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导管与鳍片穿压紧结方法与其应用装置,该方法及应用装置包括:提供多数于端面具有多数垫管的散热鳍片、一底部结合于导热板的热导管、以及一由基座、压垫板与穿压件组成的穿压治具;该方法为将上述热导管由其导热板固组于基座;由压垫板将热导管定位于基座,以形成热导管可供散热鳍片结合范围与承受冲压力量;将散热鳍片逐片由垫管套于热导管;由穿压件对散热鳍片与热导管施作冲压作用力,利用穿压件中冲压道末端的斜张口形成箝束作用,使各散热鳍片的各垫管能紧密箝束于热导管结合固定,完成热导管与多数散热鳍片的穿压紧结一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热导管与鳍片穿压紧结方法与其应用装置,尤指一种利用一穿压箝束紧结制作应用的一治具装置,配合热导管与鳍片穿压紧结制程,制作具有结合性佳的散热装置,以提高制成良率,也降低成本,更获得较佳的热传递效率。
技术介绍
习知热导管与鳍片穿压紧结方法与其应用装置,如图1、2所示,主要是将热导管11固装于一导热板12一表面,并取得多数在端面设有垫管14的散热鳍片13,即利用该垫管14将散热鳍片13逐片套设于热导管11上,以配合冲压件(图未示)在穿压制程中对垫管14施作冲压,使其对应热导管11外径产生紧束结合;但前述习知热导管与鳍片穿压集结制作,该散热鳍片13的垫管14内径,为便利与热导管11的套装至设定位置,所以需较大于热导管11外径,而该冲压件于穿压制程中对垫管14的施作冲压,并不具有任何导引与箝束施作功能,因而在经穿压制程后,该散热鳍片13的多数垫管14与热导管11间,并无法一致的获得紧密结合一体,部份垫管14与热导管11间会产生结合间隙15,如图2所示,不仅直接影响其结合性与制成良率,造成成本耗费等问题,更影响热发散运作的热传递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缺失,避免缺失存在,本专利技术将热导管与鳍片穿压紧结方法与其应用装置重新设计,以提高热导管与散热鳍片间的紧密结合及制成良率,也降低成本,更获得较佳的热传递效率。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热导管与鳍片穿压紧结方法,该方法步骤包括提供多数散热鳍片,端面具有多数垫管;提供一热导管,其底部结合于一导热板一表面上;提供一穿压治具,由设有组槽的基座、压垫板与穿压件组成,穿压件设有至少一冲压道,冲压道一末端具有斜张口;将上述热导管由其导热板固组于基座;将压垫板于套穿热导管后固装于上述基座,以形成热导管可供散热鳍片结合区段与承受冲压力量;将散热鳍片逐片由垫管套于热导管;由穿压治具的穿压件,对散热鳍片与热导管施作冲压作用力,利用穿压件各冲压道末端的斜张口形成箝束作用,使各散热鳍片的各垫管于冲压制程受到箝束导引与作用力,而箝束于热导管形成紧密结合一体;完成热导管与多数散热鳍片的穿压紧结一体。根据上述本专利技术热导管与鳍片穿压紧结应用装置,包括有多数散热鳍片,每一散热鳍片本体端面设有多数垫管;一热导管,其底部结合于一导热板一表面上;一穿压治具,含有一基座,设有至少一断面呈T形的组槽,形成侧向置入形态;一压垫板,于其本体端面设有相对于上述热导管数量的穿孔,并进一步设有锁孔以配合锁装组件锁装于基座一表面;一穿压件,于其本体一表面设有相对于上述热导管数量的冲压道,冲压道一末端具有斜张口,形成散热鳍片垫管于穿压制程受其导引与束合作用力,以箝束结合于热导管。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每一散热鳍片端面的垫管长度可依需求为不同长度设计。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垫管更包括于其管壁设有一切槽。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穿压治具的基座一表面与组槽间的间距,是对应于热导管由其底部至弯曲部位的高度,以防止散热鳍片结合于该弯曲部位,造成结合紧密性的影响。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及其附图,将可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其目的功效;有关该实施例的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习知穿压制作散热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习知穿压制作散热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装置组成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方法实施例的方法步骤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方法实施例的穿压前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方法实施例的穿压后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方法实施例的多散热鳍片穿压状态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方法实施例的制成品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散热鳍片与穿压件穿压施作前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多散热鳍片穿压状态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一、本专利技术主要组件符号说明热导管 