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辊底式连续退火炉料筐精确定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78082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2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辊底式连续退火炉料筐精确定位方法,属于料筐定位方法,该方法是在辊底式连续退火炉加热段辊道从动辊上增加编码器,编码器实现记长定位功能,安装于辊道从动辊上,根据辊轮转动的圈数和辊轮的周长计算料筐移动的距离L1,在PLC组态中增加高速计数模块,在程序中设定上一区域吹扫位置至下一区域吹扫位置的实际距离L2,当L1=L2条件满足时,辊道驱动电机停止运行,料筐定位完成。使料筐运行到定位位置后自动停止,从而达到保护气体的完全吹扫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辊底式连续退火炉料筐精确定位方法具有提高产品质量、不受油烟干扰、高稳定性等特点,因而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专利及一种料筐定位方法,尤其是。
技术介绍
铜管在成品退火工段通常使用辊底式连续退火炉进行退火,铜管在料筐内通过定位控制系统传输到固定区域进行加热、退火及降温,传统的料筐定位控制系统料采用的是对射型光栅,料筐由辊道输送至定位位置时遮挡光电开关,该信号通过PLC传输给给辊道驱动电机实现料筐定位,加热段铜管吹扫造成的烟气较大,容易遮挡对射型光栅而产生误动作造成料筐提前停止,料筐定位不准确导致吹扫位置定位不准确,吹扫失败,造成铜管质量不合格。目前,还未有好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该辊底式连续退火炉料筐精确定位方法具有提高产品质量、不受油烟干扰、闻稳定性等特点。本专利技术专利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辊底式连续退火炉加热段辊道从动辊上增加编码器,编码器实现记长定位功能,安装于辊道从动辊上,根据辊轮转动的圈数和辊轮的周长计算料筐移动的距离LI,在PLC组态中增加高速计数模块,在程序中设定上一区域吹扫位置至下一区域吹扫位置的实际距离L2,当L1=L2条件满足时,辊道驱动电机停止运行,料筐定位完成。使料筐运行到定位位置后自动停止,从而达到保护气体的完全吹扫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提闻广品质量、不受:油烟干扰、闻稳定性等特点。具体实施例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作以下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技术参数要求:在辊底式连续退火炉加热段辊道从动辊上增加编码器,编码器实现记长定位功能,安装于辊道从动辊上,根据辊轮转动的圈数和辊轮的周长计算料筐移动的距离LI,在PLC组态中增加高速计数模块,在程序中设定上一区域吹扫位置至下一区域吹扫位置的实际距离L2,当L1=L2条件满足时,辊道驱动电机停止运行,料筐定位完成。使料筐运行到定位位置后自动停止,从而达到保护气体的完全吹扫的目的。为保证编码器和光栅定位的可靠性,根据料筐实际运行的时间在程序中设置了预运行时间T,在T到达之前采用编码器的记长数值决定定位信号,这样避免了油烟信号对光栅的干扰造成定位过早。在T到达之后采用光栅信号决定定位信号,避免了编码器联轴节松动等造成定位过迟的问题。此方法在我厂进行多次试验,找到了最佳控制方法。目前,已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除说明书所述的技 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辊底式连续退火炉料筐精确定位方法,其特征是:在辊底式连续退火炉加热段辊道从动辊上增加编码器,编码器实现记长定位功能,安装于辊道从动辊上,根据辊轮转动的圈数和辊轮的周长计算料筐移动的距离L1,在PLC组态中增加高速计数模块,在程序中设定上一区域吹扫位置至下一区域吹扫位置的实际距离L2,当L1=L2条件满足时,辊道驱动电机停止运行,料筐定位完成,使料筐运行到定位位置后自动停止,从而达到保护气体的完全吹扫的目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辊底式连续退火炉料筐精确定位方法,其特征是:在辊底式连续退火炉加热段辊道从动辊上增加编码器,编码器实现记长定位功能,安装于辊道从动辊上,根据辊轮转动的圈数和辊轮的周长计算料筐移动的距离LI,在PLC组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磊马云才张西军王会强梁琦明魏凯孙克斌史福玲胡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色奥博特铜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