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立体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液晶光栅及其驱动方法和立体显示>J-U ρ α装直。
技术介绍
三维(3D)显示技术的工作原理为针对同一场景,使观看者的左眼与右眼分别接收图象,观看者的两眼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即瞳距,约为65mm),使得两眼的视角存在细微的差别,由于这种差别的存在,观看者的左眼与右眼分别观察到的图像也会略有差异,这个差异被称为“双眼视差”,而左、右眼观察到的有差异的图像构成一对“立体图象对”,“立体图像对”在经过大脑视觉皮层的融合后,就形成了立体效果。目前的立体显示装置在观看时,需要观看者佩戴立体眼镜,由于立体眼镜的尺寸通常是固定的,这可能会使不同脸型的观看者在佩戴立体眼镜观看时,不能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另外,对于本来就佩戴眼镜(如近视眼镜、远视眼镜等)的观看者来说,为了获得立体观看效果,需要将两副眼镜重叠使用,使用不方便,降低了用户体验。不需要借助辅助工具即可实现立体显示的裸眼3D技术运应而生。目前主流的裸眼3D技术包括基于视差的立体显示技术、全息立体显示和体积立体显示。其中,基于视差的立体显示技术是当前最为成熟的三维显示技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光栅,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第一基板和/或第二基板上具有多个等间距排列的条状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条状电极结构通过不同的控制线与所述液晶光栅的驱动电路连接;在三维显示模式下,所述液晶光栅根据观看者的左眼或右眼相对于自身的各透光区域的当前位置信息,调整每个所述当前位置信息对应的透光区域的大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晶光栅,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第一基板和/或第二基板上具有多个等间距排列的条状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条状电极结构通过不同的控制线与所述液晶光栅的驱动电路连接;在三维显示模式下,所述液晶光栅根据观看者的左眼或右眼相对于自身的各透光区域的当前位置信息,调整每个所述当前位置信息对应的透光区域的大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光栅,其特征在于,针对每个确定的当前位置信息,所述液晶光栅的驱动电路根据位置信息与驱动电压的对应关系,确定该当前位置信息对应的驱动电压,将确定的驱动电压作为与该当前位置信息对应的透光区域相邻的一个非透光区域中的条状电极结构的当前驱动电压,并通过与所述条状电极结构连接控制线将确定的驱动电压加载至该条状电极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光栅,其特征在于,针对每个确定的当前位置信息,所述驱动电路在确定该当前位置信息超出设定的阈值范围时,确定该当前位置信息对应的驱动电压。4.如权利要求f3任一项所述的液晶光栅,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信息为透过所述液晶光栅的各透光区域且进入观看者的左眼或右眼的光线相对于所述液晶光栅所在平面的夹角的角度值。5.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立体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人眼追踪设备以及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液晶光栅;其中,在三维显示模式下,所述人眼追踪设备用于确定观看者的左眼或右眼相对于液晶光栅的各透光区域的当前位置信息,并将确定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坤,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