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路板的制作工艺,特别是一种柔性电路板的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生产柔性电路板的工艺方法,四到八层板内层线路常用的生产工艺为:内层基材一层一层叠加后压合固化,再制作内层线路,这种方法导致内层软板压合后有胶区与无胶区高低位置明显,内层软板贴干膜不实的现象,而且在对内层覆盖膜进行多次压合后造成软板涨缩,最终导致产品合格率较低,还由于现有技术生产工艺流程较长,生产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的合格率。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包括以下步骤:一、整卷贴干膜,将干膜抗蚀剂贴附在铜基材的铜面上,铜基材由聚酰亚胺膜和覆铜叠合组成,热压压力3-5Kg/cm2,速度0.8-1.5m/min,辊轮温度110±10°C ;二、制作柔性电路板多层板的内层线路板,(I)、分别曝光第2层线路板(F2)、第3层线路板(F3)、…、第n_2层线路板(Fn-2)、第η-1层线 路板(Fn-1)的贴有干膜的无胶电解铜基材,其中,η为3_10,曝光能量为 40-70mj/cm2,真空度为 650-720mmHg ;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层柔性电路板内层线路一次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整卷贴干膜,将干膜抗蚀剂贴附在铜基材的铜面上,铜基材由聚酰亚胺膜和覆铜叠合组成,热压压力3?5Kg/cm2,速度0.8?1.5m/min,辊轮温度110±10°C;二、制作柔性电路板多层板的内层线路板,(1)、分别曝光第2层线路板(F2)、第3层线路板(F3)、…、第n?2层线路板(Fn?2)、第n?1层线路板(Fn?1)的贴有干膜的无胶电解铜基材,其中,n为3?10,曝光能量为40?70mj/cm2,真空度为650?720mmHg;(2)、显影,将第2层线路板(F2)、第3层线路板(F3)、…、第n?2层线路板(F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柔性电路板内层线路一次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整卷贴干膜,将干膜抗蚀剂贴附在铜基材的铜面上,铜基材由聚酰亚胺膜和覆铜叠合组成,热压压力3-5Kg/cm2,速度0.8-1.5m/min,辊轮温度110±10° C ; 二、制作柔性电路板多层板的内层线路板, (1)、分别曝光第2层线路板(F2)、第3层线路板(F3)、...、第n-2层线路板(Fn_2)、第η-1层线路板(Fn-1)的贴有干膜的无胶电解铜基材,其中,η为3_10,曝光能量为40_70mj/cm2,真空度为 650-720mmHg ; (2)、显影,将第2层线路板(F2)、第3层线路板(F3)、…、第n_2层线路板(Fn_2)、第η-1层线路板(Fn-1)放入显影液中,显影液为体积浓度0.5-1.5%的NaCO3溶液,显影液压力1.0-1.5Kg/cm2,显影速度 2.0-2.8m/min ; (3)、蚀刻,将第2层线路板(F2)、第3层线路板(F3)、…、第n_2层线路板(Fn_2)、第η-1层线路板(Fn-1)放入蚀刻溶液中,蚀刻溶液为含有体积浓度28-35 %的HCl、15-25 %的NaClO3,其余为水,控制蚀刻溶液的铜离子Cu2+含量在120-190g/L,蚀刻液酸度1.0-3.0N,蚀刻液温度50±5° C,蚀刻速度1.5-2.5m/min ; (4)、脱膜,将第2层线路板(F2)、第3层线路板(F3)、…、第n_2层线路板(Fn_2)、第η-1层线路板(Fn-1)放入脱膜液中,脱膜液为NaOH溶液,体积浓度为3_7%,脱膜温度50±5° C,脱膜速度为1.5-2.5m/min,脱模液压力为1.5-2.0Kg/cm2 ; 三、制作内层线路板层, (1)、第一次微蚀,分别将第2层线路板(F2)、第3层线路板(F3)、…、第n-2层线路板(Fn-2)、第η-1层线路板(Fn-1),通过喷淋器喷淋微蚀剂,微蚀剂采用GC-303型铜微蚀剂,控制微蚀剂溶 液的Cu2+含量为20-60g/L,微蚀剂温度20-30° C,微蚀剂喷淋压力1.0-3.0Kg/cm2,微蚀速度 2.0-2.5m/min ; (2)、分别在第2层线路板(F2)、第3层线路板(F3)、…、第n_2层线路板(Fn_2)、第η-1层线路板(Fn-1)上复合内层覆盖膜,温度160-180° C,压力为10_12MPa,先以较低压力预压5-20s,再以较高压力实压50-120S ; (3)、分别在第2层线路板(F2)、第3层线路板(F3)、…、第n_2层线路板(Fn_2)、第η-1层线路板(Fn-1)聚酰亚胺膜第一次贴合内层纯胶,采用电慰斗加热到180° C5s ; (4)、压合内层覆盖膜和内层纯胶,温度100-120°C,压力3-5Kg/cm2,速度2_3m/min ; 四、制作内层线路板组合层, (1)、分别将第2层线路板(F2)、第3层线路板(F3)、…、第n-2层线路板(Fn_2)、第η-1层线路板(Fn-1)重叠,用电慰斗在180° C5s,将两层或三层的聚酰亚胺膜与内层纯胶粘联接; (2)、第一次压合,将第2层线路板(F2)、第3层线路板(F3)、…、第n_2层线路板(Fn-2)、第η-1层线路板(Fn-1)分别与内层覆盖膜压合,两聚酰亚胺膜和内层纯胶联接,在温度160-180° C下压合,压力10-12MPa,先用较小的压力预压5-20s,再用较大的压力实压50-120S ;压合后第一次固化内层覆盖膜,直接在温160-180° C下软化内层覆盖膜,时间60-120分钟,自然降温至室温,使铜基材与内层覆盖膜联接,得到内层线路板组合层; 五、制作多层柔性电路板内层线路, (I)、贴合纯胶,将纯胶贴在内层线路板组合层的第2层线路板(F2)的内层覆盖膜上、第η-l层线路板(Fn-1)的内层覆盖膜上、第2层线路板(F2)与第n_l层线路板(Fn-1)之外两内层线路板组合层的任一内层覆盖膜上,加热到120° C后压合,将内层覆盖膜与纯胶联接; (2)、贴合外层电路板,将内层线路板组合层与内层线路板组合层、第I层线路板(Fl)的聚酰亚胺膜贴第2层线路板(F2)的纯胶上,将第η层线路板(Fn)的聚酰亚胺膜贴在Fn-1层上的纯胶上,在温度160-180° C下压合,压力10-12MPa,先用较小的压力预压5_20s,再用较大的压力实压50-120S ;压合后第一次固化第I层线路板(Fl)、第η层线路板(Fn)的内层覆盖膜,直接在温度160-180° C下软化内层覆盖膜,时间60-120分钟; (3)、烘烤,直接在180°C,烘烤120分钟,自然降温至室温,得到多层电路板; (4)在多层电路板上钻导通孔,孔径为0.2mm,转速125_130krpm,下钻速度1.25-1.45m/min,提升速度 13_15m/min ; (5)、在导通孔内壁沉积上厚度为I 2μπι铜; (6)、在多层电路板导通孔内壁电镀铜,导通孔孔壁铜厚度至15 20μπι; (7)、在外层电路板贴干膜,热压压力3-5Kg/cm2,速度0.8-1.5m/min,棍轮温度110±10° C ; (8)对外层电路板进行紫外线曝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锡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兴新宇软电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