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变电站节能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42059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7 0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空调变电站节能散热结构,设置于空调变电站中,空调变电站的机房具有变电箱及空调降温设备,空调变电站节能散热结构包含:进气口,穿设于机房的墙面;排气口,穿设于机房的另一墙面;热交换通风管体,设置于机房内,且热交换通风管体的两端分别连通进气口及排气口;导气风扇,安装于热交换通风管体内,以导引气体从进气口流向排气口;散热鳍片,设置于热交换通风管体;及导热装置,导热装置的两端分别连接散热鳍片及变电箱的内部发热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空调变电站节能散热结构能提高空调变电站的散热效果,减少空调降温设备的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节能散热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变电站节能散热结构,能直接导出变电箱内部发热部的热量,使热量隔绝于变电站空调空间,提高空调变电站的散热效果,并减少空调降温设备的设置或运转,从而降低电费。
技术介绍
目前的空调变电站如图1所示,在机房H中设置多个变电箱1及多个空调降温设备2,上述变电箱1包含电力设备装置及变压器,且利用盘面式或盘顶式风扇将上述变电箱1内的热量以热对流的方式排出,上述空调降温设备2的数量依照上述变电箱1的数量而增加,借此降低该机房H的温度,从而间接降低上述变电箱1的内部温度。然而,目前的空调变电站中,上述空调降温设备2的数量随着上述变电箱1的数量而增加,导致越大型的空调变电站越需要大量的空调降温设备2,换言之,为了降温而花费的电费是非常惊人的。因此,如何创作出一种节能散热结构,设置于空调变电站中,来提高空调变电站的散热效果,并减少空调降温设备的设置,从而降低电费、空调降温设备的设置或运转,将是本技术所欲积极揭露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变电站节能散热结构,用于提高空调变电站的散热效果,并降低电费。为达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变电站节能散热结构,设置于空调变电站中,该空调变电站具有多个变电箱及至少一个空调降温设备,上述变电箱及该空调降温设备设置于机房中,该空调变电站节能散热结构包含:进气口,穿设于该机房的一墙面;排气口,穿设于该机房的另一墙面;热交换通风管体,设置于该机房内,且该热交换通风管体的两端分别连通该进气口及该排气口;至少一个导气风扇,安装于该热交换通风管体内,以导引气体从该进气口流向该排气口;多个散热鳍片,设置于该热交换通风管体;及多个导热装置,每一个导热装置的两端分别连接散热鳍片及变电箱的内部发热部。在本技术的空调变电站节能散热结构中,其中,该导气风扇为两个,分别靠近该进气口及该排气口。在本技术的空调变电站节能散热结构中,其中,靠近该进气口的导气风扇为吸气风扇,靠近该排气口的导气风扇为排气风扇。在本技术的空调变电站节能散热结构中,其中,上述散热鳍片及上述导热装置的数量分别对应上述变电箱的数量。综上所述,本技术空调变电站节能散热结构通过上述结构能在设置少量空调降温设备的情况下,提高空调变电站的散热效果,并降低电费、空调降温设备的设置或运转。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变电站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空调变电站节能散热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空调变电站节能散热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符号说明】10进气口20排气口30热交换通风管体31第一端32第二端40导气风扇50散热鳍片60导热装置61第一端62第二端100空调变电站节能散热结构1000空调变电站1100变电箱1110内部发热部1200空调降温设备H机房W1墙面W2另一墙面具体实施方式为充分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及功效,现通过下述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如下:请参照图2,其示为本技术空调变电站节能散热结构100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该空调变电站节能散热结构100设置于空调变电站1000中,该空调变电站1000具有多个变电箱1100及至少一个空调降温设备1200,上述变电箱1100及该空调降温设备1200设置于机房H中,该空调变电站节能散热结构100包含:进气口10、排气口20、热交换通风管体30、至少一个导气风扇40、多个散热鳍片50及多个导热装置60。在第一实施例中,该进气口10穿设于该机房H的一墙面W1;该排气口20穿设于该机房H的另一墙面W2,该墙面W1与该另一墙面W2可分别位于该机房H的两端,但不限于此。此外,该进气口10最好包含过滤网,该排气口20最好包含防虫网。