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及驱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93342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6: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及驱动方法,用以增大像素区域开口率,避免因为相邻行黑矩阵形状不同而造成的显示出现横纹,提高显示质量。所述阵列基板,包括交叉设置的数据线和栅线,以及由数据线和栅线围设形成的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包括薄膜晶体管TFT和像素电极,所述TFT包括栅电极、源电极和漏电极,所述源电极与所述数据线连接,其特征在于:相邻两行栅线位于被驱动的相邻两行像素单元之间,所述漏电极与所述像素电极的连接处对应于驱动同一列的所述相邻两像素单元的相邻两行栅线之间或栅线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随着高级超维场转换技术(Advanced Super Dimension Switch,ADS)液晶显不产品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功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像素单元开口率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来降低功耗。除了通过工艺的控制,设计的改进已成为增大开口率的重要途径。传统添加公共电极走线的ADS产品中,公共电极走线通过过孔周期性和公共电极线的ITO层连接,起到并联电阻减小电阻的作用。参考图1,其栅线101朝向各自像素单元A (该区域由一栅线101、两条纵向数据线102和一公共电极线103围成),不能有效利用空间,同时源电极连接像素电极的过孔B在像素单元显示区域A内。同时为了防止漏光,往往通过彩膜侧的黑矩阵BM (图中未示出)来遮挡,但同时很大程度上减小了开口率,并且因为对盒精度问题,往往会造成过孔处的漏光。另外,传统添加公共电极走线的ADS产品中,栅线位置上一行的BM挡住薄膜晶体管TFT和走线,导致形状不规则,和公共电极上一行平整的BM不一致,这样在最终的成品中会形成横纹,进而相邻行的亮度差异导致在整个屏幕上显示异常。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阵列基板,包括交叉设置的数据线和栅线,以及由数据线和栅线围设形成的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包括薄膜晶体管TFT和像素电极,所述TFT包括栅电极、源电极和漏电极,所述源电极与所述数据线连接,其特征在于:相邻两行栅线位于被驱动的相邻两行像素单元之间,所述漏电极与所述像素电极的连接处对应于驱动同一列的所述相邻两像素单元的相邻两行栅线之间或栅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阵列基板,包括交叉设置的数据线和栅线,以及由数据线和栅线围设形成的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包括薄膜晶体管TFT和像素电极,所述TFT包括栅电极、源电极和漏电极,所述源电极与所述数据线连接,其特征在于相邻两行栅线位于被驱动的相邻两行像素单元之间,所述漏电极与所述像素电极的连接处对应于驱动同一列的所述相邻两像素单元的相邻两行栅线之间或栅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极与所述像素电极通过第一过孔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栅线包括凸起结构,驱动同一列的所述相邻两像素单元的所述相邻两行栅线的凸起结构交错相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行栅线中的上一行栅线驱动所述相邻两行像素单元中位于下一行的像素单元,所述相邻两行栅线中的下一行栅线驱动所述相邻两行像素单元中位于上一行的像素单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还包括公共电极线,相邻两行公共电极线之间相隔所述相邻两行像素单元,所述公共电极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文博董学薛海林陈小川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