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捻动线束机器人手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4997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13:41
一种可捻动线束机器人手爪,包括机械手、蜗杆传动机构和捻动手。捻动手指由结构相同的上捻动手指和下捻动手指组成。蜗杆传动机构包括电机、蜗杆、第一、第二传动齿轮。蜗杆分别与上捻动手指和下捻动手指上的第一蜗轮和第二蜗轮啮合。处于夹紧线束位置时,电机带动转动蜗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蜗轮和第二蜗轮转动,并分别通过与第一蜗轮轴连接的第一皮带轮和与第二蜗轮轴连接的第二皮带轮,带动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运动捻动线束。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线束端子方向进行精确的调整,使线束在原位置精确旋转与连接器插孔保持匹配,实现精确的装配,使线束装配工作更加高效,在更大程度上减少人工需求、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机电一体化
,特别涉及一种可捻动线束机器人手爪,适用于线束加工装配及相关产品。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化、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线束行业已经被誉为城市的“神经”和“血管”,肩负着各行各业国民经济支柱行业配套的职能。在汽车、家电、计算机、通讯设备、军用、航空仪器等领域均已使用线束。线束加工行业所用到的连接器器件种类较多,线束较细,装配精度要求较高,但目前还没有能将线束搓动的机器人手爪,不能对线束端子方向进行精确的调整,使之与连接器插孔保持匹配,很难进行精确的自动装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可捻动线束机器人手爪,解决线束加工自动装配过程中线束的角度旋转问题,能够对线束端子方向进行精确地调整,使之与连接器插孔保持匹配,进行精确的线束加工自动装配。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捻动线束机器人手爪,包括机械手、蜗杆传动机构和捻动手指; 机械手由机械手基座、上平行运动手指和下平行运动手指装配成;机械手基座I的一侧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固定装设有上蜗杆支撑板和下蜗杆支撑板;上蜗杆支撑板上开设有第一蜗杆轴孔,下蜗杆支撑板上开设有第二蜗杆轴孔;上平行运动手指和下平行运动手指能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捻动线束机器人手爪,包括机械手、蜗杆传动机构和捻动手指;机械手由机械手基座(1)、上平行运动手指(2)和下平行运动手指(3)装配成;机械手基座(1)的一侧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固定装设有上蜗杆支撑板(4)和下蜗杆支撑板(5);上蜗杆支撑板(4)上开设有第一蜗杆轴孔(6),下蜗杆支撑板(5)上开设有第二蜗杆轴孔(7);上平行运动手指(2)和下平行运动手指(3)能平行作上或下移动;其特征在于:捻动手指由上捻动手指(8)和下捻动手指(9)组成;上捻动手指(8)包括上捻动手指基座(10)、第一蜗轮(11)、第一皮带轮(12)、第二皮带轮(13)和第一皮带(14);第一皮带轮(12)的轮轴穿过上捻动手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捻动线束机器人手爪,包括机械手、蜗杆传动机构和捻动手指; 机械手由机械手基座(I)、上平行运动手指(2 )和下平行运动手指(3 )装配成;机械手基座(I)的一侧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固定装设有上蜗杆支撑板(4)和下蜗杆支撑板(5);上蜗杆支撑板(4)上开设有第一蜗杆轴孔(6),下蜗杆支撑板(5)上开设有第二蜗杆轴孔(7);上平行运动手指(2)和下平行运动手指(3)能平行作上或下移动;其特征在于: 捻动手指由上捻动手指(8)和下捻动手指(9)组成; 上捻动手指(8)包括上捻动手指基座(10)、第一蜗轮(11)、第一皮带轮(12)、第二皮带轮(13)和第一皮带(14);第一皮带轮(12)的轮轴穿过上捻动手指基座(10)上的第一轴孔(15)后与第一蜗轮(11)的轮轴连接,第二皮带轮(13)的轮轴(16)装配在上捻动手指基座(10)上的第二轴孔(17)内;第一皮带轮(12)通过第一皮带(14)与第二皮带轮(13)联结,上捻动手指基座(10)与上平行运动手指(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东阳孟力军张敏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