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化铝轻质浇注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88548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氧化铝轻质浇注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先以80~90wt%的α-Al2O3细粉和10~20wt%的ρ-Al2O3微粉为原料或以80~90wt%的工业氧化铝细粉和10~20wt%的ρ-Al2O3微粉为原料,外加原料1~5wt%的拟薄水铝石微粉和5~10wt%的膨胀剂,混合均匀,再外加所述原料0.1~1wt%的减水剂和15~30wt%的水,混合3~15min,制得混合料;然后向混合料中加入所述原料0.1~1wt%的发泡剂所制成的泡沫,搅拌3~5min,浇注振动成型,在110~150℃条件下干燥12~36h,即得氧化铝轻质浇注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节能环保和易于大规模生产的优点,所制备的产品气孔率高、平均孔径小、耐火度高、高温强度大、导热率低和抗钢渣侵蚀能力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轻质浇注料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节能减排是经济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随着对节能减排的要求日益提高,轻质保温材料的研究也日益为人们所关注。高质量的轻质耐火制品要求高温性能好、常温强度大、导热系数低和隔热性能好,进而对轻质材料的制备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轻质隔热浇注料方面,许多学者研制了蛭石、珍珠岩、陶粒、超轻氧化铝和玻化微珠浇注料,这些轻质浇注料导热率较低,可作为保温材料使用。然而,这类轻质浇注料都需要使用轻质骨料作为主要原料,天然轻质原料的资源有限,人工合成轻质原料成本较高,污染环境,因此,该类型轻质浇注料原料依赖性高,成本高,工艺较为复杂。目前,在各种轻质浇注料中,氧化铝质轻质浇注料以其高耐火度、高强度和优良隔热节能效果的优点成为了当今重点发展的轻质浇注料。“一种氧化铝空心球轻质隔热耐火浇注料”(CN 101723687 A)专利技术,公开了以氧化铝空心球和合成莫来石颗粒为主要原料制备氧化铝质轻质隔热浇注料的方法,该方法所制备的浇注料虽耐火度高,但存在以下缺点(1)原料氧化铝空心球合成工艺复杂,价格昂贵;(2)大量使用铝酸盐水泥,降低了其使用温度,增加了其制备成本。“绝热浇注料用粉末组合物和使用其的绝热浇注料”(CN102336575 A)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绝热浇注料用粉末组合物和使用其的绝热浇注料的方法,该方法虽导热较低,但存在以下缺点(I)使用原料均为空心颗粒,属二次工艺,工艺复杂,成本高;(2)需高铝水泥结合,降低了其使用温度,且增加了其制备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已有技术的缺陷,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节能环保和易于大规模生产的氧化铝质轻质浇注料的制备方法。用该方法所制备的氧化铝质轻质浇注料气孔率高、平均孔径小、耐火度高、高温强度大、导热率低和抗钢渣侵蚀能力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先以8(T90wt%的a -Al2O3细粉和10 20wt%的P -Al2O3微粉为原料或以80 90wt%的工业氧化铝细粉和10 20wt%的P -Al2O3微粉为原料,外加所述原料f 5wt%的拟薄水铝石微粉和5 10wt%的膨胀剂,混合均匀,再外加所述原料O. riwt%的减水剂和15 30wt%的水,混合3 15min,制得混合料;然后向混合料中加入所述原料O. riwt%的发泡剂所制成的泡沫,搅拌3 5min,浇注振动成型,成型后的坯体在11(T150°C条件下干燥12 36h,即得氧化铝轻质浇注料。在上述技术方案中Q-Al2O3细粉的粒度彡O. 15mm;工业氧化铝细粉的粒度(O. 15mm ; P -Al2O3微粉的粒度彡O. 088mm ;拟薄水铝石微粉的粒度彡O. 088mm ;膨胀剂为蓝晶石、红柱石和硅线石中的一种,粒度< O. 088mm ;减水剂为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和木质素磺酸钠中的一种以上。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主要原料为普通氧化铝细粉,无需使用要耗费大量能源所生产的氧化铝空心球,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易于大规模生产;采用无水泥的拟薄水铝石微粉与P -Al2O3微粉在常温下都能与水反应形成链状或网络状结合物,使浇注料不仅具有较好的中低温性能,且高温性能也得到增强;另由于加入一定量的泡沫,能形成较多闭合气孔,优化了其多孔结构,增强了其隔热性能和力学性能。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氧化铝轻质浇注料显气孔率为25 40%,体积密度1. 6^2. 5g/cm3,抗折强度为1. (Γ5. OMPa0经155(Tl650°C条件下烧成,保温时间为3飞h,得到显气孔率为23 45%、体积密度为1. 