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形LCD灌晶辅助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93338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6: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异形LCD灌晶辅助治具,包括与灌晶治具相适配的框体,所述的框体上设置有一组与LCD相适配的开口安置槽,所述的框体上设置有和开口安置槽相配合的防脱落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单,能有效提高产品的产能及良率,可广泛应用于异形LCD灌晶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辅助治具,特别涉及一种异形LCD灌晶辅助治具
技术介绍
近年来,液晶显示器由于其功耗低被动显示、易于驱动、不含有害射线等优点而被广范使用。人们对液晶显示器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这就要求生产厂家要在不降低良率的基础上不断地提升产能。目前在给显示器灌晶的时候,以现有的灌晶治具来说,普遍存在着操作比较繁琐,产能较低,且灌晶良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异形LCD灌晶辅助治具,解决现有灌晶辅助治具操作复杂,产品产能及良率较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异形LCD灌晶辅助治具,包括与灌晶治具相适配的框体,所述的框体上设置有一组与LCD相适配的开口安置槽,所述的框体上设置有和开口安置槽相配合的防脱落结构。为了使得防脱落效果更理性,所述的防脱落结构包括设置在开口安置槽背面的支撑面、设置在开口安置槽开口两端的定位凸边和设置在框体上表面的定位胶带。为了使得灌晶效果更好,所述框体的厚度不大于LCD的厚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给灌晶治具配套设置一种辅助治具,辅助治具包括与灌晶治具相适配的框体,框体上设置有一组与LCD相适配的开口安置槽,框体上设置有和开口安置槽相配合的防脱落结构,使得IXD无需在灌晶的时候插入及从灌晶槽具中取出,再整形时费时费力的问题,整个过程更加操作简单,另外该辅助治具还提高了产能,并降低产品接触灌晶槽具时所造成的划伤、崩角等不良问题。防脱落结构包括设置在开口安置槽背面的支撑面、设置在开口安置槽开口两端的定位凸边和设置在框体上表面的定位胶带,使得LCD不会轻易从辅助治具中脱落。框体的厚度不大于LCD的厚度,以免在整形时LCD之间接触不到而导致整形不良。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能有效提高产品的产能及良率,可广泛应用于异形LCD灌晶领域。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框体、2.开口安置槽、3.定位胶带、4.定位凸边、5.支撑面。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如图所示,一种异形IXD灌晶辅助治具,包括与灌晶治具相适配的框体I,所述的框体I上设置有一组与IXD相适配的开口安置槽2,所述的框体I上设置有和开口安置槽2相配合的防脱落结构。防脱落结构包括设置在开口安置槽2背面的支撑面5、设置在开口安置槽2开口两端的定位凸边4和设置在框体I上表面的定位胶带3。所述框体I的厚度不大于LCD的厚度。现有技术中,灌完晶后,一般的作业流程是摆盘,即将LCD从灌晶治具中取出,再一片片的摆好,最后一层层叠放在一起。本专利技术,通过先将LCD放置在辅助治具中,然后进行灌晶,省去了将LCD —个个从灌晶治具的灌晶槽中取出的环节,同时也省去了将LCD —片片摆好的环节,直接将整排的辅助治具从灌晶治具中取出,然后将辅助治具一层层摆好即可,简化了整个流程,大量节省了人力及时间,有效提高了生产的产能,同时也避免了 LCD灌晶后再取出过程中难免造成的划伤问题。同时,框体I的厚度不大于LCD的厚度,可以保证LCD在整形过程中充分接触,避免因接触不到而导致整形不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异形LCD灌晶辅助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灌晶治具相适配的框体(1),所述的框体(1)上设置有一组与LCD相适配的开口安置槽(2),所述的框体(1)上设置有和开口安置槽(2)相配合的防脱落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形LCD灌晶辅助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灌晶治具相适配的框体(1),所述的框体(I)上设置有一组与IXD相适配的开口安置槽(2),所述的框体(I)上设置有和开口安置槽(2)相配合的防脱落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晶辅助治具,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奖华李珍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市中显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