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碰撞减轻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7522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碰撞减轻结构。具体而言,一种车辆结构包括:包括轮罩的本体、翼子板和能量吸收部件。翼子板具有露出的A侧表面和相对的B侧表面,其中翼子板包括沿前后延伸的侧向内缘,该侧向内缘限定发动机罩开口的一部分,且邻近侧向内缘的B侧表面沿竖直方向与轮罩间隔开以限定挤压间隙。能量吸收部件位于轮罩与翼子板之间的挤压间隙中,其中能量吸收部件具有:翼子板附接凸缘,翼子板附接凸缘固定到邻近侧向内缘的翼子板的B侧表面上;固定到轮罩上的本体附接凸缘;以及能量吸收部分,能量吸收部分在翼子板附接凸缘与本体附接凸缘之间延伸,其中能量吸收部分沿竖直方向弯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大体上涉及用于机动车辆的结构,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改善碰撞的能量吸收的车辆结构。
技术介绍
机动车辆当然是沿在许多行人步行的道路行驶。所期望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结构,该结构可最大限度地减小与行人的碰撞的后果,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提供此保护所需的成本和封装空间。此外,所期望的是用于此目的的任何结构都不会有损车辆的美观,或都不会干扰车辆周围或车辆发动机罩下方的空气流动。
技术实现思路
实施例构想了一种车辆结构,其包括包括轮罩的本体、翼子板和能量吸收部件。翼子板具有露出的A侧表面和相对的B侧表面,其中翼子板包括沿前后延伸的侧向内缘,该侧向内缘限定发动机罩开口的一部分,且邻近侧向内缘的B侧表面沿竖直方向与轮罩间隔开以限定挤压间隙。能量吸收部件位于轮罩与翼子板之间的挤压间隙中,其中能量吸收部件具有翼子板附接凸缘,翼子板附接凸缘固定到邻近侧向内缘的翼子板的B侧表面上;固定到轮罩上的本体附接凸缘;以及能量吸收部分,该能量吸收部分在翼子板附接凸缘与本体附接凸缘之间延伸,其中能量吸收部分沿竖直方向弯曲。实施例的优点在于能量吸收部件的形状允许翼子板在行人事件期间偏转,其中能量吸收部件的挤压吸收碰撞能量。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结构,包括:包括轮罩的本体;翼子板,所述翼子板具有上外皮部分,所述上外皮部分具有露出的A侧表面和相对的B侧表面,所述翼子板包括沿前后延伸的侧向内缘,所述侧向内缘限定发动机罩开口的一部分,且邻近所述侧向内缘的所述B侧表面沿竖直方向与所述轮罩间隔开以限定挤压间隙;以及能量吸收部件,所述能量吸收部件位于所述轮罩与所述翼子板之间的所述挤压间隙中,所述能量吸收部件具有:翼子板附接凸缘,所述翼子板附接凸缘固定到邻近所述侧向内缘的所述翼子板的B侧表面上;固定到所述轮罩上的本体附接凸缘;以及能量吸收部分,所述能量吸收部分在所述翼子板附接凸缘与所述本体附接凸缘之间延伸,所述能量吸收部分沿竖直方向延伸,且...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11 US 13/2703061.一种车辆结构,包括包括轮罩的本体;翼子板,所述翼子板具有上外皮部分,所述上外皮部分具有露出的A侧表面和相对的B侧表面,所述翼子板包括沿前后延伸的侧向内缘,所述侧向内缘限定发动机罩开口的一部分,且邻近所述侧向内缘的所述B侧表面沿竖直方向与所述轮罩间隔开以限定挤压间隙;以及能量吸收部件,所述能量吸收部件位于所述轮罩与所述翼子板之间的所述挤压间隙中,所述能量吸收部件具有翼子板附接凸缘,所述翼子板附接凸缘固定到邻近所述侧向内缘的所述翼子板的B侧表面上;固定到所述轮罩上的本体附接凸缘;以及能量吸收部分,所述能量吸收部分在所述翼子板附接凸缘与所述本体附接凸缘之间延伸,所述能量吸收部分沿竖直方向延伸,且为沿轮罩的整个长度沿纵向延伸至翼子板上外皮部分对接面的单个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A沃斯LJ小布罗尔AA梅西CB科曼WC布利斯
申请(专利权)人: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