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吊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38964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7 23:25
一种涉及机械领域中能把提升力或推动力直接作用于载荷表面的装置,尤指一种用于通用吊钩组的专用型式,既可以传递提升力,又能够传递推动力,且能在受力状态下旋转的一种旋转吊叉装置。该装置包括吊叉、轴承座、通盖、叉子螺母、油嘴、双向推力滚动轴承、密封调整垫、提升隔套、螺母卡板和油封等,在轴承座内安装有双向推力滚动轴承,上述各部件组合为一整体的旋转吊叉装置。主要解决在公知吊叉横梁的轴承座内,如何安装双向推力滚动轴承的结构等有关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该装置不但能够传递提升力,而且能够传递推动力,还允许吊叉相对于轴承座轴线的转动,扩大了使用范围,满足了某些需双向施加驱动力机器、机构的功能需要,具有安全可靠,使用方便以及多功能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领域中能把提升力或推动力直接作用于载荷表面的装置,尤指一种用于通用吊钩组的专用型式,既可以传递提升力,又能够传递推动力,且能在受力状态下旋转的吊叉装置。
技术介绍
公知吊叉是通用吊钩组的一种专用型式,用来传递提升力。其上部结构与通用吊钩组相同,由横梁、单向推力轴承、螺母及其它零件组成。但公知吊叉不能在既需向上提升重物,又需向下施加驱动力的场合使用。中国专利CN201925356U,名为“一种应用单向推力轴承的结构”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使用单向推力轴承传递双向轴向力的结构,但其轴(相当于公知吊叉吊柄)受力部分有两道切槽,会产生局部应力集中,不适于承受大的轴向力;另外该专利要求“轴向装配装置与单向推力轴承之间间隙”及“单向推力轴承与轴承座之间空隙”各为“O. 03mm至O.15_”,不符合轴承安装必须承受一定的最小负荷的要求,该装置工作时不能排除轴承的滚道和滚动体之间产生破坏性滑动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旋转吊叉装置,通过采用双向推力滚动轴承,达到该吊叉既能用来传递提升力,又能传递推动力且同时可旋转的目的,该装置可以给推力轴承施加一确定的合理的预紧力,其提升力和驱动力可以做到足够大的一种旋转吊叉装置。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主要解决在公知吊叉横梁的轴承座内,如何安装双向推力滚动轴承的结构问题;要解决吊叉的轴柄尾部的结构问题;要解决吊叉可发生相对于轴承座轴线的转动结构等有关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装置包括吊叉、轴承座、推力轴承、通盖、叉子螺母及紧固件,还包括油嘴、双向推力滚动轴承、密封调整垫、提升隔套、压环、螺母卡板和油封等部件,在轴承座内安装有双向推力滚动轴承,该装置至少包括一吊叉的轴柄由下至上装入轴承座,其第一轴肩紧贴双向推力滚动轴承的两面带滚道轴圈的下平面,其第二轴台轴颈与双向推力滚动轴承的两面带滚道轴圈内径相互配合紧固连接,吊叉的轴柄尾部加工有螺纹,并与叉子螺母相互配合紧固连接,吊叉的轴肩从下至上压紧双向推力滚动轴承两面带滚道的轴圈;轴承座与圆筒形被驱动件的法兰紧固连接,轴承座与通盖之间装有密封调整垫,并通过紧固件B相互联接;油嘴设置在轴承座上,并通过螺纹相互紧固连接;双向推力滚动轴承下座圈的外径与轴承座的对应部分内径相互配合紧固连接;提升隔套安装在双向推力滚动轴承两面带滚道轴圈的上平面上部、吊叉的第二轴台轴颈外部,在提升隔套的上端面装有压环,压环与提升隔套之间设有止口径向定位结构,在提升隔套中上部外面,装有向下压紧双向推力滚动轴承上座圈、与轴承座内孔设有止口径向定位结构,并与提升隔套之间装有油封;通盖与轴承座之间的密封调整垫,其层数和厚度为可调结构,增减其层数、厚度可调整双向推力滚动轴承的轴向间隙;上述各部件组合为一整体的旋转吊叉装置。