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汽车的前减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9780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2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的前减振器,包括贮油筒(7)、工作缸(6)及活塞,工作缸(6)设置在贮油筒(7)内,活塞设置在工作缸(6)内,贮油筒(7)一端设有开口,活塞设有一端穿过工作缸(6)且延伸至贮油筒(7)开口外的活塞杆(1),贮油筒(7)内设有密封贮油筒(7)开口的油封(4),且油封(4)上连接有油封端盖(3)。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实现,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的防止减震油的泄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减振装置,具体是用于汽车的前减振器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平顺性等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加速汽车振动的衰减,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在汽车内安装减振器显得犹为必要。减振器是安装在车体与负重轮之间的一个阻尼元件,其作用是衰减车体的振动并阻止共振情况下车体振幅的无限增大,减振器能减小车体振动的振幅和振动次数,因而能延长弹性元件的疲劳寿命和提高乘车人员乘车的舒适性。减振器在工作时,其主要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振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振器就是用来抑制吸震弹簧的跳跃。现有用于汽车的前减振器在工作时,因前减振器也会随着吸震弹簧的振动而振动,贮存在贮油筒内的减震油常常会出现泄漏,这不仅造成的资源的弹簧,而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防止贮存在贮油筒内的减震油泄漏的用于汽车的前减振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用于汽车的前减振器,包括贮油筒、工作缸及活塞,所述工作缸设置在贮油筒内,所述活塞设置在工作缸内,所述贮油筒一端设有开口,所述活塞设有一端穿过工作缸且延伸至贮油筒开口外的活塞杆,所述贮油筒内设有密封贮油筒开口的油封,且油封上连接有油封端盖。本专利技术在实际应用时,减震油贮存在贮油筒内,油封端盖对油封进行紧固。用于汽车的前减振器,还包括导向套5,所述导向套5与贮油筒7和工作缸6连接,且导向套5与活塞杆I接触。本专利技术设置有导向套,可通过导向套对活塞杆的运动进行导向。所述工作缸的底部与贮油筒之间连接有底阀。本专利技术通过底阀将工作缸底部与贮油筒之间进行密封固定。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贮油筒内设有密封贮油筒开口的油封,且油封上连接有油封端盖,本专利技术通过油封端盖对油封进行紧固,从而有效的防止贮存在贮油筒内的减震油泄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1、活塞杆,2、封口端盖,3、油封端盖,4、油封,5、 导向套,6、工作缸,7、贮油筒。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 如图1所示,用于汽车的前减振器,包括贮油筒7、设置在贮油筒7内的工作缸6、设置在工作缸6内的活塞,贮油筒7的上端设有开口,工作缸6的两端均设有开口,工作缸6的底部与贮油筒7之间连接有底阀,底阀密封工作缸6的下端开口。活塞设有活塞杆1,活塞杆I一端穿过工作缸6的上端开口和贮油筒7的上端开口且延伸至贮油筒7开口外。贮油筒7的开口处连接有封口端盖2,封口端盖2为一个环形套环,活塞杆I穿过其内环且不与封口端盖2接触,如此,封口端盖2不会影响活塞杆I的移动。贮油筒7内设有油封4,油封4密封贮油筒7的开口,为了加强油封4的固定,油封4上连接有油封端盖3。用于汽车的前减振器,还包括导向套5,贮油筒7和工作缸6均与导向套5连接,活塞杆I与导向套5接触,导向套5用于活塞杆I移动进行导向。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本专利技术会随着吸震弹簧的振动而振动,而在振动的过程中,减震油对油封4进行冲击时,因油封端盖3对油封4的紧固,油封4不会轻易的移位或脱落。如上所述,则能很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汽车的前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贮油筒(7)、工作缸(6)及活塞,所述工作缸(6)设置在贮油筒(7)内,所述活塞设置在工作缸(6)内,所述贮油筒(7)一端设有开口,所述活塞设有一端穿过工作缸(6)且延伸至贮油筒(7)开口外的活塞杆(1),所述贮油筒(7)内设有密封贮油筒(7)开口的油封(4),且油封(4)上连接有油封端盖(3)。

【技术特征摘要】
1.关于汽车的前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贮油筒(7)、工作缸(6)及活塞,所述工作缸(6)设置在贮油筒(7)内,所述活塞设置在工作缸(6)内,所述贮油筒(7)—端设有开口,所述活塞设有一端穿过工作缸(6 )且延伸至贮油筒(7 )开口外的活塞杆(I),所述贮油筒(7 )内设有密封贮油筒(7)开口的油封(4),且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永尧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红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