该热交换通风管体30设置于该机房H内,且该热交换通风管体H的两端分别连通该进气口10及该排气口20;更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该热交换通风管体30的第一端31连通该进气口10,该热交换通风管体30的第二端32连通该排气口20。其中,在第一实施例中,由于该墙面W1与该另一墙面W2分别位于该机房H的两端,故该进气口10及该排气口20分别位于该机房H的两端(即图2的左侧及右侧),该热交换通风管体30由图2中的左侧往右侧设置;据此,该热交换通风管体30会依照该进气口10及该排气口20的位置而有所改变,不一定为直线前进。该导气风扇40安装于该热交换通风管体30内,以导引气体从该进气口10流向该排气口20;更具体而言,该机房H外的空气从该进气口10被导引至该热交换通风管体30内,并从该排气口20再次被排出该机房H外。上述散热鳍片50设置于该热交换通风管体30内,如图2所示,上述散热鳍片50穿设于该热交换通风管体30的管内,但不限于此,也可设置于该热交换通风管体30的外管壁上。每一个导热装置60的两端分别连接散热鳍片50及变电箱1100的内部发热部1110;更具体而言,每一个导热装置60的第一端61连接散热鳍片50,每一个导热装置60的第二端62连接变电箱1100的内部发热部1110;借此,各导热装置60将该内部发热部1110所产生的热传导至各散热鳍片50。如前所述,当该进气口10将冷空气从该机房H外导引至该热交换通风管体30内(如图2中左侧实体箭头所示),且各导热装置60将该内部发热部1110所产生的热传导至各散热鳍片50(如图2中的波浪箭头所示)后,传导至各散热鳍片50的热再与该热交换通风管体30的管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并从该排气口20排出至该机房H外(如图2中虚线箭头所示)。借此,使得该空调变电站1000的变电箱1100进行散热。此外,如图2所示,上述散热鳍片50及上述导热装置60的数量不需与上述变电箱1100的数量相同,但当上述散热鳍片50及上述导热装置的60数量分别对应上述变电箱的数量1100时,散热效果更加。本技术空调变电站节能散热结构100通过该机房H外的冷空气直接来与该内部发热部1110所产生的热进行热交换,使热量隔绝于变电站空调空间,来减少该空调降温设备1200进行降温的负担,据此,在设置少量空调降温设备1200的情况下,仍具有高散热效果,故能有效降低电费。接着,请参照图3,其示为本技术空调变电站节能散热结构200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该空调变电站节能散热结构200的组件与该空调变电站节能散热结构100的组件大致相同,其中,该导气风扇为两个,分别靠近该进气口10及该排气口20;更具体而言,靠近该进气口10的导气风扇为吸气风扇40a,靠近该排气口20的导气风扇为排气风扇40b,借此,提高气体流动的速度,进而使得热交换更快。综上所述,本技术空调变电站节能散热结构通过上述结构能在设置少量空调降温设备的情况下,提高空调变电站的散热效果,并降低电费、空调降温设备的设置或运转。本技术在上文中已通过较佳实施例揭露,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该实施例仅用于描绘本技术,而不应解读为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应注意的是,凡是与该实施例等效的变化与置换,均应设为涵盖于本技术的范畴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空调变电站节能散热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变电站节能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设置于空调变电站中,该空调变电站具有多个变电箱及至少一个空调降温设备,上述变电箱及该空调降温设备设置于机房中,该空调变电站节能散热结构包含:进气口,穿设于该机房的一墙面;排气口,穿设于该机房的另一墙面;热交换通风管体,设置于该机房内,且该热交换通风管体的两端分别连通该进气口及该排气口;至少一个导气风扇,安装于该热交换通风管体内,以导引气体从该进气口流向该排气口;多个散热鳍片,设置于该热交换通风管体内;及多个导热装置,每一个导热装置的两端分别连接散热鳍片及变电箱的内部发热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变电站节能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设置于空调变电站中,该空调变电站具有多个变电箱及至少一个空调降温设备,上述变电箱及该空调降温设备设置于机房中,该空调变电站节能散热结构包含:进气口,穿设于该机房的一墙面;排气口,穿设于该机房的另一墙面;热交换通风管体,设置于该机房内,且该热交换通风管体的两端分别连通该进气口及该排气口;至少一个导气风扇,安装于该热交换通风管体内,以导引气体从该进气口流向该排气口;多个散热鳍片,设置于该热交换通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森展王裕文
申请(专利权)人:佳兴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吴森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