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旋转吊叉装置的吊叉的轴柄端部开有定位卡板豁口,当叉子螺母旋紧后,将螺母卡板与吊叉的轴柄端部豁口密贴就位,叉子螺母和螺母卡板之间通过紧固件A相互联接。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旋转吊叉装置的双向推力滚动轴承被通盖封闭,并固定在轴承座的轴承安装孔内。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旋转吊叉装置的双向推力滚动轴承的两面带滚道轴圈被吊叉的轴肩与轴颈、叉子螺母固定在吊叉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增设了双向推力滚动轴承,不但能够传递提升力,而且能够传递推动力,还允许吊叉相对于轴承座(相当于吊叉横梁)轴线的转动;选用的双向推力滚动轴承是配套方便的定型产品,相关零件均为普通结构型式,但其组合后满足了某些机器、机构双向动作和旋转的需要;还可以给推力轴承施加一确定的合理的预紧力,其提升力和驱动力可以做到足够大,扩大了使用范围,满足了某些需双向施加驱动力机器、机构的功能需要,具有安全可靠,使用方便以及多功能等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总体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号说明I一吊叉;2—轴承座;3—油嘴;4一双向推力滚动轴承;5—密封调整垫;6—提升隔套;7一通盖;8—压环;9一叉子螺母;10—螺母卡板;11—紧固件 A ;12—紧固件 B;13—油封;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附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吊叉1、轴承座2、推力轴承、通盖7、叉子螺母9及紧固件,还包括油嘴3、双向推力滚动轴承4、密封调整垫5、提升隔套6、压环8、螺母卡板10和油封13等部件,在轴承座2内安装有双向推力滚动轴承4,该装置至少包括一吊叉I的轴柄由下至上装入轴承座2,其第一轴肩紧贴双向推力滚动轴承4的两面带滚道轴圈的下平面,其第二轴台轴颈与双向推力滚动轴承4的两面带滚道轴圈内径相互配合紧固连接,吊叉I的轴柄尾部加工有螺纹,并与叉子螺母9相互配合紧固连接,吊叉I的轴肩从下至上压紧双向推力滚动轴承4两面带滚道的轴圈;轴承座2与圆筒形被驱动件的法兰紧固连接,轴承座2与通盖7之间装有密封调整垫5,并通过紧固件B12相互联接;油嘴3设置在轴承座2上,并通过螺纹相互紧固连接;双向推力滚动轴承4下座圈的外径与轴承座2的对应部分内径相互配合紧固连接;提升隔套6安装在双向推力滚动轴承4两面带滚道轴圈的上平面上部、吊叉I的第二轴台轴颈外部,在提升隔套6的上端面装有压环8,压环8与提升隔套6之间设有止口径向定位结构,在提升隔套6中上部外面,装有向下压紧双向推力滚动轴承4上座圈、与轴承座2内孔设有止口径向定位结构,并与提升隔套6之间装有油封13 ;通盖7与轴承座2之间的密封调整垫5,其层数和厚度为可调结构,增减其层数、厚度可调整双向推力滚动轴承4的轴向间隙;上述各部件组合为一整体的旋转吊叉装置。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旋转吊叉装置的吊叉I的轴柄端部开有定位卡板豁口,当叉子螺母9旋紧后,将螺母卡板10与吊叉I的轴柄端部豁口密贴就位,叉子螺母9和螺母卡板10之间通过紧固件All相互联接。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旋转吊叉装置的双向推力滚动轴承4被通盖7封闭,并固定在轴承座2的轴承安装孔内。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旋转吊叉装置的双向推力滚动轴承4的两面带滚道轴圈被吊叉I的轴肩与轴颈、叉子螺母9固定在吊叉I上。本技术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请参阅附图1所示,本技术克服了公知技术的局限,在相当于公知吊叉横梁的轴承座2内,装有双向推力滚动轴承4。