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真空吊具,尤其是一种大吨位管片真空吊具。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吊具常常采用挂钩式吊具和钢缆式吊具,但对于隧道、市政工程等使用的管片产品,若采用挂钩式吊具和钢缆式吊具吊装搬运时,产品表面经常会被刮伤,影响产品外观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大吨位管片真空吊具,这种大吨位管片真空吊具,具有较大的扯断力,且吊装搬运エ件时,不会对エ件造成任何损伤,而且还具有吸持可靠、吊装重量大的优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大吨位管片真空吊具,包括吊钩、真空泵组件、真空腔、吸气电磁阀、放气电磁阀、吸盘吊耳、吸盘、橡胶密封圈,吊钩通过销钉连接在真空腔的顶部,真空腔呈中空结构,真空泵组件通过高压气管与真空腔相连通,吸气电磁阀的一端与真空腔相连通,另一端通过高压气管连接至吸盘的内部空间,放气电磁阀一端通过高压气管与吸盘的内部空间相连通,另一端与大气连通,吸盘固定在吸盘吊耳的底部,吸盘吊耳通过转轴悬挂于真空腔的底部,吸盘的底面加工有环状凹槽,橡胶密封圈的上半部镶嵌在吸盘底面的环状凹槽中。所述真空腔采用中空方钢型材制成,分为上下两层,通过管道相连通。下层真空腔采用两根中空方钢型材并列焊接在一起。所述环状凹槽的截面成“T”字形,橡胶密封圈的截面呈“エ”字形,其上半部与环状凹槽截面形状吻合,其下半部底面呈内凹的弧面。所述真空腔上还安装有与其相连通的压カ表,用于监视真空腔内的压カ。所述吸盘的顶面固定有两个吸盘吊耳,且对称布置在真空腔的底部两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大吨位管片真空吊具,由于采用了吊钩、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吨位管片真空吊具,包括吊钩(1)、真空泵组件(2)、真空腔(3)、吸气电磁阀(4)、放气电磁阀(6)、吸盘吊耳(5)、吸盘(10)、橡胶密封圈(12),所述吊钩(1)通过销钉(7)连接在真空腔(3)的顶部,所述真空腔(3)呈中空结构,所述真空泵组件(2)通过高压气管(9)与真空腔(3)相连通,吸气电磁阀(4)的一端与真空腔(3)相连通,另一端通过高压气管(9)连接至吸盘(10)的内部空间,所述放气电磁阀(6)一端通过高压气管9连接至吸盘10的内部空间,另一端与大气连通,所述吸盘(10)固定在吸盘吊耳(5)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吊耳(5)通过转轴(8)悬挂于真空腔(3)的底部,所述吸盘(10)的底面加工有环状凹槽(11),所述橡胶密封圈(12)的上半部镶嵌在吸盘(10)底面的环状凹槽(11)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吨位管片真空吊具,包括吊钩(I)、真空泵组件(2)、真空腔(3)、吸气电磁阀(4)、放气电磁阀(6)、吸盘吊耳(5)、吸盘(10)、橡胶密封圈(12),所述吊钩⑴通过销钉(7)连接在真空腔(3)的顶部,所述真空腔(3)呈中空结构,所述真空泵组件(2)通过高压气管(9)与真空腔(3)相连通,吸气电磁阀(4)的一端与真空腔(3)相连通,另一端通过高压气管(9)连接至吸盘(10)的内部空间,所述放气电磁阀(6) —端通过高压气管9连接至吸盘10的内部空间,另一端与大气连通,所述吸盘(10)固定在吸盘吊耳(5)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吊耳(5)通过转轴⑶悬挂于真空腔(3)的底部,所述吸盘(10)的底面加工有环状凹槽(11),所述橡胶密封圈(12)的上半部镶嵌在吸盘(10)底面的环状凹槽(11)中。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茂,李辉,丁朝辉,刘敏,徐俊杰,夏涛,林玉霞,张鹏,
申请(专利权)人:盾建重工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