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一种强化变性淀粉改性的方法,具体涉及利用生物技术和物理方法相结合预处理原淀粉的方法。
技术介绍
淀粉是一类来源丰富的天然可再生资源,以淀粉为原料制造的高附加值变性淀粉,是淀粉深加工系列产品中最大的一个分支,目前有2000多种产品。由于其若干优良的特性及应用效果,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造纸、纺织、饲料、日用化工、石油、环保等领域,对于各行各业降低生产成本、缓解环境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研制开发新产品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变性淀粉生产大都是以原淀粉颗粒为原料进行的非均相反应。然而,由于淀粉颗粒存在多晶系结构,结构致密,使得淀粉在进行非均相化学改性过程中,化学试剂很难渗透到颗粒内部,与淀粉颗粒接触非常有限,其结果是取代基团通常分布在淀粉颗粒表面或非结晶区,最终造成取代度和反应效率低,取代基团在颗粒上分布不均匀,产品性能不稳定。反应效率是指参与化学反应的试剂与加入试剂的百分比。取代度用平均每个脱水葡萄糖单位中羟基被取代的数量来表示。传统的方法通过延长反应时间、增加试剂量或采用均相处理如在有机溶剂或离子液体介质中反应等措施来提高淀粉反应效率和变性 ...
【技术保护点】
生物酶预处理强化变性淀粉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淀粉原料用水调成浓度为质量百分比为10~40%,在25~50℃下超声处理10~50分钟,超声频率为25千赫兹,超声功率为40~80瓦,过滤;?(2)将步骤(1)过滤后得到的淀粉用乙酸‐乙酸钠缓冲液配成质量百分比为15~40%的淀粉乳,并调节pH值为4.0~6.5,加入淀粉酶,用量为每克干淀粉10~100u,在30~50℃温度下反应0.5~5小时;所述淀粉酶为α‐淀粉酶、糖化酶和普鲁兰酶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1.物酶预处理强化变性淀粉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淀粉原料用水调成浓度为质量百分比为10 40%,在25 50°C下超声处理10 50分钟,超声频率为25千赫兹,超声功率为40 80瓦,过滤; (2)将步骤(I)过滤后得到的淀粉用乙酸-乙酸钠缓冲液配成质量百分比为15 40%的淀粉乳,并调节PH值为4.0 6.5,加入淀粉酶,用量为每克干淀粉10 100u,在30 50°C温度下反应0.5 5小时;所述淀粉酶为α -淀粉酶、糖化酶和普鲁兰酶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志刚,扶雄,罗发兴,高群玉,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