如同公知吊叉,在本技术吊叉的轴柄尾部加工有螺纹并与叉子螺母配合,吊叉经叉子螺母9、双向推力滚动轴承4两面带滚道的轴圈和下座圈传递提升力给轴承座2 (相当于吊叉横梁);吊叉I的轴肩从下至上压紧推力轴承两面带滚道的轴圈,经双向推力轴承上座圈、轴承座通盖将推动力传递给轴承座2 (相当于吊叉横梁),从而达到其不但能够用来传递提升力,而且能传递推动力的目的。本实施例轴承座2的作用相当于公知吊叉的横梁,用于与圆筒形被驱动件的法兰连接。轴承座2内装有双向推力滚动轴承4,双向推力滚动轴承4下座圈的外径与轴承座2的对应部分内径配合,起径向定位作用。吊叉I的轴柄由下至上装入轴承座2,其第一轴肩紧贴双向推力滚动轴承4的两面带滚道轴圈的下平面,用来传递推动力。吊叉I的第二轴台轴颈与双向推力滚动轴承4的两面带滚道轴圈内径配合,起吊叉I与双向推力滚动轴承4间的径向定位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吊叉装置,该装置包括吊叉(1)、轴承座(2)、推力轴承、通盖(7)、叉子螺母(9)及紧固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嘴(3)、双向推力滚动轴承(4)、密封调整垫(5)、提升隔套(6)、压环(8)、螺母卡板(10)和油封(13),在轴承座(2)内安装有双向推力滚动轴承(4),该装置至少包括:一吊叉(1)的轴柄由下至上装入轴承座(2),其第一轴肩紧贴双向推力滚动轴承(4)的两面带滚道轴圈的下平面,其第二轴台轴颈与双向推力滚动轴承(4)的两面带滚道轴圈内径相互配合紧固连接,吊叉(1)的轴柄尾部加工有螺纹,并与叉子螺母(9)相互配合紧固连接,吊叉(1)的轴肩从下至上压紧双向推力滚动轴承(4)两面带滚道的轴圈;轴承座(2)与圆筒形被驱动件的法兰紧固连接,轴承座(2)与通盖(7)之间装有密封调整垫(5),并通过紧固件B(12)相互联接;油嘴(3)设置在轴承座(2)上,并通过螺纹相互紧固连接;双向推力滚动轴承(4)下座圈的外径与轴承座(2)的对应部分内径相互配合紧固连接;提升隔套(6)安装在双向推力滚动轴承(4)两面带滚道轴圈的上平面上部、吊叉(1)的第二轴台轴颈外部,在提升隔套(6)的上端面装有压环(8),压环(8)与提升隔套(6)之间设有止口径向定位结构,在提升隔套(6)中上 部外面,装有向下压紧双向推力滚动轴承(4)上座圈、与轴承座(2)内孔设有止口径向定位结构,并与提升隔套(6)之间装有油封(13);通盖(7)与轴承座(2)之间的密封调整垫(5),其层数和厚度为可调结构,增减其层数、厚度可调整双向推力滚动轴承(4)的轴向间隙;上述各部件组合为一整体的旋转吊叉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吊叉装置,该装置包括吊叉(I)、轴承座(2)、推力轴承、通盖(7)、叉子螺母(9)及紧固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嘴(3)、双向推力滚动轴承(4)、密封调整垫(5)、提升隔套(6)、压环(8)、螺母卡板(10)和油封(13),在轴承座(2)内安装有双向推力滚动轴承(4),该装置至少包括 一吊叉(I)的轴柄由下至上装入轴承座(2),其第一轴肩紧贴双向推力滚动轴承(4)的两面带滚道轴圈的下平面,其第二轴台轴颈与双向推力滚动轴承(4)的两面带滚道轴圈内径相互配合紧固连接,吊叉(I)的轴柄尾部加工有螺纹,并与叉子螺母(9)相互配合紧固连接,吊叉(I)的轴肩从下至上压紧双向推力滚动轴承(4)两面带滚道的轴圈; 轴承座(2)与圆筒形被驱动件的法兰紧固连接,轴承座(2)与通盖(7)之间装有密封调整垫(5),并通过紧固件B (12)相互联接; 油嘴(3)设置在轴承座(2)上,并通过螺纹相互紧固连接; 双向推力滚动轴承(4)下座圈的外径与轴承座(2)的对应部分内径相互配合紧固连接; 提升隔套(6)安装在双向推力滚动轴承(4)两面带滚道轴圈的上平面上部、吊叉(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乐竟辉鲍希陆程欢张浩星胡建华姚履中奚良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竟力机电工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