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盒盖与盒体自动组装夹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8345 阅读:3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金属盒盖与盒体自动组装夹合装置,利用水平横向输送台以第一气压缸驱动盒体位移,抵中段定点部位时,以第二气压缸推动盒体至纵向输送台下方定位;盒盖系依纵向输送台导送,以第四气压缸作动挡控盒盖,在第三气压缸无作动下,放行一盒盖与盒体进行卡合,再以第一气压缸驱动扣合的盒体与盒盖在横向输送台上位移,至夹头下方夹固定点位置时,夹头再以第五气压缸驱动向下,以第六气压缸所驱动的二夹头将盒体与盒盖夹固成型,以全自动化组装结合金属盒体与盒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金属盒盖与盒体自动组装夹合装置,尤指一种金属盒的盒盖利用机器全自动化地与盒体夹合的装置,省略掉人工操作的方式,因而可节省生产制造的人力与时间,且可确保组装牢固。
技术介绍
一般传统式金属盒(譬如喉糖铁盒),参阅图1及图2所示,由盒体100与盒盖200夹合而成,其中盒体100背侧具后扣110,盒盖200背侧具扣孔210,操作人员必须以人工方式将盒盖200的扣孔210套置在盒体100的后扣110上,然后将后扣110夹合,以结合盒体100与盒盖200。此种以人工组装方式,不但耗费人力及时间,而且结合的盒体与盒盖品质较不稳定,常会造成盒盖松脱的情形发生。本专利技术入有鉴于此,累积从事此行多年的经验,乃精心研究并再三测试改良,如今终于专利技术出一种金属盒盖与盒体自动组装夹合装置,而具有产业上利用的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盒盖与盒体自动组装夹合装置,包括一横向输送台,可供盒体摆放,其底端U形导槽内设有磁铁以吸附盒体,U形导槽中间具一输送槽,输送槽内可供输送座的推块穿置,推块一端栓固在输送座上、另一端压掣在弹簧上,输送座底端具连接块并套置在圆杆上;一纵向输送台,与横向输送台于中段定点部位交会,可供盒盖由上向下置放;一夹头,位于纵向输送台旁侧,其下端具二夹具,盒体与盒盖扣合后可利用二夹具将盒体的后扣夹固在盒盖的扣孔内结合。据此,通过水平的横向输送台与直立弯弧形的纵向输送台,以气压缸分别驱动并触及感应开关而定位,盒体与盒盖再由气压缸驱动至夹头下方,夹头通过另一气压缸的驱动,以二夹具将盒体与盒盖夹固结合成为一体,并经由横向输送台输送,因而以全自动化的方式组装夹合金属盒盖在盒体上,因而节省人力、工时,而具产业上利用价值。为了让审查员对本专利技术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兹佐以图式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如下。附图说明图1一般金属盒的外观图。图2一般金属盒的分解图。图3本专利技术的外观图。图4本专利技术横向输送台的前视示意图。图5本专利技术横向输送台的侧视示意图。图6本专利技术的部份结构图。图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部份结构图。图8本专利技术的作动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3~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喉糖金属盒盒体与盒盖的夹合装置,由横向输送台1、纵向输送台2及夹头3等结构,搭配六具气压缸P1、P2、P3、P4、P5、P6及二感应开关S1、S2所组成的装置。其中横向输送台1与弯弧形的纵向输送台2于横向输送台1中段定点部位交会,依序置放的金属盒体100利用横向输送台1一端的第一气压缸P1驱动输送座10往复的作动以单向位移,而由横向输送台1右侧依次地输送至中段定点交会部位,配合图4及图5所示,横向输送台1的U形导槽11底部设置有磁铁12,盒体100置放于U形导槽11内时,磁铁12会吸附住金属盒体100,而U形导槽11内中间具有一输送槽111,该输送槽111内可供输送座10的斜向推块101穿置,该推块101一端栓固在输送座10上、另一端压掣在弹簧102上,输送座10底部具有二连接块103套置在一圆杆104上,而第一气压缸P1便可驱动输送座10左、右往复运动,推块101推动盒体100右侧,使盒体100向左侧移动,盒体100至中段定点部位由感应开关S1感应定位,而由第二气压缸P2推动盒体100至纵向输送台2下方。盒盖200依纵向输送台2导送,其上由一第四气压缸P4作动以挡控盒盖200,在第三气压缸P3无作动状况下放行一盒盖200与盒体100进行卡合;盒盖200移至纵向输送台2下方系由另一感应开关S2感应定位,并由第三气压缸P3驱动,由纵向输送台2推送至底端中段定点部位交会,与盒体100卡合。参阅图7所示,盒体100与盒盖200于中段定点交会部位时,盒盖200以直立的方式向下,其背侧的扣孔210套置在盒体100背侧的后扣110上定位,此时第二气压缸P2退回原位,而由第一气压缸P1驱动扣合的盒体100与盒盖200一同向左位移,至夹头3下方的夹固定点位置时,夹头3由第五气压缸P5驱动向下,夹头3底端的二夹具31则由第六气压缸P6驱动将盒体100的后扣110与盒盖200夹固成为一体,二夹具31恢复原状后,盒体100与盒盖200所夹固的金属盒,则向左输送以完成自动化组装过程。