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起重臂及具有其的塔式起重机。该起重臂包括臂节主体和连接到所述臂节主体的末端的臂尖节,所述臂尖节包括基座和长度可调拉杆,所述基座与所述臂节主体的末端的底部连接,所述长度可调拉杆连接于所述臂节主体的末端的顶部与所述基座之间。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由于起重臂包括臂节主体和臂尖节,该臂尖节包括基座、连接于该臂节主体的末端的顶部与该基座之间的长度可调拉杆,由此,该臂尖节能够通过该长度可调拉杆改变其实际高度,从而使得该臂尖节能够匹配不同高度的臂节主体,降低了起重臂的生产及使用成本,也提高了产品的通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塔式起重机领域,尤其涉及起重臂及具有其的塔式起重机。
技术介绍
目前,塔式起重机的起重臂的末端均设置有臂尖节。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起重臂的结构及其安装示意图,如图1所示,起重臂包括臂节主体100和安装在所述臂节主体的末端的臂尖节200。所述臂尖节200为焊接一体式,包括基座201、拉杆202和两个斜腹杆203。在拉杆202和两个斜腹杆203共同汇集的顶端设置有连接头204,其通过销轴300和插销301连接至起重臂100的上弦杆101的末端。基座201的两端也分别通过连接销轴500和插销501连接至起重臂100的两根下弦杆102的末端。在上述现有技术的结构中,由于臂尖节为焊接一体式结构,拉杆和斜腹杆的长度固定不变,使得臂尖节的高度也固定下来。当起重臂的臂节主体的高度发生变化吋,由于其上弦杆中心和下弦杆中心平面之间的高度发生改变,而原有臂尖节的高度却是固定的,所以需要重新设计臂尖节,在生产的时候需要重新设计エ装,导致增加生产成本,也影响了产品的通用性。因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ー种起重臂及具有其的塔式起重机,所述起重臂的臂尖节具有可变的实际高度,从而降低了成本,也提高了产品的通用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 一种ー种起重臂,包括臂节主体和连接到所述臂节主体的末端的臂尖节,所述臂尖节包括基座和长度可调拉杆,所述基座与所述臂节主体的末端的底部连接,所述长度可调拉杆连接于所述臂节主体的末端的顶部与所述基座之间。进ー步地,所述长度可调拉杆包括相连接的多个杆,所述多个杆中相邻的两根杆之间具有多个连接位置,所述多个连接位置用于调整所述长度可调拉杆的实际长度。进ー步地,所述多个杆为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上具有多个相互对应的销轴孔,ー个或多个销轴通过所述销轴孔连接所述第一杆和第二杆。进ー步地,所述基座包括安装座,所述第一杆通过销轴连接到所述安装座,所述第ニ杆通过销轴连接到所述臂节主体的末端的顶部。进ー步地,所述基座包括主框,所述主框包括横梁和分别从所述横梁的两端垂直延伸的两根纵梁,所述两根纵梁与所述臂节主体的末端的底部连接,至少ー根所述纵梁具有用于补偿所述臂节主体的宽度变化的宽度补偿装置。进ー步地,所述臂节主体包括位于其底部且相互平行的两根下弦杆,所述两根下弦杆的靠近所述臂尖节的一端分别具有母耳板,所述两根纵梁的靠近所述臂节主体的一端分别具有与所述母耳板配合的公耳板,所述宽度补偿装置为设置于至少一个所述公耳板的ー侧的轴套。进ー步地,所述母耳板和所述公耳板分别通过连接销轴相互连接,所述轴套套设在至少ー个所述连接销轴上。进ー步地,所述基座包括主框,所述主框包括横梁和分别从所述横梁的两端垂直延伸的两根纵梁,所述臂节主体包括位于其底部且相互平行的两根下弦杆,所述两根下弦杆的靠近所述臂尖节的一端分别具有母耳板,所述两根纵梁的靠近所述臂节主体的一端分别具有公耳板,所述两个母耳板之间的间距恒定,所述母耳板与所述公耳板贴合并通过销轴连接。进ー步地,所述基座包括主框,所述主框包括横梁和分别从所述横梁的两端垂直延伸的两根纵梁,所述臂节主体包括位于其底部且相互平行的两根下弦杆,所述两根下弦杆的靠近所述臂尖节的一端分别具有母耳板,所述两根纵梁的靠近所述臂节主体的一端分别具有公耳板,所述母耳板呈U形结构且包括内侧板和外侧板,所述两个内侧板之间的距离恒定,所述公耳板嵌入相应的所述母耳板中并与所述内侧板贴合,至少ー个所述公耳板与相应的所述外侧板之间设置轴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塔式起重机,具有起重臂,所述起重臂为根据前述第一个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起重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由于起重臂包括臂节主体和臂尖节,该臂尖节包括基座、连接于该臂节主体的末端的顶部与该基座之间的长度可调拉杆,由此,该臂尖节能够通过该长度可调拉杆改变其实际高度,从而使得该臂尖节能够匹配不同高度的臂节主体,降低了起重臂的生产及使用成本,也提高了产品的通用性。附图说明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ー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起重臂的结构及安装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起重臂的结构及安装的主视图,此时起重臂的截面高度为A ;图3是图2所示起重臂的结构及安装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起重臂的结构及安装的主视图,此时起重臂的截面高度为A+H ;图5是图4所示起重臂的结构及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没有明确限定或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将參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塔式起重机的起重臂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的起重臂,其具有能够匹配不同高度的臂节主体的臂尖节。