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机械设计
的涡轮增压系统,特别是一种涡轮增压发动机可变排气通流面积的排气压力控制式调节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发动机增压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中大功率的发动机大都采用涡轮增压技术,以提高功率和降低燃油消耗率。涡轮增压系统的两种基本型式为定压增压系统和脉冲增压系统。定压增压系统,各缸共用一根容积较大的排气管,排气管系结构比较简单,排气管内压力基本上保持恒定,压力大小仅与发动机的负荷和转速有关,不同缸数柴油机的增压系统可以进行统一设计。定压增压系统在高速工况时,泵气损失较小,涡轮效率较高,性能较优;但是在低速工况时,不能充分利用排气脉冲能量。脉冲增压系统,依据各缸发火顺序,将排气不发生干扰的两个气缸或三个气缸和同一根排气管相连接,排气管系管径较小,排气脉冲能量可以充分利用,低速工况和瞬态工况性能较好;但是在高速工况时,泵气损失较大。由此可见,如果一台发动机的排气管容积可以随着工况的变换而变化,高速工况时使排气管容积变大,低速工况时使排气管容积变小,这是较为理想的。在排气管容积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改变涡轮入口的面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涡轮增压发动机可变排气通流面积的排气压力控制式调节机构,包括压气机进气管(1)、压气机(2)、发动机进气管(3)、发动机(4)、排气支管(5)、排气管(6)、涡轮(7)、涡轮出气管(8)和连接轴(9),压气机(2)的进出气口分别与压气机进气管(1)的出气口、发动机进气管(3)的进气口相连接,发动机(4)的进出气口分别与发动机进气管(3)的出气口、排气支管(5)的进气口相连接,排气支管(5)的出气口与排气管(6)相连接,涡轮(7)的进出气口分别与排气管(6)的出气口、涡轮出气管(8)的进气口相连接,压气机进气管(1)的进气口、涡轮出气管(8)的出气口均与大气相连通,压气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轮增压发动机可变排气通流面积的排气压力控制式调节机构,包括压气机进气管(I)、压气机(2)、发动机进气管(3)、发动机(4)、排气支管(5)、排气管(6)、润轮(7)、涡轮出气管(8)和连接轴(9),压气机(2)的进出气口分别与压气机进气管(I)的出气口、发动机进气管(3)的进气口相连接,发动机(4)的进出气口分别与发动机进气管(3)的出气口、排气支管(5)的进气口相连接,排气支管(5)的出气口与排气管(6)相连接,涡轮(7)的进出气口分别与排气管(6)的出气口、涡轮出气管(8)的进气口相连接,压气机进气管(I)的进气口、涡轮出气管(8)的出气口均与大气相连通,压气机(2)与涡轮(7)通过连接轴(9 )同轴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容积腔(10 )、旋转体(11)、弹簧(12 )、连接管(13 )、旋转杆(14 )、旋转轴(15 )和旋转板(16 ),容积腔(10 )与旋转体(11)的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斌,杨林,胡艳青,羌嘉曦,鄢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