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引导标志设置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83163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道路交通标志、标识技术领域。对行人引导标志位置设置优化方法进行研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行人引导标志设置优化方法,分为初始化、模型选择、仿真及评价三个部分;在初始化阶段,将行人属性、枢纽环境和引导标志位置转化为数值模型进行仿真条件的初始化,在模型选择即行人流的动态特征描述中,通过判断满足行人自组织特征模型的条件采用对应的行人流仿真模型,并采用元胞自动机加以实现,最后通过对仿真结果的行人流冲突判断和拥堵进行评价,对引导标志位置进行优化。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道路交通标志、标识技术领域的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交通标志、标识
,具体讲,涉及。
技术介绍
影响枢纽行人寻路行为的影响因素中,当基础交通设施如出入口数量、位置等都确定的前提下,行人引导标志的设置对行人路径选择的有效性至关重要,在现有技术中鲜有对此类问题的报道。 由于枢纽空间的结构复杂及可视条件不足,行人在面临多种路径决策时迷失方向的几率大大增加。通过调查同时发现,在枢纽复杂空间中,行人借助引导标识定位寻找目的地和选择路径的行为较为普遍。有效的标识可以引导旅客快速明确路线方向,掌握换乘空间的局部乃至全局的特征,最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路径。由此可见,引导标识对现代综合客运枢纽的空间诠释功能越来越突出。随着综合客运枢纽建设的快速发展,对枢纽换乘标识的研究与应用正逐渐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国外有关于客运枢纽行人导向标识的研究出现于20世纪九十年代,其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地下空间、地铁站、公共空间的标识系统的研究,成果也相对较少。例如1996年,美国交通运输研究委员会(TRB)发布了 Guidelines for Transit Facility Signing andGraphics,基于寻路原理制定了交通设施标识的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人引导标志设置优化方法,其特征是,分为初始化、模型选择、仿真及评价三个部分;在初始化阶段,将行人属性、枢纽环境和引导标志位置转化为数值模型进行仿真条件的初始化,在模型选择即行人流的动态特征描述中,通过判断满足行人自组织特征模型的条件采用对应的行人流仿真模型,并采用元胞自动机加以实现,最后通过对仿真结果的行人流冲突判断和拥堵进行评价,对引导标志位置进行优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人引导标志设置优化方法,其特征是,分为初始化、模型选择、仿真及评价三个部分;在初始化阶段,将行人属性、枢纽环境和引导标志位置转化为数值模型进行仿真条件的初始化,在模型选择即行人流的动态特征描述中,通过判断满足行人自组织特征模型的条件采用对应的行人流仿真模型,并采用元胞自动机加以实现,最后通过对仿真结果的行人流冲突判断和拥堵进行评价,对引导标志位置进行优化。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人引导标志设置优化方法,其特征是,模型选择具体包括行人引导标志特征模型构建、行人自组织特征模型构建及引导标志对行人的影响三部分。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人引导标志设置优化方法,其特征是,行人引导标志特征模型构建包括: ` 1.1枢纽陆侧交通标志标线颜色特征描述 暖色色彩度:令AP(x,y)表示行人引导标志中像素颜色对应的色调角度,则如果Ap(X,y)彡90°且Ap(X,y)彡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华白子建徐建平刘大欢苑中丹杨凯柯水平马红伟郑利赵巍林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