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79837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速装置,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一齿轮、第二传动件、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传动轴上的第一输入转动件、设有内齿圈且固定不动的第一环形支撑件和固定安装在第一传动轴上的第一传动件;第一输入转动件和第一传动轴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环形支撑件上,第一齿轮可转动且相对第一传动轴偏心地安装在第一输入转动件上,第一齿轮位于第一环形支撑件内且与所述内齿圈啮合;第二传动件套设在第一传动件上;第一齿轮上设有至少一个沿其轴向伸出的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二传动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突出部相适配的第一凹缺,各第一突出部分别卡入对应的第一凹缺中。该变速装置可实现较大的减速比,且结构简单紧凑,零件较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速装置
技术介绍
变速装置是现在各行各业中应用很普遍的一种装置,其主要作用是降低转速,同时提高转矩。对于现有的变速装置来说,一般减速比都不大(通常的减速比在10以内),若要实现较大的减速比,则需要多级减速,但是,多级减速会增加零件的数量,增大整个变速装置的体积,而且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现有技术中有采用行星齿轮的变速装置,可实现较大的减速比,但是,行星齿轮的结构也会复杂,其中的零件也较多,体积也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现有的变速装置结构复杂、零件较多、体积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变速装置,该变速装置可实现较大的减速比,且结构简单紧凑,零件较少。本专利技术一种方案的变速装置,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一齿轮、第二传动件、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传动轴上的第一输入转动件、设有内齿圈且固定不动的第一环形支撑件和固定安装在第一传动轴上的第一传动件;第一输入转动件与第一环形支撑件可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轴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环形支撑件上,第一齿轮可转动且相对第一传动轴偏心地安装在第一输入转动件上,第一齿轮位于第一环形支撑件内且与所述内齿圈啮合;第二传动件套设在第一传动件上且第二传动件可相对第一传动件在一个方向上来回运动;第一齿轮上设有至少一个沿其轴向伸出的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二传动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突出部相适配的第一凹缺,各第一突出部分别卡入对应的第一凹缺中且第一突出部可相对第一凹缺在另一个方向上来回运动;第二传动件相对第一传动件的运动方向与第一突出部相对第一凹缺的运动方向交叉且两个运动方向均与第一传动轴的轴向垂直。进一步地,所述变速装置还包括第一壳体,第一环形支撑件固定安装在第一壳体上; 所述第一环形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一内齿轮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一内齿轮部位于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之间,所述内齿圈设置在第一内齿轮部上; 第一输入转动件包括第一输入部、第一同心圆周部和第一偏心圆周部,第一输入部、第一同心圆周部和第一偏心圆周部沿第一传动轴的轴向顺次排布,所述第一偏心圆周部相对第一传动轴偏心; 第一同心圆周部位于第一支撑部内且二者之间可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轴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支撑部上,第一齿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偏心圆周部上,第一齿轮位于第一内齿轮部内并与所述内齿圈啮合。进一步地,第一突出部为两个,两个第一突出部沿第一齿轮的圆周方向相隔180度设置;在两个第一突出部的连线方向上,两个第一凹缺的深度分别大于两个第一突出部的长度;在与两个第一突出部的连线方向和第一传动轴的轴向都垂直的宽度方向上,两个第一凹缺的宽度分别等于两个第一突出部的宽度。进一步地,第一传动件上设有第一中心孔和两个第三突出部,两个第三突出部的伸出方向相反,两个第三突出部位于第一中心孔的圆周方向的相隔180度的位置,第一传动件通过第一中心孔固定安装在第一传动轴上,所述中空部上设有两个分别与两个第三突出部相适配的第六凹缺,两个第三突出部分别位于两个第六凹缺中;在两个第三突出部的连线方向上,两个第六凹缺的深度分别大于两个第三突出部的长度;在与两个第三突出部的连线方向和第一传动轴的轴向都垂直的宽度方向上,两个第六凹缺的宽度分别等于两个第三突出部的宽度。进一步地,第一输入转动件通过第一轴承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传动轴上,第一同心圆周部与第一支撑部之间通过第二轴承可转动连接,第一齿轮通过第三轴承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偏心圆周部上,第二支撑部通过第四轴承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传动轴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入转动件上还内置有第一配重块,第一配重块的质心相对第一传动轴偏心,所述第一配重块的质心的偏心方向与所述第一偏心圆周部的偏心方向相反,第一配重块的材料密度大于第一输入转动件的平均密度,从与第一传动轴的轴向垂直的方向看,第一偏心圆周部与第一配重块重叠。进一步地,第一环形支撑件的齿数比第一齿轮的齿数多1-4个。进一步地,第二传动件相对第一传动件的运动方向与第一突出部相对第一凹缺的运动方向垂直。本专利技术另一种方案的变速装置,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一齿轮、第三传动件、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传动轴上的第一输入转动件、和设有内齿圈且固定不动的第一环形支撑件; 第一输入转动件和第一传动轴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环形支撑件上,第一齿轮可转动且偏心地安装在第一输入转动件上,第一齿轮位于第一环形支撑件内且与所述内齿圈哨合;第三传动件固定安装在第一传动轴上,第一齿轮上设有至少一个沿其轴向伸出的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三传动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突出部相适配的第二凹缺,各第一突出部分别卡入对应的第二凹缺中,第一突出部与第二凹缺之间有间隙以使第一突出部可在第二凹缺内相对第二凹缺各向移动。进一步地,第一突出部的横截面形状为方形,第二凹缺的横截面形状为与第一突出部的横截面形状相似且比第一突出部的横截面大的开口的方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偏心安装且与第一环形支撑件啮合的第一齿轮,达到了较好的减速效果,使第一输入转动件与第一传动轴之间有较大的减速比。