2 散热鳍片 3 穿压治具4 导热板 5管体部 21 垫管 31切槽32、34 短垫管 33基座41 组槽 42开口43 压垫板 44穿孔45 穿压件 47冲压道 48 斜张口 49二、习知主要组件符号说明热导管 11 导热板 12散热鳍片13 垫管 14结合间隙1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详细说明,现配合附图说明如下请参阅图3所示,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热导管与鳍片穿压紧结应用装置结构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热导管与鳍片穿压紧结应用装置包括有制作散热装置的至少包括一热导管2、多数欲紧结于上述热导管2的散热鳍片3、以及配合穿压制程,用以将上述多数散热鳍片3紧结箝组于热导管2上的穿压治具4,以构成一因应热导管与散热鳍片穿压紧结的一装置,具有提高热导管与散热鳍片间的紧密结合及制成良率,也降低成本,更获得较佳的热传递效率的应用装置。该热导管2,于其底部固装于一导热板5一表面设定位置,并延伸有至少一管体部21,以提供上述散热鳍片3穿套与依附结合的媒体。所述散热鳍片3,于该每一散热鳍片3本体端面设有多数垫管31,该垫管31高度可依相邻散热鳍片3配置间距需求而设定,同时该垫管31内径略大于上述热导管2的外径;另在每一垫管31的管壁上,可进一步设置至少一切槽32,以配合穿压制程与穿压治具的冲压施作及紧束结合于热导管2。上述穿压治具4,在一具体实施例装置中,包括有一基座41,其内设有至少一断面呈T形的组槽42,且该组槽42的置入开口43设于基座至少一侧位置,形成侧向置入相对于穿压制程冲压作用方向卡制组合上述热导管2与其导热板21形态。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应用装置结构中,上述该基座41对应压垫板44配置的一表面与组槽42间的间距,对应于热导管2由其底部至弯曲部位的高度,以防止散热鳍片3结合于该弯曲部位,造成结合紧密性的影响。一压垫板44,于其本体端面设有相对于上述热导管2数量的穿孔45,以对应各热导管2套组后置于基座41一表面固装,该压垫板44端面进一步设有锁孔(图未示)以配合锁装组件(图未示)锁装于基座41一表面;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应用装置结构中,压垫板44执行几项重要功能,其中一功能包括前面所述,将热导管2固装于基座41设定位置;其它重要功能,在一具体实施结构上,亦用以提供热导管2于穿压制程中冲压作用力的底部力量承受,同时亦垫盖了热导管2弯曲部位而界定了可供散热鳍片3结合的起始位置与范围。一穿压件47,于其本体一表面设有相对于上述热导管2数量的冲压道48,冲压道48一末端具有斜张口49,较佳为成向冲压道48一末端斜向扩张直径设计,形成散热鳍片3的垫管31于穿压制程受其导引与束合作用力,配合垫管31上切槽32而能紧密的箝束结合于热导管2,或者使垫管31能略向内嵌夹于热导管2的管壁上。根据本专利技术前述实施例该热导管与鳍片穿压紧结应用装置的架构。以下由一较佳实施例的热导管与鳍片穿压紧结方法流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前述热导管与鳍片穿压紧结方法的运作流程。请参阅图4~8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热导管与鳍片穿压紧结方法的制作流程的步骤示意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热导管与鳍片穿压紧结方法,其步骤包括将上述热导管2由其导热板4,由开口43置组于穿压治具4基座41的组槽42内;将压垫板44由穿孔45套穿热导管2后固装于上述基座41一表面上,以形成热导管2可供散热鳍片3结合范围与承受冲压力量,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导管与鳍片穿压紧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包括:提供多数散热鳍片,端面具有多数垫管;提供一热导管,其底部结合于一导热板一表面上;提供一具有斜张口的冲压道的穿压治具;将上述热导管由其导热板固组于穿压治 具;将散热鳍片逐片由其垫管套组于热导管;由穿压治具对散热鳍片与热导管施作冲压作用力,利用冲压道末端的斜张口于冲压制程形成一导引与迫夹作用,使散热鳍片各垫管产生紧迫箝束于热导管紧密结合一体;完成热导管与多数散热鳍片的穿 压紧结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明,
申请(专利权)人:陈世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