6)通道,露出导向头(3);3)穿管:将U形铜管(2)对准导向头(3)并套设在导向头(3)上,铜管(2)向导向头(3)进入翅片孔(6)通道的反方向施力,同时对导杆(4)反向施力,导杆(4)和导向头(3)沿原路退回,铜管( 2)在导向头导引下随导向头(3)的退回穿过翅片孔(6)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显椿,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