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罩式炉退火模型修正方法,属于钢铁冶金行业信息技术领域。该方法的操作步骤为:根据钢卷的尺寸规格范围,制定插片实验方案;按实验方案完成各炉钢的插片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并提取模型修正的参照数据;以参照数据为基准,手工修正退火模型中钢卷的径向等效导热系数;运用数据样本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处理,得到径向等效导热系数修正值的回归模型;将回归模型应用到退火模型中。运用本方法可以提高退火模型的计算精度,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同时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罩式炉退火模型的修正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对罩式炉退火模型进行修正,使得修正后的模型能够准确模拟退火过程,提高钢卷退火过程的生产控制精度。
技术介绍
罩式炉退火模型是一种热工数学模型,用于计算炉台钢卷堆垛的加热、保温及冷却时间,形成钢卷堆垛退火的工艺制度(包括温度工艺曲线和气氛工艺曲线)。生成的退火工艺制度下发给基础自动化级,进行钢卷退火过程的生产控制。数学建模面临的实际问题多种多样,建模的目的不同、分析的方法不同、采用的数 学工具不同,所得到的数学模型的类型也不同。一般说来,数学建模方法大体可分为机理分析、测试分析和综合分析三种。(I)机理分析方法建立的数学模型为理论型的数学模型,这类模型在过程的机理比较清楚的情况下,可考虑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结构严谨、物理概念清晰。但其结构通常比较复杂,在过程机理尚不十分清楚的情况下,往往要做多种假设,从而影响计算精度。(2)测试分析方法建立的数学模型为统计型的数学模型,这类模型只考虑主要过程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构简单且能够较好地保证控制精度。在过程比较复杂,机理又不十分清楚的条件下,建立这类模型最为适宜。但是,它具有较强的条件性,通用性差,特别是当生产条件经常变化时更为不便。(3)综合分析方法利用机理分析建立模型的结构,用测试分析确定模型的参数。运用该方法建立的数学模型为理论——统计数学模型,这类模型兼具以上两种方法的优点,并可有效地克服它们的缺点,在工程中有着较广泛的应用。罩式炉退火模型是以热工理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理论统计数学模型,由于退火的工艺及传热的机理极其复杂,在设计模型时需要做必要的简化和假设,以便将现实的退火过程用抽象的数学语言描述出来,但因此也会降低模型的计算精度。所以,为降低数学模型计算结果与现实的偏差,需要通过实验的方法对模型的关键参数进行修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罩式炉退火模型的修正方法,在不影响计算性能的情况下,提高数学模型的计算精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的步骤罩式炉退火模型的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I)根据实际生产钢卷的尺寸规格范围,制定插片实验方案;(2)按实验方案完成各炉钢的插片实验,记录实验过程中各钢卷热点、冷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3)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形成实验钢卷的热点、冷点温度及炉气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从中提取由炉气温度、钢卷冷点温度及时间点组成的用于模型修正用的参照数据;(4)以参照数据为基准,手工修正退火模型中钢卷的径向等效导热系数;(5)选择钢卷的厚度、高度、外径、堆垛位置、炉气温度作为自变量,径向等效导热系数修正值为因变量,构成数据样本后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处理,得到径向等效导热系数修正值与钢卷的厚度、高度、外径、堆垛位置、炉气温度之间的回归模型;(6)将回归模型取代退火模型中的径向等效导热系数修正值,用于钢卷的径向等效导热系数的预测计算。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3 )中,提取模型修正用的参照数据时采取以下基本原则A.各退火阶段结束时的转折点处提取参照数据; B.各退火阶段内部取2个随时间均匀分布的点,提取该点的数据作为参照数据。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4)中,钢卷径向等效导热系数λ ^的计算公式如下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实际生产钢卷的尺寸规格范围,制定合理的插片实验方案; (2)按实验方案完成各炉钢的插片实验,记录实验过程中各钢卷热点、冷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 (3)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形成实验钢卷的热点、冷点温度及炉气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从中提取由炉气温度、钢卷冷点温度及时间点组成的用于模型修正用的参照数据; (4)以参照数据为基准,手工修正退火模型中钢卷的径向等效导热系数; (5)选择钢卷的厚度、高度、外径、堆垛位置、炉气温度作为自变量,径向等效导热系数修正值为因变量,构成数据样本后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处理,得到径向等效导热系数修正值与其它变量的回归模型; (6)将回归模型取代退火模型中的径向等效导热系数修正值,用于钢卷的径向等效导热系数的预测计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提取模型修正用的参照数据时采取以下基本原则 A.各退火阶段结束时的转折点处提取参照数据; B.各退火阶段内部取2个随时间均匀分布的点,提取该点的数据作为参照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钢卷径向等效导热系数λ ^的计算公式如下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手工修正钢卷径向等效导热系数时按以下步骤进行 A.手工调整径向等效导热系数的修正值Ψ; B.运用退火模型计算钢卷冷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 C.在参照时刻比较钢卷冷点温度的实测值及计算值; D.如实测值与计算值基本吻合,则修正完成;否则,重复(I) (3)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径向等效导热系数修正值的回归模型采取以下形式ψ= β。+ β 4+ β 2Β+ β 3D+ β 4Τ+ β 5Ρ 式中ψ为径向等效导热系数修正值;t为钢卷厚度,mm ;B为钢卷高度,mm ;D为钢卷外径,mm ;T为炉气温度,°C ;Ρ为钢卷在堆垛中的位置;^ β5为回归系数。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多元线性回归过程采用向前选择法进行参数的选择,具体步骤如下A.回归模型内参数个数初始化为零个; B.分别考虑因变量与每一个自变量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对这些模型进行F检验,选择F值最大者作为第一个进入模型的自变量; C.对剩下的自变量,分别考虑各变量加入现有模型后的F检验;对所有通过F检验的变量中,选择F值最大者作为第二个备选变量,进入模型; D.继续上述步骤,直到模型以外的自变量均不能通过F检验时,操作结束。 其中的因变量为径向等效导热系数修正值,自变量为钢卷厚度、钢卷高度、钢卷外径、炉气温度及钢卷在堆垛中的位置。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属于钢铁冶金行业信息
该方法的操作步骤为根据钢卷的尺寸规格范围,制定插片实验方案;按实验方案完成各炉钢的插片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并提取模型修正的参照数据;以参照数据为基准,手工修正退火模型中钢卷的径向等效导热系数;运用数据样本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处理,得到径向等效导热系数修正值的回归模型;将回归模型应用到退火模型中。运用本方法可以提高退火模型的计算精度,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同时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文档编号C21D11/00GK102994736SQ20121053557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1日专利技术者王晓亮, 李卫杰, 段广东 申请人:中冶南方(武汉)威仕工业炉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罩式炉退火模型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实际生产钢卷的尺寸规格范围,制定合理的插片实验方案;(2)按实验方案完成各炉钢的插片实验,记录实验过程中各钢卷热点、冷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3)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形成实验钢卷的热点、冷点温度及炉气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从中提取由炉气温度、钢卷冷点温度及时间点组成的用于模型修正用的参照数据;(4)以参照数据为基准,手工修正退火模型中钢卷的径向等效导热系数;(5)选择钢卷的厚度、高度、外径、堆垛位置、炉气温度作为自变量,径向等效导热系数修正值为因变量,构成数据样本后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处理,得到径向等效导热系数修正值与其它变量的回归模型;(6)将回归模型取代退火模型中的径向等效导热系数修正值,用于钢卷的径向等效导热系数的预测计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亮,李卫杰,段广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武汉威仕工业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