参阅图8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作动流程图,首先,于步骤40第一气压缸P1驱动盒体100移动,然后于步骤41盒体100移动至中段定点部位,判断是否至定点,若否,则回步骤40处继续移动;于步骤42第二气压缸P2推动盒体100至纵向输送台2下方。另一端步骤43盒盖200由纵向输送台2输送,于步骤44先由第四气压缸P4作动以挡住盒盖200,于步骤45判断盒盖200是否至定点,若是,则步骤46由第三气压缸P3下压盒盖200,若否,则回至步骤45前继续定位;因此,盒体100由步骤42与盒盖200由步骤46一同进入步骤47盒体100与盒盖200进行卡合。于步骤48第一气压缸P1推动卡合的盒体100与盒盖200至夹头3下方位置,于步骤49第五气压缸P5驱动夹头3下移;于步骤50第六气压缸P6驱动二夹具31将盒体100与盒盖200夹固成型,若否,则回至步骤50前继续夹合,若是,则进行至步骤51第一气压缸P1将夹合的金属盒向左移动,步骤52则完成。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金属盒盖与盒体自动组装夹合装置,利用特殊的横、纵向输送台及夹头,搭配六具不同功用的气压缸及二感应开关,以全自动化的方式,结合金属盒的盒体与盒盖;因而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遂依法提出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权利要求1.一种金属盒盖与盒体自动组装夹合装置,包括一横向输送台,可供盒体摆放,其底端U形导槽内设有磁铁以吸附盒体,U形导槽中间具一输送槽,输送槽内可供输送座的推块穿置,推块一端栓固在输送座上、另一端压掣在弹簧上,输送座底端具连接块并套置在圆杆上;一纵向输送台,与横向输送台于中段定点部位交会,可供盒盖由上向下置放;一夹头,位于纵向输送台旁侧,其下端具二夹具,盒体与盒盖扣合后可利用二夹具将盒体的后扣夹固在盒盖的扣孔内结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盒盖与盒体自动组装夹合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气压缸可驱动盒体在横向输送台上位移。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盒盖与盒体自动组装夹合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气压缸推动盒体至纵向输送台下方。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盒盖与盒体自动组装夹合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气压缸可驱动盒盖由纵向输送台推送至中段定点部位交会,与盒体卡合。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盒盖与盒体自动组装夹合装置,其特征在于第四气压缸可挡控盒盖,以放行一个盒盖与盒体进行卡合。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盒盖与盒体自动组装夹合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五气压缸驱动夹头向下。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盒盖与盒体自动组装夹合装置,其特征在于第六气压缸驱动夹头底端的二夹具,将盒体的后扣与盒盖夹固结合。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盒盖与盒体自动组装夹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一感应开关位于横向输送台上方,以感应盒体至中段定点部位时定位。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盒盖与盒体自动组装夹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另一感应开关系位于纵向输送台前方,以感应盒盖移至纵向输送台下方定位。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一种金属盒盖与盒体自动组装夹合装置,利用水平横向输送台以第一气压缸驱动盒体位移,抵中段定点部位时,以第二气压缸推动盒体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盒盖与盒体自动组装夹合装置,包括:一横向输送台,可供盒体摆放,其底端U形导槽内设有磁铁以吸附盒体,U形导槽中间具一输送槽,输送槽内可供输送座的推块穿置,推块一端栓固在输送座上、另一端压掣在弹簧上,输送座底端具连接块并套置在圆 杆上;一纵向输送台,与横向输送台于中段定点部位交会,可供盒盖由上向下置放;一夹头,位于纵向输送台旁侧,其下端具二夹具,盒体与盒盖扣合后可利用二夹具将盒体的后扣夹固在盒盖的扣孔内结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隆
申请(专利权)人:振兴印铁制罐工厂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