同时,该变速装置结构简单紧凑,零件较少,成本较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变速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变速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 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变速装置的爆炸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变速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一传动轴9、第一输入转动件1、第一齿轮10、第一环形支撑件7、第一传动件2和第二传动件3,第一传动轴9、第一输入转动件1、第一齿轮10、第一环形支撑件7、第一传动件2和第二传动件3都位于第一壳体内; 第一环形支撑件7固定安装在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一环形支撑件7包括第一支撑部701、第一内齿轮部702和第二支撑部703,第一内齿轮部702位于第一支撑部701和第二支撑部703之间,第一内齿轮部702上设有内齿圈; 第一输入转动件I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传动轴9上,第一输入转动件I包括第一输入部101、第一同心圆周部102和第一偏心圆周部103,第一输入部101、第一同心圆周部102和第一偏心圆周部103沿第一传动轴9的轴向顺次排布,所述第一偏心圆周部103相对第一传动轴9偏心;第一偏心圆周部103与第一传动轴9之间的偏心量即二者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 第一同心圆周部102位于第一支撑部701内且二者之间可转动连接,第二支撑部703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传动轴9上,第一齿轮10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偏心圆周部103上,第一齿轮10位于第一内齿轮部702内并与内齿圈哨合; 第一传动件2固定安装在第一传动轴9上,第二传动件3上设有与第一传动件2的外形相适配的中空部301,第二传动件3通过所述中空部301套设在第一传动件2上且第二传动件3可相对第一传动件2在第一方向上来回运动;所述第一方向即第二传动件3相对第一传动件2的运动方向; 第一齿轮10上设有至少一个沿其轴向伸出的第一突出部10a,所述第二传动件3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突出部IOa相适配的第一凹缺302,各第一突出部IOa分别卡入对应的第一凹缺302中,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动轴(9)、第一齿轮(10)、第二传动件(3)、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传动轴(9)上的第一输入转动件(1)、设有内齿圈且固定不动的第一环形支撑件(7)和固定安装在第一传动轴(9)上的第一传动件(2);第一输入转动件(1)与第一环形支撑件(7)可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轴(9)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环形支撑件(7)上,第一齿轮(10)可转动且相对第一传动轴(9)偏心地安装在第一输入转动件(1)上,第一齿轮(10)位于第一环形支撑件(7)内且与所述内齿圈啮合;第二传动件(3)套设在第一传动件(2)上且第二传动件(3)可相对第一传动件(2)在一个方向上来回运动;第一齿轮(10)上设有至少一个沿其轴向伸出的第一突出部(10a),所述第二传动件(3)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突出部(10a)相适配的第一凹缺(302),各第一突出部(10a)分别卡入对应的第一凹缺(302)中且第一突出部(10a)可相对第一凹缺(302)在另一个方向上来回运动;第二传动件(3)相对第一传动件(2)的运动方向与第一突出部(10a)相对第一凹缺(302)的运动方向交叉且两个运动方向均与第一传动轴(9)的轴向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动轴(9)、第一齿轮(10)、第二传动件(3)、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传动轴(9)上的第一输入转动件(I)、设有内齿圈且固定不动的第一环形支撑件(7)和固定安装在第一传动轴(9)上的第一传动件(2);第一输入转动件(I)与第一环形支撑件(7)可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轴(9)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环形支撑件(7)上,第一齿轮(10)可转动且相对第一传动轴(9)偏心地安装在第一输入转动件(I)上,第一齿轮(10)位于第一环形支撑件(7)内且与所述内齿圈啮合;第二传动件(3)套设在第一传动件(2)上且第二传动件(3)可相对第一传动件(2)在一个方向上来回运动;第一齿轮(10)上设有至少一个沿其轴向伸出的第一突出部(10a),所述第二传动件(3)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突出部(IOa)相适配的第一凹缺(302),各第一突出部(IOa)分别卡入对应的第一凹缺(302)中且第一突出部(IOa)可相对第一凹缺(302)在另一个方向上来回运动;第二传动件(3)相对第一传动件(2)的运动方向与第一突出部(IOa)相对第一凹缺(302)的运动方向交叉且两个运动方向均与第一传动轴(9)的轴向垂直。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装置还包括第一壳体,第一环形支撑件(7)固定安装在第一壳体上; 所述第一环形支撑件(7)包括第一支撑部(701)、第一内齿轮部(702)和第二支撑部(703),第一内齿轮部(702)位于第一支撑部(701)和第二支撑部(703)之间,所述内齿圈设置在第一内齿轮部(702)上; 第一输入转动件(I)包括第一输入部(101)、第一同心圆周部(102)和第一偏心圆周部(103),第一输入部(101)、第一同心圆周部(102)和第一偏心圆周部(103)沿第一传动轴(9)的轴向顺次排布,所述第一偏心圆周部(103)相对第一传动轴(9)偏心; 第一同心圆周部(102)位于第一支撑部(701)内且二者之间可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轴(9)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支撑部(703)上,第一齿轮(10)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偏心圆周部(103)上,第一齿轮(10)位于第一内齿轮部(702)内并与所述内齿圈卩齿合。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突出部(IOa)为两个,两个第一突出部(IOa)沿第一齿轮(10)的圆周方向相隔180度设置;在两个第一突出部(IOa)的连线方向上,两个第一凹缺(302)的深度分别大于两个第一突出部(IOa)的长度;在与两个第一突出部(IOa)的连线方向和第一传动轴(9)的轴向都垂直的宽度方向上,两个第一凹缺(302)的宽度分别等于两个第一突出部(IOa)的宽度。4.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传动件(2)上设有第一中心孔(201)和两个第三突出部(202),两个第三突出部(202)的伸出方向相反,两个第三突出部(202)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铁君李传博孙建刚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