图2是本专利技术起重臂的结构及安装的主视图,此时起重臂的截面高度(也即臂节主体的竖直截面的高度,以下同)为A ;图3是图2所示起重臂的结构及安装示意图。如图2和3所示,起重臂包括臂节主体10和臂尖节20。图2和图3仅示出了臂节主体10的与臂尖节20相连接的一部分,实际上,臂节主体10的根部与塔式起重机的塔身连接,臂节主体10的末端与臂尖节20连接。臂节主体10包括位于顶部的上弦杆11和位于底部且相互平行的两根下弦杆12,即上弦杆11和两个下弦杆12在竖直截面上呈等腰三角形布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臂尖节20主要由基座21、包括第一杆22和第二杆23的拉杆构成。其中,基座21为多根杆或板状构件焊接在一起的平面结构,其上可以安装滑轮等起吊设备。具体地,基座21包括主框、加强梁和安装座。主框呈U形的形状,包括一根横梁和分别从所述横梁两端垂直延伸的两根纵梁。加强梁分别连接两根纵梁的两端,从而封闭所述主框的U形开ロ,从而,加强梁与主框共同构成ー个封闭的框架结构。安装座设置在所述横梁的中部,用于连接第一杆22的一端。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臂尖节20仅有ー根拉杆,不再设有拉杆两边的两根斜腹杆,也不再具有设置在顶端的连接头。而且,该拉杆分为两段:第一杆22和第二杆23。如图3所示,第一杆22的下端部通过第一销轴24连接到基座21上,优选为连接至基座21的安装座。第一杆22的上端设有两个销轴孔。与之对应,第二杆23的下端也设有两个销轴孔。因此,通过将第二销轴25和第三销轴26分别穿过第一杆22和第二杆23上的相互对应的两组销轴孔,第一杆22和第三杆23可以相互连接,从而构成ー根完整的拉杆。第二杆23的上端部也设有销轴孔,通过第四销轴30将第二杆23的上端部与上弦杆11的末端相连。优选地,第一杆22为细长的板状或片状结构,其下端部设有ー个销轴孔。第一杆22通过将其下端部与安装座相连,从而连接至基座21。安装座为设置在基座21中部的双耳板结构,该双耳板结构上也具有ー对销轴孔,第一销轴24可以从该双耳板结构和第一杆22下端部上分別形成的销轴孔中穿过,从而使第一杆22的下端部与该双耳板结构的安装座相互连接。优选地,第二杆23为细长的双板状结构,该双板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并通过多个连接部相连,在所述双板上均形成了位置对应的两个销轴孔,该双板之间的间隔距离适于夹持住第一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起重臂,包括臂节主体和连接到所述臂节主体的末端的臂尖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臂尖节包括基座(21)和长度可调拉杆,所述基座(21)与所述臂节主体的末端的底部连接,所述长度可调拉杆连接于所述臂节主体的末端的顶部与所述基座(21)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重臂,包括臂节主体和连接到所述臂节主体的末端的臂尖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臂尖节包括基座(21)和长度可调拉杆,所述基座(21)与所述臂节主体的末端的底部连接,所述长度可调拉杆连接于所述臂节主体的末端的顶部与所述基座(21)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臂,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可调拉杆包括相连接的多个杆,所述多个杆中相邻的两根杆之间具有多个连接位置,所述多个连接位置用于调整所述长度可调拉杆的实际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重臂,其特征在干,所述多个杆为第一杆(22)和第二杆(23),所述第一杆(22)和所述第二杆(23)上具有多个相互对应的销轴孔,一个或多个销轴通过所述销轴孔连接所述第一杆(22)和第二杆(2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重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1)包括安装座,所述第一杆(22)通过销轴连接到所述安装座,所述第二杆(23)通过销轴连接到所述臂节主体的末端的顶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1)包括主框,所述主框包括横梁和分别从所述横梁的两端垂直延伸的两根纵梁,所述两根纵梁与所述臂节主体的末端的底部连接,至少ー根所述纵梁具有用于补偿所述臂节主体的宽度变化的宽度补偿装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起重臂,其特征在干,所述臂节主体(10)包括位于其底部且相互平行的两根下弦杆(12,72),所述两根下弦杆的靠近所述臂尖节的一端分别具有母耳板(121,721),所述两根纵梁的靠近所述臂节主体的一端分别具有与所述母耳板(1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建军,郭纪斌,刘毅,蒋孝德,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