6^2. 6g/cm3和抗折强度为5. (Γ20. OMPa的氧化铝轻质浇注料,能很好地满足目前热工工业生产要求。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无需轻质骨料、无水泥结合、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节能环保和易大规模生产的优点,所制备的氧化铝轻质浇注料气孔率高、平均孔径小、耐火度高、高温强度大、导热率低和抗钢渣侵蚀能力强。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为避免重复,先本具体实施方式将所涉及的技术参数统一描述如下,实施例中将不赘述a -Al2O3细粉的粒度≤O. 15mm ;工业氧化铝细粉的粒度≤O. 15mm ; P -Al2O3微粉的粒度< O. 088mm ;拟薄水铝石微粉的粒度< O. 088mm ;膨胀剂为蓝晶石、红柱石和硅线石的粒度均均分别< O. 088mm。实施例1。先以8(T82wt%的a -Al2O3细粉和18 20wt%的P - Al2O3微粉为原料,外加所述原料f 2wt%的拟薄水铝石微粉和5飞wt%的蓝晶石,混合均匀,再外加所述原料O. 30 0. 40wt%的三聚磷酸钠、O. 25 0. 35wt%的六偏磷酸钠、O. Γθ. 2的木质素磺酸钠和15 19wt%的水,混合3 15min,制得混合料;然后向混合料中加入所述原料O. Γ0. 3wt%的发泡剂所制成的泡沫,搅拌3 5min,浇注振动成型,成型后的坯体在ll(Tl5(rC条件下干燥12 36h,即得氧化铝轻质浇注料。采用本实施例所述技术方案,得到显气孔率为25 29%、体积密度为2. 5g/cm3和抗折强度为4. 2^5. OMPa的氧化铝轻质浇注料。经155(Tl650°C条件下烧成,保温时间为3 5h,得到显气孔率为23 28%、体积密度为2. 3 2. 6g/cm3和抗折强度为16 20. OMPa的氧化铝轻质浇注料。实施例2。先以82 85wt%的a -Al2O3细粉和15 18wt%的P -Al2O3微粉为原料,外加所述原料2 3wt%的拟薄水铝石微粉和8 10wt%的红柱石,混合均匀,再外加所述原料O. 30 0. 40wt%的三聚磷酸钠、O. 20 0. 30wt%的六偏磷酸钠和19 23wt%的水,混合3 15min,制得混合料;然后向混合料中加入所述原料O. 3^0. 5wt%的发泡剂所制成的泡沫,搅拌3 5min,浇注振动成型,成型后的坯体在ll(Tl5(TC条件下干燥12 36h,即得氧化铝轻质浇注料。采用本实施例所述技术方案,得到显气孔率为29 33%、体积密度为2. (Γ2. 2g/cm3和抗折强度为3. (Γ4. 2MPa的氧化铝轻质浇注料。经155(Tl650°C条件下烧成,保温时间为3 5h,得到显气孔率为28 36%、体积密度为2. 0 2. 3g/cm3和抗折强度为12 17MPa的氧化铝轻质浇注料。实施例3。先以85 87wt%的a -Al2O3细粉和13 15wt%的P -Al2O3微粉为原料,外加所述原料3 4wt%的拟薄水铝石微粉和6 8wt%的硅线石,混合均匀,再外加所述原料O. 2^0. 3wt%的六偏磷酸钠、O. 2^0. 3的木质素磺酸钠和23 27wt%的水,混合3 15min,制得混合料;然后向混合料中加入所述原料O. 5^0. 7wt%的发泡剂所制成的泡沫,搅拌3 5min,浇注振动成型,成型后的坯体在ll(Tl5(TC条件下干燥12 36h,即得氧化铝轻质浇注料。采用本实施例所述技术方案,得到显气孔率为33 37%、体积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氧化铝轻质浇注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以80~90wt%的α?Al2O3细粉和10~20wt%的ρ?Al2O3微粉为原料或以80~90wt%的工业氧化铝细粉和10~20wt%的ρ?Al2O3微粉为原料,外加所述原料1~5wt%的拟薄水铝石微粉和5~10wt%的膨胀剂,混合均匀,再外加所述原料0.1~1wt%的减水剂和15~30wt%的水,混合3~15min,制得混合料;然后向混合料中加入所述原料0.1~1wt%的发泡剂所制成的泡沫,搅拌3~5min,浇注振动成型,成型后的坯体在110~150℃条件下干燥12~36h,即得氧化铝轻质浇注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氧化铝轻质浇注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以8(T90wt%的a -Al2O3细粉和 10 20wt%的P -Al2O3微粉为原料或以80 90wt%的工业氧化铝细粉和10 20wt%的P -Al2O3 微粉为原料,外加所述原料f 5wt%的拟薄水铝石微粉和5 10wt%的膨胀剂,混合均匀,再外加所述原料O. riwt%的减水剂和15 30wt%的水,混合3 15min,制得混合料;然后向混合料中加入所述原料O. riwt%的发泡剂所制成的泡沫,搅拌3 5min,浇注振动成型,成型后的坯体在11(T150°C条件下干燥12 36h,即得氧化铝轻质浇注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氧化铝轻质浇注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1-Al2O3细粉所述氧化铝轻质浇注料的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雷陈辉王玺堂方伟陈欢李淑静雷中心龚仕顺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